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戈:馬克思主義經濟學批判

葉戈

人氣 24
標籤:

【大紀元6月28日訊】馬克思在中國是一個有影響力的大人物,他敢於向當局挑戰為民請命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但他研究問題的方法和結論是可以批判的。在我看來,馬克思主義經濟學並非科學。

1.立場不科學。社會科學研究問題應該不偏不倚、客觀公正,不能僅為某一個階級服務。馬克思主義的經濟學僅站在「無產階級」的立場,為無產階級的政黨——共產黨的利益服務,忽視了資產階級本身的合理利益,因而不可能是科學的。

2.社會規律不同於自然規律。馬克思把社會規律等同於自然規律,認為社會規律也是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的的必然規律,好似古代社會的所說的「天意」。共產黨大談「鐵的規律」,把社會科學導向了神學。馬克思、列寧、毛澤東一度成了代表規律代表真理的神,「四項基本原則」成了不可懷疑、不可批判的「聖旨」,成了當代神學。

3.研究方法不科學。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研究方法是辯證法,嚴重忽視了形式邏輯和公理體系的方法。不以形式邏輯和公理體系為基礎的辯證法是科學方法的反動和倒退,研究方法的不科學表現為:

第一,不下定義。「馬克思主義叫我們看問題不要從抽像的定義出發,而要從客觀存在的事實出發[《毛澤東選集》第三卷第853頁]。馬克思主義者從具體的客觀事實出發研究問題即使能歸納出一些道理,也不具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適性。如果對概念沒個界定,討論問題就會淪為詭辯。譬如:馬克思在《資本論》中就沒給使用價值、價值等概念下定義。馬克思說:「一切勞動,從一方面看,是人類勞動力在生理學意義上的耗費;作為相同的或抽像的人類勞動,它形成商品的價值。」馬克思的信徒們解釋到:生理學意義上支出的勞動必須採取相同的社會平均形式即抽像勞動才形成價值[復旦大學張熏華、洪遠鵬《資本論難句試解》],他們斷言:農民自產自消的糧食沒有價值,向領主交納的貢糧沒有價值,但餘下的糧食拿到市場上買賣就有了價值,共產主義社會的糧食更沒有價值。請問:,中世紀的農民的勞動怎麼時而有平均形式時而又沒有呢?共產主義的勞動沒有平均形式嗎?可見,馬克思主義的價值是一個詭辯符號。一會兒是勞動創造價值,一會兒只有交換[的產品]才有價值,兩種說法自相矛盾、令人啼笑皆非。

第二,不從原始概念出發。馬克思主義者把從原始概念出發的公理體系法稱為唯心主義的方法。按公理體系的要求,原始概念是構造一門學科的最基本的概念,它不能定義,只能大致解說,被稱為元概念,用它可定義其他概念。從歷史主義的視角看,原始概念反映的事物正是複合概念反映的事物的起點,可見公理體系法與歷史主義的研究方法是一致的。馬克思說:商品是用來交換的勞動產品。這樣一來,產品就成了定義商品的原始概念。馬克思未從原始概念產品出發卻從複合概念商品出發來研究經濟學,違反了公理體系法的要求,把經濟學引向了邪路。

第三,循環定義。馬克思主義的信徒們弄了一點形式邏輯,他們用「使用價值與價值的統一」來定義商品,又用商品來給價值下定義,陷入了繞圈子的循環定義[詳見北京大學編寫的《大眾政治經濟學》]。只有用公理體系法才可消除循環定義。

第四,屬性概念與實體概念的混淆。馬克思說價值是一種關係,關係是屬性;又說價值是結晶,結晶卻是實體。這樣,實體與屬性就混為一談了。馬克思說資本不是物是社會關係,可是人們投入的資本總是一定的實體啊。馬克思把實體概念與屬性概念弄成了一鍋稀粥。

第五,過程與結果的混淆。馬克思尚能區分過程與結果,可馬克思主義的信徒們把過程與結果也混淆了。南開大學的谷書堂在1993年《中國社會科學》第6期上說:「把勞動定義為:生產一定的使用價值所支出的勞動量=勞動時間乘以勞動生產率」,而勞動生產率=產品除以勞動時間,這樣一代入換算得,勞動量=產品。勞動量、勞動、產品三個概念都被谷先生弄成了同義詞,結果就是勞動=勞動產品了,從而混淆了過程與結果。

第六,矛盾分析法充滿了矛盾。馬克思主義者喜歡把簡單複雜化,以達到唬人的目的。馬克思用矛盾分析法把商品複雜化,甚麼「使用價值與價值的矛盾」、「具體勞動與抽像勞動的矛盾」、「社會勞動與私人勞動的矛盾」等等。馬克思強調矛盾激化的一面,忽視了矛盾消減的一面,從而陷入了「斗、斗、斗」的泥潭。馬克思認為使用價值是永恆的範疇,價值是歷史的暫時的範疇,這樣使用價值與價值就無法對立統一了。同樣,具體勞動與抽像勞動的矛盾也不成立,因為勞動這一概念本身就是對千差萬別的具體勞動的抽像,在「勞動」面前再加一「抽像」,實在是又臭又髒的裹腳布。

第七,辱罵與恐嚇不是學術論戰的方法。馬克思把不贊成古典勞動價值論的學派貶之為「庸俗經濟學」,馬克思主義者把諾貝爾獎的得主保羅.薩繆爾遜斥為資產階級的無恥辯護士。其實,這些馬克思主義者自己成了最高當局的無恥辯護士,他們時而批「唯生產力論」,時而論證「經濟建設為中心」;時而反潮流,時而呼穩定,真是千變萬化不離對權力的吹捧與依附。他們不理解西方學者的獨立性,反而提出了經濟學隨統治階級由上升階段轉為下降階段而興衰的學術依附論,從而達到打倒當代西方經濟學的目的。中共對獨立學者的打壓與160年前的資本主義英國允許馬克思宣傳反資本主義的理論形成了鮮明的對照。

4.研究目的與研究對象的偏狹。馬克思研究經濟學的目的在於論證階級鬥爭與共產主義的正確。馬克思說按勞分配是資產階級的法權,是形式的平等掩蓋了事實的不平等,因此,共產主義要按需分配做到事實上平等。馬克思對烏托邦的關注導致了他把經濟學的研究對像僅限制在人與人的關係上,忽視了經濟過程中人與物的關係和物與物的關係,從而暴露了馬克思主義的狹隘。

西方從亞當.斯密以來國民財富及效率一直是經濟學研究的重點對象,可以說是生產力經濟學。馬克思撇開了生產力來研究生產關係、撇開了使用價值來研究價值,馬克思主義的經濟學成了生產關係經濟學。用馬克思主義的生產關係經濟學批判資產階級的生產力經濟學,是與風車搏鬥,徒增笑耳。用馬克思主義的經濟學發展生產力只會南轅北轍招致社會主義的大失敗。

5.生產資料公有制並非客觀規律。第一,馬克思用「否定之否定」的辯證法來論證公有制的必然性是不科學的。恩格斯用「麥粒——麥苗——麥粒」來證明「否定之否定」規律的成立是錯誤的。從麥粒到麥苗,是一粒麥子的兩個階段,其基因並未變化,談不上本質上的否定;而新麥粒是新生命的開始,基因已發生了變化,是對上一代生命的否定。對於生命來說,有一次否定就夠了,焉用兩次?蘇聯1950年代曾批判基因論是資產階級的唯心主義,說明了馬克思主義早已墮落成了科學的敵人。

第二,勞動價值論推不出生產資料的公有制。馬克思認為勞動創造價值與財富,也只能得出生產資料屬於個人所有,怎能得出公有制的結論?

第三,生產資料公有制是人類的返祖現象。土地先於人類而存在,在地廣人稀的原始社會,無所謂所有制,有力者該可佔地。人類進入原始部落時期,存在過土地部落公有制,這是人類早期的現象。中共堅持生產資料的公有制可說是人類返祖現象,就像說毛澤東是紅太陽是重返原始人的太陽崇拜一樣。大躍進、人民公社運動帶來的三年大饑荒餓死四千多萬人,證明公有制是原始的低效率的制度;北朝鮮搞公有制到現在還是沒有飯吃,更證明了公有制的低效、原始與落後。

第四,「生產資料私有制是剝削制度、是萬惡之源」是馬克思列寧主義者為奪取政權而製造的謬論,其目的是挑起人們內鬥,以便亂中奪權。馬克思誤把財產私有制當成了萬惡之源,真正的萬惡之源是權力的私有化[或小集團化]。權力的私有化是中國貧困、動亂、愚昧的根源。馬克思主義者不批判權力私有制而搞生產資料公有制,導致了生產資料的一黨化壟斷和極度腐敗。資本主義私有制有利於人們進取精神的發揮,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與剩餘價值論都是錯誤的理論,消滅私有制普及公有制更是錯誤,給人類帶來了巨大的災難。

第五,「生產資料公有制消滅剝削」是癡人說夢似的神話。商品是要經過協商對話的產品,正是協商對話導致了自由平等的民主人權社會的到來。如果價值是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只要計劃部門精確計算就行了,結果導致了計劃經濟對人的奴役。馬克思的「人的本質是社會關係的總和」、生產關係決定社會關係進而決定人的本質,無非是說生產資料所有制的性質[公或私]決定了[生產關係、社會關係及]人的本質,公有制下的勞動者只能「一心為公」為集體的利益犧牲個人利益。公有制不僅導致了基本人權的喪失和權力者的欺騙性的剝削,而且導致了道德的淪喪和文化的墮落,造成了全面的倒退與復辟。

今天的中國,已不是一家一姓之中國,也不是一黨一派之中國,而是人民當家作主之中國。人民當家作主,卻不享有週期性地自由選擇公僕、自由選擇執政黨之權力,豈不是滑天下之大稽嗎?只有人民自由選擇才能找到中國的出路。經濟學應是選擇之學,不是天命神學。

(1994年10月定稿,2004年6月19日文字修正,全文完。)
@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里根生平 樂觀勇敢實現美國夢
經濟學家研究性生活:增加次數等於多賺錢
經濟學人︰中國經濟降溫 手法笨拙
【專訪】台灣考試院院長姚嘉文﹕先有自由﹐再有民主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