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期油 一度飆至54.45美元

標籤:

【大紀元10月13日訊】〔自由時報編譯王錦時、盧永山╱綜合彭博社電〕紐約原油期貨價格週二盤中首度突破每桶54美元天價大關,主要是因為美國表示,艾凡颶風造成墨西哥灣石油生產設施關閉,可能拖延長達6個月。

週二在紐約商品交易所11月原油期貨,盤中一度漲至54.45美元的歷史最高價,隨後回跌41美分至53.23美元。主要因為市場認為,美國原油庫存尚在合理水準,油價沒有理由漲至如此高價。

週二在倫敦國際石油交易所,11月布蘭特原油午盤下跌43美分至49.20美元,盤中也一度漲至51.50美元的歷史最高價。

美國內政部礦業管理局表示,墨西哥灣近3分之1的輸油管線遭到艾凡颶風的破壞,造成該地區石油產量比正常產能低28%。

美國最大的石油進口港路易斯安那外海石油港在上週末關閉,未來2天的處理量可能低於正常水準。

Access期貨及選擇權交易公司的商品經紀商傅萊說:「每個人都清楚墨西哥灣的窘境,要很長一段時間才能恢復正常產量。」

另一方面,亞洲日益吃緊的液化天然氣供應,刺激奈及利亞與千里達等生產國將原來供應美國的天然氣移轉到亞洲,拉高了北半球冬季的價格。

英國獨立液化天然氣顧問傅勞爾表示,南韓、日本、台灣今年夏季的氣溫高於往年,冷氣的使用增加,導致液化天然氣需求提高,並迫使進口商從大西洋盆地及中東等其他管道尋求冬季的供應,液化天然氣用於發電。

〔編譯盧永山╱綜合12日外電報導〕國際能源機構(IEA )公布10月石油市場報告指出,中國的石油需求已經開始減緩,主要是因為油價攀升,能源儲存措施改進,以及能源轉換工作開始奏效。

近年來,中國對石油的龐大需求,是推升油價節節高升的主要動力。IEA說,高油價可能影響工業國家的能源消費型態,這點符合IEA向來的主張。中國第2季的石油需求成長25%,7月為12%,而根據新數據,8月需求成長已降至6%。

IEA在報告中指出,今年全球每日的石油需求,預估將增加24萬桶至8240萬桶﹔而全球明年的每日石油需求,預估將減少7萬桶至8340萬桶。

IEA也調降中國今年下半年的每日石油需求量。

IEA說,中國石油需求減緩的主要原因,包括控制電力的使用,因而導致汽油需求減少﹔部分家庭使用傳統的燃料,如液態丙烷氣等。

IEA說,長期而言,中國將增加水力、火力及核能發電,減少對石油的依賴。

相關新聞
油價上揚突破48美元
紐約期油收市價創新高
紐約期油 48.88美元收盤創天價
美國期油力逼五十美元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