【大紀元2024年09月01日訊】(大紀元記者莊璦筠台灣台北報導)台交通部中央氣象署30日表示,9月1日起,地震告警訊息發布條件,將新增芮氏規模6.5及震度3級以上地區,調整後平均每縣市約增加1.4次,預估可增加2、3秒預警應變時間,並提升警報發布的覆蓋範圍,避免漏報情形發生。
中央氣象署測報中心主任吳健富表示,災防告警細胞廣播訊息「地震速報」屬於國家級警報,於2016年上線至今,現行發布條件是當偵測到地震達芮氏規模5.0以上,便針對震度4級的區域發送簡訊。不過,在0403地震之後,發現現行條件可能會低估部分縣市的震度,造成沒有發送或漏送的現象,因此考量新增針對預估芮氏規模6.5以上、震度3級以上的地區發布的地震速報。
吳健富說,芮氏規模6.5以上的較大地震,通常都伴隨較長的搖晃時間及強大的低頻能量,尤其在高樓層感受到的搖晃程度相對明顯,這項調整可進一步涵蓋多種地震情境,提升警報發布的覆蓋範圍,進而提高預警的準確性,避免漏報,並可提前2至3秒發送簡訊。
吳健富也舉例,以芮氏規模7.2的0403地震,搖晃時間較長,約在16、17秒左右釋放最大能量,若套用新的規則,在大震波來之前,就能讓民眾多2、3秒預警時間;此外,針對高樓層,以台北市來說,若1樓感受為3級,但同一棟的9樓,會因震波被放大3倍達到震度4級,搖晃時間也會長達20秒,未來收到警報可提早防範家具或重物掉落等反應時間。
至於新增發布條件後,是否會因此警報變多,反而造成擾民,吳健富說,2022年至今有8個芮氏規模6.5的地震,其實不多,氣象署以新增條件驗算警報發布的次數,平均每縣市約增加1.4次,原則上在合理範圍內,單一縣市,如台北、新北最多增加4次發送機會,另基隆、桃園、新竹市、新竹縣則各有3次,可能是因為場址效應,現有震度衰減公式低估地震震度。
氣象署指出,災防告警細胞廣播訊息之「地震速報」屬於氣象署的「強震即時警報」服務,運用行動通信系統中的細胞廣播技術,在強震發生後的短短數秒至數十秒內,即時向民眾發送預警訊息,這數秒至數十秒的黃金時間,對於民眾進行緊急避險至關重要。
責任編輯:玉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