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期間 GDP被要求請下神壇 換其他統計法

--研究利用新統計方式成為中國政界學界新課題

人氣 5
標籤:

【大紀元3月5日訊】(大紀元記者李強綜合報導) 中國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在3月5日(星期五)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召開。這次會議將於北京時間上午9時開幕,3月14日下午閉幕,會期共十天。外界關注的會議是修改憲法和保護合法私有財產。

與往年不同的是,人們不再熱衷於預測當年的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中國政壇出現質疑GDP統計數據的客觀性和真實性,發出要將GDP請下神壇﹐改換其他統計方法的聲音。

目前,隨著中國新一代領導人的號召﹐各種相應理論在學術界紛紛出臺。多個省份考慮將計入環保等方面損失的“綠色GDP”納入其經濟統計體系。但從政府到地方及學界認為﹐此實為無奈之舉﹐另有隱衷。從新統計系統中參研中國經濟現狀﹐成為今後海內外學者的共同難題。
  
據新華網3月3日報導﹐在中國總理溫家寶2月21日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專題研究班結業式上的講話中提出“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口號後,中國各界開始重估國內生產總值,謀求“以人為本”的發展目標。

中科院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組組長、首席科學家牛文元說,現在的GDP不能完全反映自然與環境之間的平衡,它將質量好的和壞的產出一視同仁地計算在國民財富之中。他認為,中國的GDP數字裏有相當一部分是靠犧牲後代的機會獲得的。

據中國官方數據顯示,1985年至2000年的15年是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期,GDP年均增長率為 8.7%。但如果扣除損失成本和生態赤字,即自然部分的虛數和人文部分的虛數後,這期間中國的“真實國民財富”僅為名義財富的78.2%。這意味著,過去15年中國GDP的實際年均增長率只有6.5%。

牛文元認為,中國人均資源不多,生態環境先天脆弱。中國20多年來盛行的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粗放擴張型經濟增長方式,使得能源浪費大、環境破壞嚴重等問題日益凸顯。牛文元說,中國每創造1美元所消耗的能源,是美國的4.3倍,德國和法國的7.7倍,日本的11.5倍……。

同於中國政治的一貫氣候﹐此政策剛一發佈﹐中國各路專家學者紛紛從各自領域表態支持﹐相關理論紛紛出臺。但許多專家私下承認﹐環境是破壞了,但發展還是造假,是以變賣國有土地、資源和廢除國家醫療保障、福利等很多方面為代價的掠奪性短期行為。

海外專家更明確指出﹐中國計劃廢除GDP的統計方式,是因為這個數據造假太多,而且讓從中央到地方各級官員每年都為此耗費了太多的“非生產力”支出﹐並為不法官員留下越來越多的可乘之機。中國政府不得已將GDP請下神壇﹐改換其他統計方法。

許多地方官額手慶幸不必每年嘔心瀝血炮製出一套既有助於自己仕途又不致會被“槍打出頭”的統計數字﹐更有一些官員已經開始物色班子﹐專門研究新的統計學﹐以期開發出針對新政策的措施﹐在中國政治的新跑道上捷足先登。有專家認為﹐新統計系統可能會使未來中國政治經濟的許多真相更為隱蔽﹐如何從撲朔迷離的統計數字中參研中國經濟現狀﹐將成為今後海內外學者的共同課題。

*GDP神話由來

經濟學家何清漣在其著作《中國現代化的陷阱》中揭示了中國統計數字的虛假。何清漣指出﹐中國GDP的增長一直是中國政府在國際社會百般誇耀的成就,1978年中國剛剛改革開放的時候,中國的GDP總值是3,624億元,25年後即 2002年GDP已經達到102,938億元,已經增長了將近30倍,按照中國政府自己的預測,到2020年,中國的GDP總值將超過35萬億元,這在世界經濟發展史上是從來沒有過先例的,所以國際媒體經常討論這個問題。但是在去年的11月12日,發生了一件令人驚訝的事,國務院在開國務會議時作了一個決定:從2004年開始中國要做一次全國的經濟普查,從此以後不再以GDP作為衡量中國經濟成就的指標。

中國政府所說的理由是為了保持資料的透明性、可靠性,以及為了和國際社會通用的統計規則接軌,所以中國要改變統計方法。大家都是中國人,瞭解中國話的特點,從這一“理由”中可以讀出幾層意思:第一,增加透明度的說法,表明中國政府承認過去的統計資料並不那麼透明,也並不那麼科學;第二,以往的統計方法它和國際通用的統計規則並不接軌。

中國的統計資料歷來分五級核算,中央、省、地、縣、鄉(鎮).鄉裏是如何造出來的呢?何清漣介紹,每年到10月份左右要報統計資料的時候,在不少地方,各鄉秘書都要請相鄰的鄉吃飯,互相打聽對方要報多少,然後回來再確定自己要報多少。一些明智的鄉幹部懂得,不能比鄰鄉高太多,太高了容易引起大家嫉妒,“槍打出頭鳥”,私下裏給你穿小鞋。但是也不能報得太低,太低了顯得在各鄉中太落後,所以每年如何報是種政治藝術,秘書打聽小道消息的功能特別重要。

這方面有個典型就是湖北省一個號稱“五毒書記”的縣委書記,叫張二江,在出事以後媒體揭露了他是如何假造資料的。一個鄉裏的理髮店只有兩個理髮師,他居然報出每年的營業額是36萬元,那兩個理髮師後來說:就算我們每天工作24小時,我們理一個頭才收兩元錢,一年要剃多少頭才能掙出這些錢?還有一個村連一個魚塘都沒有,居然報出畝產200多萬斤的數量。他那些年的政績要麼是無中生有,要麼就是誇大幾倍幾十倍。這位縣委書記如果不出事,這種造假也不可能被揭露出來。這是縣一級的。

對于省一級,何清漣舉了2003年審判的安徽省常務副省長王懷忠,其中一個假造GDP的細節。安徽省每年向中央上報的GDP增長是年增長22%。據安徽省計委官員說,這個數字還是他們力爭減下來的。王懷忠訂的標準是28%,計委幹部覺得太高了,讓人家覺得不真實,於是反復跟王懷忠討價還價,才砍了 6個百分點。

省裏是這麼造出來的,中央一級心裏很清楚,何清漣形容,“GDP神話騙得了別人騙不了自己”。去年2月份,國家計委政策法規司司長曹玉書在接受廣東“21世紀經濟報導”採訪時說:中國統計資料的不真實是大家都知道的,如果中央訂的指標是8%,那麼省裏報的就是9%,到了縣裏就是10-12%,他們的標準是一律按照省裏報的砍掉兩個百分點,然後定成8%。至於如何知道水份是2%呢?他沒有說。實際上也是拍腦袋想出來的,沒有什麼科學根據。

閱讀每年的中國統計年鑒,發現一個現象:各省加總的GDP和各省分項的統計資料不等於中央公佈的統計資料,中央公佈統計資料要比各省統計資料分項加總要小得多。九三年宏觀調控以前,中國的經濟增長率高達百分之二十點五,最低是百分之十八點幾,宏觀調控以後,朱鎔基認為不要太高,增速保持在百分之八比較合適,從此以後就“七上八下”地波動。九八年大洪水也說要保八。

何清漣說﹐我的一位熟人在國家統計局工作,98年底我到北京,見面時問這位熟人,“你最近在忙什麼呢?”他回答說:“忙什麼?就在做統計數字嘛!”僅僅是增長率,就做了三遍。第一遍報上去的時候,是百分之八點零一,上邊說不對呀,說保八就是八,這樣接近不會太假了嗎?!於是再重新計算,做到八點四,又覺得不對,今年發生那麼大的洪災,怎麼還能達到八點四呢?於是做第三遍,修正到百分之七點八。可以說,中國政府的統計資料,幾乎是想要什麼樣的資料,就能造出什麼樣的統計資料。

*“官出數字、數字出官”

何清漣指中國官員在統計數字上造假是因為中國政府的幹部選拔機制。中國政府從改革以來,放棄以階級鬥爭為綱的政治標準以後,考察幹部主要是考察經濟業績,衡量經濟業績的一個簡單易行的指標就是經濟增長率,所以中國後來形成了一種惡性循環,叫“官出數字、數字出官”。

“官出數字”是指統計數字都是官員們造出來的,“數字出官”指的是,官員們的統計數字報的好,帳面上顯示的經濟成長率高,就容易得到升遷。當然升遷背後還要行賄受賄、買官。買官的價格標準,富裕省份和貧窮省份還不太一樣。大致說,“買”是台底交易,表面功夫即“政績”還是要做足,“數字出官,官出數字”就是中國官場目前的遊戲規則,GDP神話就是這樣造出來的。

*“綠色GDP”

關於GDP,國際社會確實提出了一個“綠色GDP”的概念,專門用來計算經濟發展的環境代價。何清漣談到,如果要用綠色 GDP計算方法,那中國在20多年改革過程中的經濟發展可能是負值。因為現在就算是把增長全部所得投入到優化環境中去,也買不回乾淨的江河湖海,買不回每年正以一千公里的速度在擴張的沙漠化土地。(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花旗:今年全球股市報酬率不及去年
歐元區去年經濟成長僅0.4% 10年最低
2003年大歐元區經濟成長不及美國
何清漣華府演講:中國GDP神話如何造出來?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