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強:從兩份宣言看網民爭取言論自由

蕭強

標籤:

【大紀元11月16日訊】一位專門研究網絡媒體的海外華人學者,最近給我電郵了一份叫作”北京宣言”的文件。這是今年10月11號在北京剛剛召開的2003年中國網絡媒體論壇發表的一個年會性聲明。參加論壇的是中國記者協會和來自中央及地方的40 幾家官方的網絡媒體。這份聲明的內容並沒有新意,主要是官方審查制度的一些程式性口號,比如說”積極發展”、”加強管理”、”取利避害”、”為我所用”,還有什麼”傳播先進文化,抵制不良有害信息”之類。這個學者問我對這個宣言的看法,因為他覺得對這種官方媒體大舉地充斥中文網絡空間,他有一種擔憂,覺得這樣會窒息網上民間獨立的聲音。

我從這份文件倒是想起了去年差不多在同一個時候(或再早一些)的另一份網上有關言論自由的聲音。這是由18位中國的民間知識分子回應當時官方網絡出版審查制度的一份立場性聲明,叫作”網絡公民權利宣言”。這份宣言的簽署者,當時是對中國政府在8月1號頒布的一個互聯網自我審查條例是否合乎中國的憲法提出了質疑。他們在宣言裡引用了《世界人權宣言》和《公民權利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這兩份國際人權的文件來捍衛他們在網上發表文章的權利。這份宣言的作者還指出:言論自由是任何社會一個最基本的基石,在中國向現代化社會轉型的歷史關頭,任何封閉的措施都不利於中國社會與世界的接軌,不利於中國社會的和平轉型。

這份在網絡上廣泛傳播的宣言,一共得到了600多個網絡出版商、用戶、中國網民的支持。隨著互聯網的技術迅速擴展,網上的輿論已經成為中國社會政治生活中不可忽視的力量。即使是在官方控制的規範之下,也有對比如說官員腐敗、司法不公,還有官方媒體以前在重大突發事件上普遍缺席失語這些問題形成衝擊的這樣一個作用。

在中國的網路警察還沒有辦法企及的海外華文網絡空間,那就更有國內網民用所謂”出口轉內銷”的方式,通過電子郵件,或者是代理器上網,來把官方不允許的一些觀點和信息間接發表出來。只要是國內的網民關心同樣的議題,這種即使是間接的方式,由於電子信息易於複製、傳播的特性,照樣可以在海外網民的參與協助下,在國內互聯網空間得到廣泛的傳播。

如果說過去一年以來,像孫志鋼案、有關薩斯瘟疫的反思,互聯網作為一個新興的媒體已經在社會的影響越來越大的話,舊的言論控制制度和網民爭取言論自由這兩種力量之間的衝擊、衝突和張力,在未來的幾年中也會更加明顯。

我想這個就是在兩份不同的宣言背後看到的一個相同的現實。從長遠來看,我們不妨借用一下中國官方的一個宣傳術語,就是所謂的”先進文化”,在言論控制和言論自由這兩者之間,究竟誰是代表了先進文化的先進、正確方向呢?我想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自由亞洲電台)(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蕭強:“Oh My News” 對中國網絡媒體發展的啟示
蕭強:評地方政府發言人制度
韋拓:從下滑到坍塌 國足告別世界盃之路
林一山:被歷史選中的上一代香港人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