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中的捶背療法

標籤:

【大紀元9月16日訊】《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不僅是一位杰出的文學家,而且精通養生學和中醫藥學,在該書中有很多這方面的描寫。例如在賈府中,丫環們就經常為賈母、王夫人等人捶背,使她們感覺松快和在病中減輕症狀。

  第五十三回寫道:“話說寶玉見晴雯將雀裘補完,已使得力盡神危,忙命小丫頭來替她捶著,彼此捶打了一會。”書中沒說捶的什么部位,常識可知,是捶的背部。第五十七回描述黛玉听到寶玉失去知覺,眼直手腳涼的消息后,“‘哇’的一聲,將所服之藥,一口嘔出,抖腸搜肚,炙胃扇肝的,啞聲大嗽了几陣,一時面紅發亂,目腫筋浮,喘得抬不起頭來。紫娟忙上來捶背”。

  其實,捶背是一种早已流傳在民間的健身法。在農村和一些居民區,常可看到有些老年人叫儿孫給自己捶背,捶得直打嗝,頓時輕松愉快,与儿孫談笑逗樂。捶背与民間流傳的“刮背療法”是同一种作用,傳說西漢武帝天漢元年,中郎將蘇武受命率將士前往匈奴議和,議和未成,反被牽連到謀反事件中,受到匈奴提審,蘇武深感有辱君命,气極之下,撥出佩刀向胸部刺去,昏到在地。搶救醫生忙命人掘出一個大坑,坑中置火,蘇武被放在坑上伏臥著,醫生拍他的背部,引出淤血,把蘇武從死亡線上救了出來。這就是“拍背急救法”的奇特療效。

  祖國醫學認為,捶背可以行气活血,舒經通絡。背部脊柱是督脈所在,脊柱兩旁是足太陽膀胱經,共有53個穴位,這些經穴是運行气血,聯絡臟腑的通路,捶打可以刺激這些穴位,促使气血流通和調節臟腑的功能,治療某些疾病。例如,刺激背部的肝俞穴,能治肝、胃、眼病和神經衰弱,肋間神經痛等;刺激膽俞穴,可治膽囊炎、口苦、脅痛等。現代醫學也證明,人的背部皮下有大量功能很強的免疫細胞,由于人手平時不容易触及背部,所以這些有用的免疫細胞處于“休眠”狀態,捶背時,刺激這些細胞,激活了它們的功能,于是它們就“醒”過來奔向全身各處,投入殺菌和消滅癌細胞的戰斗行列。

  捶背的手法用拍法与擊法。拍法,即用虛掌拍打患者的背部;擊法,即用虛掌、掌根、掌側叩擊患者的背部。施用手法、動作要求協調、靈巧,著力要有彈性,每分鐘六十到一百次,用單手或雙手均可。捶背可達到有病治病,無病強身的目的,确實是簡便易行,不花分文的健身法。 @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營養師:這些是商店貨架上最健康的奶製品
低糖烘焙五大策略:甜蜜與健康並存
美國蔬果農藥殘留曝光 正確清洗方式看這裡
廚房中的液體黃金:橄欖油的選購與儲存技巧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