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不可怕 關鍵在自己

張玉蛟醫生談癌症預防與治療

人氣 6
標籤:

【大紀元8月30日訊】【大紀元記者李霞休斯頓報導】隨着醫療技術的發展﹐癌症已經逐步脫離了幾十年前被賦予的「不治之症」的標籤﹐但是今天很多華人仍舊「談癌色變」﹐唯恐避之不及。任職于MD安德森(MD Anderson)癌症中心放療科的張玉蛟醫生認為這是民眾缺乏對癌症的正確認識所致。8月22日下午﹐張醫生應中國旅美專家協會之邀﹐在首都銀行社區活動中心對現場三十餘名聽眾詳細介紹了癌症的起因﹑預防措施和治療方法等知識。他強調無論是預防還是治療﹐人自己的行為和意念起很大的決定性因素。

癌症是人體細胞和基因的病變﹐研究癌症的學科稱為腫瘤學。腫瘤分良性和惡性兩種﹐只有惡性腫瘤才被定義為癌症。張醫生首先糾正了流傳於華人中對癌症的錯誤觀念。他說癌症既不是死亡判決書﹐也並非毫無希望治療﹐更不會傳染﹐且百分之五十到六十的癌症病人通過治療均可痊癒﹐再不復發。事實上﹐癌症比人們熟悉的高血壓和糖尿病還容易治癒﹐只不過這後兩種病可以長期伴隨人生活﹐而癌症若不治療會將很快導致死亡。

張醫生說癌症產生的原因眾多﹐除了基因病變外﹐還包括人體暴露於化學品﹑放射線﹑病毒和其他致癌物之下﹐免疫系統受損﹑肥胖﹑抽煙等等因素。他列舉了一個打槍的比喻具體說明﹕「基因為槍上子彈﹐環境把槍瞄準﹐行為扣動扳機。」並以被稱作「第一號癌症殺手」的肺癌為例﹐強調人的行為對自己的健康起到怎樣決定性的影響。曲線圖數據顯示﹐從1930年代到2000年﹐美國人幾種常見癌症中胃癌死亡率直線下降﹐肺癌卻呈直線上昇﹐七十年間整整翻了3倍。並且﹐男女上昇趨勢相同。張醫生分析由於美國30年代後﹐媒體對吸煙的形像大肆宣揚﹐抽煙被視為熒幕上的偶像行為﹐因而帶動了社會上抽煙的浪潮。同樣﹐女性肺癌上昇曲線﹐也同六﹑七十年代女權運動興起後﹐女性開始普遍抽煙的時間相吻合。醫療數據證明肺癌中有百分之九十與抽煙有關。胃癌的下降也恰恰與食品衛生的改善相符合。

肺癌致死率在癌症中為最高﹐男性百分之三十一﹐女性百分之二十五﹐並且不易早期診斷。往往當咳嗽﹑喘氣等症狀出現時﹐癌細胞已經轉移﹐到了晚期。肺癌發病期往往在65歲左右﹐屆時多數人已經退休﹐倘若無醫療保險﹐治療費用將成為沉重的負擔。而且﹐肺癌發病5年後的存活率僅為百分之十四。張醫生回中國看到社會上抽煙成風﹐人們對肺癌的危害不以為然表示堪懮。他告誡大家﹕「我們雖然無法選擇自己的基因﹐但可以努力爭取改善環境。不過﹐還是先改變自己的行為吧。」 其實﹐三分之二的癌症是可以預防的。

張醫生特別提出一個清b象﹐那就是在癌症治療過程中﹐他發現西方人對疾病的承受能力比華人要高。他們普遍面對疾病時較為坦然﹐態度積極並鎮定堅強。醫療數據也顯示意志堅強的癌症患者生活質量和生存機率都偏高。在這方面﹐張醫生鼓勵華人向西方人學習。

診斷癌症的方法有體檢驗﹑X光﹑CT和活檢(Biopsy)﹐其中以活檢最為準確。確診後進行分期(Staging)﹐包括PET掃描﹐骨掃描和腦掃描。之後接受專家會診確立治療方案。醫療癌症的傳統手段有手術﹑化療和放療三種﹐其中放療又有內外之分。內放療是將放療物質從多方位注射到體內來殺掉癌細胞﹐而外放療則使用一種直線加速器把光子直接對準腫瘤加以治療。值得注意的是﹐內放療中有種方法將放療種子(Seed)永久植入病人體內﹐種子的放射性經過幾個療程以後才會漸漸消失﹐因此﹐這類病人在前期治療階段應儘量避免與他人接觸。關於基因治療﹐張醫生可謂該領域的先驅者之一。他不僅專職基因治療研究﹐還曾參加第一例基因治療的案例﹐但此治療方法還有待成熟。

有觀眾提問中醫在癌症治療方面的貢獻。張醫生認為中醫的確是門博大精深的學問﹐並擁有哲學的因素在內。因此在西方社會﹐用現代科學手法研究起來倍受限制﹐比較困難﹐但是中醫已經漸漸被西方人了解和接受。在MD Anderson﹐百分之七十的病人接受另類療法﹐包括中醫。

癌症治療費用不薄。張醫生說通常門診費為400美元左右﹐治療費押金帶手術10萬美金﹐無手術5萬。曾有一名來自中國的病人﹐一次治療便花去60萬美金。如此昂貴療金﹐聽來讓人咋舌。不過﹐張醫生表示醫院儘量根據病人情況﹐把費用調至保險費之內。另外﹐德州法律規定﹐任何德州居民均有權要求到MD Anderson接受治療﹐無需家庭醫生推薦。具體情況可與保險公司交涉。MD Anderson癌症中心已經連續四年被評為美國最好的癌症醫院。

另外關於癌症的其他有關知識﹐請參照以下信息﹕
www.cancer.gov﹐1-800-4-cancer﹐www.mdanderson.org﹐1-800-392-1611。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休斯頓文化中心中文學校
超寫實派畫家張要武示範「素描」
玉佛寺彌勒心寶舍利展
總統亞太裔顧委會抵休市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