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思雲:新聞的「報喜」與「報憂」

林思雲

人氣 12
標籤:

【大紀元11月20日訊】經常聽到人們抱怨中國的報刊“報喜不報憂”,可是到了美國日本等新聞自由的國家,又會發現那裏的報刊報道的多半是壞消息,可以不嚴格地說成是“報憂不報喜”。以前臺灣在國民黨一黨獨裁時代,報刊也多半是“報喜不報憂”,近年來隨著臺灣的民主化,新聞報道也基本自由化了。可是臺灣新聞自由化後,卻又出現另外一個問題:報刊的偏向性從“報喜不報憂”,一變成爲“報憂不報喜”。爲此臺灣副總統呂秀蓮痛心地說:“也許國人求好心切,國內媒體多報憂不報喜,把臺灣罵得一文不值,唱衰臺灣。”她呼籲臺灣人要自尊、自愛。

‘糧o裏出現一個令人費解的問題:在獨裁體制的新聞管制下,報刊出現“報喜不報憂”的現象並不奇怪,可是一旦有了新聞自由,沒有了管制和限制,報刊卻要走向另外一個極端的“報憂不報喜”,這是爲什麽呢?要說明這個問題,還要追溯到報紙的起源。

‘瞻什磞郎b唐代就出現了報道各地新聞的報紙“邸報”,但這種報紙是面向王公貴族等統治階層的,是爲了讓他們瞭解全國各地的情報,有些像現在中國的《大參考》等專門給高級幹部看的內部報紙。西方國家報道新聞的報紙的出現也很早,不過早期西方報紙的發行物件也是上流社會的人,那時的辦報人認爲一般的老百姓不會對新聞有興趣。比如非洲小國索馬利亞發生了軍事政變,法國巴黎發生了火車相撞,這些事情對於一個住在幾千公里以外紐約的做麵包的麵包師來說,他知道不知道這些新聞,是很無所謂的,因爲這些事情與他的買賣生意和日常生活,都是毫無相關的遙遠事情。所以當時的辦報人認爲麵包師這樣的一般老百姓,是不會僅僅爲了“新聞”而願意掏錢買報紙的,因爲報紙上的絕大多數新聞,和一般百姓的日常生活相距太遙遠了。

‘聶麭齯H的這種想法一直持續到19世紀,一個名叫本傑明的美國人産生了一個新發想,他要辦一份面向一般大衆的報紙。本傑明認爲一般百姓也會關心新聞的,他認爲人不管身份高低,都有一種天然的好奇心,人的天性中有一種想知道事情真相的本能,儘管知道事情的真相並不能給他們帶來任何物質利益,但人們還是想知道,並願意爲得知事情的真相付出費用。本傑明認爲報紙應該迎合人們的好奇心,從人們的好奇心上賺錢。1833年本傑明在紐約創辦了第一份面向一般大衆的報紙《太陽報》。考慮到一般民衆收入有限,《太陽報》售價很低,靠薄利多銷賺錢,所以當時也把面向大衆的報紙形象地稱爲“廉價報紙”,與面向上流社會的高價報紙形成對比。

‘穡篜狻輒熒s發想非常成功,《太陽報》賣得非常好。一般民衆的確像本傑明所預計的那樣,願意花錢買報紙瞭解新聞,儘管很多世界大事與他們本人毫不相干,但他們的好奇心還是驅使他們花錢買報紙瞭解世界大事。《太陽報》成功後,美國各地和各國都紛紛效仿,報紙進入一個新的大衆化時代。

‘繕M而報紙進入大衆化時代後,辦報人又吃驚地發現人類有一個很大的弱點,這就是“幸災樂禍”,人們對壞消息的好奇心遠大於對好消息的好奇心。在報紙上刊登某處建成一座高樓的好消息,關心者寥寥無幾;可是報紙刊登某處高樓突然倒塌的壞消息,人們就顯示出很大的興趣。自由社會中的商業報紙爲了迎合民衆對災難、醜聞等壞消息的好奇心,自然而然就變成了“報憂不報喜”的格調。

‘簡{在中國人抱怨報刊“報喜不報憂”,將來中國實現了新聞自由化,人們可能又要爲報刊的“報憂不報喜” 而煩惱了。
‘?
2004年2月10日寫於日本(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也談“大東亞共榮圈”的問題
林思雲:葉利欽  從民主的旗手到專制的君王
林思雲:無精打采的日本人
林思雲:日本人的「遠慮」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