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中的現實

余華談從有我到無我

人氣 10
標籤:

【大紀元2月28日訊】【大紀元記者金沙報導】中國大陸著名作家余華的作品一向以描寫文革後期中國大陸農村生活為主。他的長篇小說「活著」、「許三觀賣血記」已被翻譯成英文﹐轟動西方文壇。2月21 日下午二時至五時﹐余華應邀於僑教中心大禮堂舉行專題演講﹐題目是「文學中的現實」。演講由美南華文寫作協會﹑萊斯大學及大專院校聯誼會聯合舉辦﹐前段是余華的自我介紹﹐後段以回答觀眾問題為主。

余華說﹐他從小就和死亡很接近﹐住家的旁邊就是殯儀館﹐可以說是在殯儀館長大的。曾經為了好奇﹐和哥哥去醫院偷看病人的病歷。本來做牙醫﹐可是病人嘴裡的壞牙﹐是世界上最不好看的「風景」﹐於是開始寫一些小說。

自從25歲寫「十八歲出門遠行」開始﹐余華寫的內容一直以他最熟悉的浙江農村生活為背景﹐在苦難﹑悲傷﹑充滿死亡的故事中描寫他知道的生活和人性﹐平實的故事中透露出作家驚人的洞察力。他的文字非常簡單﹑樸素﹐他自己自嘲說﹐不是他故意使用簡單的字句﹐而是因為他當時根本不認識那麼多的字。余華說﹐他的早期作品充滿了霸氣﹐借用書中人物表達出他對現實環境的不滿。由於書中人物的生活﹑語言﹑思想都受他操縱﹐所以這個時期的作品表達的都是他的「自我」。他的叛逆和不按牌理出牌﹐使他成為中國先鋒派小說的代表作家之一。這是余華在80年代的作品。到90年代﹐他的閱讀範圍越來越廣﹐思想越來越成熟﹐同時受到很多中外作家的啟發﹐因而意識到書中人物都有自己的生命﹐自己的聲音﹐便開始將自我從作品中逐漸抽離﹐使書中的人物不再是他的傳聲筒。他的態度變的客觀平和﹐寫出的事件也因態度的轉變顯得更加真實可信。他的文風 從「有我」進入了「無我」的狀態﹐據他說﹐從先鋒派轉變成傳統派最好的結果是以前寫的書賣不出去﹐改變之後書賣的出去﹐也賣的很好﹐他的經濟也變好了。

他的作品「活著」被翻譯成英文﹐並由著名導演張藝謀拍成電影。他表示﹐有些讀者反應說電影看起來不像他寫的作品﹐他自己看來也不像。不過他認為﹐每個成功的藝術家都只能描寫自己最熟悉的事物。張藝謀所以拍成那樣的電影是因為張走過文革的時期﹐自然偏重對文革時期生活經驗的描述﹐而余華的少年時代已經是文革的尾聲﹐沒有文革的直接體驗﹐自然就偏重於文革結束後生活的描寫。

關於文學中的現實,余華說﹐一般人認為作家的想像力很重要,但他認為洞察力更重要。他舉例說﹐好的作家必定把動作的結果寫出來﹐不是只有描寫動作。比方在中古時期的意大利作家但丁的作品“神曲”中先寫一個人倒下﹐再寫一只箭射中他﹐就把射箭人的準確和速度完全表達出來了。他又以在中國寫新聞的兩位記者﹑美國新聞記者出身的作家海明威﹐及猶太裔作家卡夫卡的作品為例﹐說明什麼樣的描寫才是有洞察力的文章。沒有洞察力的文章﹐不能把生活中很平淡的事情寫的突出﹐不能給讀者很深刻的感受和印象。作家需要洞察力的支撐,才能在文學中體現生活中的真實部分。

一位觀眾提出一個問題﹐作家是否需要到生活中去尋找寫作的素材﹖如果余華要寫出更多的好作品﹐他是否需要再回到浙江農村去體驗生活﹖余華表示﹐為了寫出作品去特定的地方體驗生活是不可能的﹐人長大了要工作﹑學習和生活﹐那裡有那麼多的時間﹖他的作品都是從童年的記憶中取材的。他說:「一個人的童年十分重要,今後所作的一切無非是在童年對世界的印象上進行修改,不會有太大的變化。」

余華對於好作品的審判標準是什麼呢﹖他認為﹐能夠引起讀者共鳴的就是好的作品﹐而不能引起讀者共鳴的﹐寫的再好﹐評價再高﹐讀起來也會索然無味。好的作品可以讓讀者感覺到作家寫的正是自己對生活的感受。因此﹐一個作品的好壞也受到讀者的環境﹑年齡﹑生活經驗的影響。比如他自己年少時不喜歡魯迅的作品,因為沒有成年人的生活經驗。後來長大了﹐才發現魯迅的作品確實是太好了。他說﹕「閱讀就是一種相遇。」
問到余華喜歡的中國大陸作家,他表示有蘇童、莫言、王安憶等人,還喜歡金庸的武俠小說,但不太喜歡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高行健的作品。 他說﹐讀金庸的作品像進賭場﹐很容易就上癮﹐而讀魯迅的作品就好像進教堂。

快要結束時﹐一位觀眾問到中國大陸一些女作家如木子美之流﹐為了出名﹐提倡用身體寫作的現象。余華說﹐美女作家用身體寫作﹐確實在短短的時間裡獲得很大的成功﹐但是沒有文學基礎﹐很快就過去了。

最後的問題是﹐怎樣才能成為一個成功的作家?余華說﹐除了興趣、想像力、洞察力外,就是寫,不寫什麼都不會知道。只有在寫作的過程中才能知道這一切。@
@

相關新聞
哈里斯縣五月選舉重要通知
AREAA 休斯頓午餐會 Israel Garcia法官分享惡房客驅逐案
臺灣八家智慧安全科技應用 訪休爭取合作商機
密西西比州通過決議案 支持臺灣參與國際組織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