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之聲「中國在線」 中共偽文藝

標籤:

【大紀元12月20日訊】時光飛逝,2006年還沒覺得怎樣就已經接近年底了,隨之而來的就是新年和中國的農曆新年,許多人都說,現在過年,傳統的氣氛越來越淡, 現在的孩子都不是很瞭解中國的傳統文化了,現今的中國大陸在文化上可以說是一片廢墟,道德的墮落也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連接收聽

盛唐時期是中國歷史上最輝煌的時代,中國文化在包括藝術,道德在內的各個領域都達到了頂峰。那時經濟繁榮,國泰民安,四方朝拜,其中文化藝術的特點是反映傳統的神傳文化,體現出文化的宏偉與大度,多元和寬容,富而不驕。其實現在的美國除政治制度不一樣之外,在許多重要文化理念方面和盛唐時期有相似之處,如,信神,多元,寬容等等。

在歐洲文藝復興時,人們面對的是宗教對人們思想的禁錮(宗教和神不是一回事)和「教權」帶來的中世紀的黑暗。當今中國面臨的是黨文化對人民思想的禁錮,和「黨權」對民眾的暴政和屠殺。現在中國面臨的和歐洲文藝復興時具有類似之處。就像歐洲文藝復興把人們從「教權」中解脫出來一樣,中國的文藝復興首先將把人們從黨文化禁錮中解脫出來,使被黨文化扭曲的人性得以復甦,找回中國神傳的傳統文化,讓中國藝術和中國人的道德回到應有的高尚、純正的狀態中來.

共產黨的「哲學」可以說和中國真正的傳統文化截然相反。傳統文化是敬畏天命的,孔子認為「死生有命、富貴在天」,佛家和道家思想都是有神論,相信生死輪迴、善惡有報,共產黨不但信奉「無神論」而且「無法無天」;儒家重視家庭觀念,而《共產黨宣言》中明確表示要「消滅家庭」;傳統文化「明夷夏之辨」,《共產黨宣言》鼓吹「取消民族」;儒家文化重視「仁者愛人」,共產黨主張階級鬥爭;儒家主張忠君愛國,而《共產黨宣言》卻倡導「取消祖國」。

共產黨要想在中國奪取並鞏固政權,就必須要先使其敗壞人倫的思想在中國立足,正如毛澤東所說「凡是要推翻一個政權,總是要先造成輿論,總要先做意識形態方面的工作。」中共也看到了,共產「學說」這個完全靠槍桿子支撐起來的西方思想垃圾無法和中國五千年博大精深的文化分庭抗禮,乾脆一不做、二不休,把中華文化徹底摧毀,馬列「主義」方可在中國登堂入室。

傳統文化既然以儒、釋、道思想為根,中共破壞文化的第一步就是清除他們在世間的具體體現──宗教。中共在建政之初就開始毀寺焚經,強迫僧尼還俗,對其它宗教場所的破壞也從未手軟。到了六十年代,中國的宗教場所已經寥寥無幾。文革時「破四舊」就更是一場宗教和文化的浩劫。

對文物的破壞也是中共摧毀傳統文化的重要部份。在「破四舊」中,多少知識份子珍藏的孤本書和字畫都被付之一炬,或被打成紙漿。多少知識分子本人及其家人被打成右派和反革命,中共不僅在物質層面毀滅了宗教和文化,還盡其所能的在精神上摧毀了人們對於信仰和文化的認同。宗教與文化的莊嚴神聖感被破壞殆盡。

目前在中國大陸,以佛教為例,實際上已經被破壞的面目全非了。雖然有許多在文革中被毀壞的寺廟古跡被維修了一些,但卻失去了原來的韻味。前年古寺少林寺如今已經在精神上被中共破壞的面目全非。現任少林寺的住持竟然開著進口的豪華別克車,操著筆記本電腦,用手機天天在聯繫如何出國商業演出,要把四大皆空的佛門境地變成超級高收入集團公司。本應六根清淨的和尚們竟然領工資,養媳婦,搞軍訓,學政治理論。這就是從根本上破壞佛教的內涵。

中共在破壞傳統半神文化的同時,通過不斷的政治運動,在不知不覺中樹立起中共自己的黨文化。黨文化改造了老一代人,毒害了年輕一代,也影響著年幼的一代。其影響極深極廣,甚至包括許多人試圖要揭露中共的時候,也不可避免的會帶著黨文化的烙印,使用中共的善惡標準,思維方式和話語系統。

黨文化除了深得外來馬列邪說之「邪」外,還把中國人幾千年來積累的負面因素,如宮廷鬥爭、結黨營私、整人權術、詭詐權謀和共產黨宣傳的暴力革命、鬥爭哲學有效地結合起來。在幾十年生存危機的掙扎中,不斷充實發展和「發揚光大」其「假惡鬥」的特徵。

共產黨文化是封閉的、壟斷的。沒有思想、言論、結社、信仰等自由。黨的統治好像一套液壓系統,依靠高壓和封閉來維持。中國文藝走進了死胡同,就是因為中共的文藝政策剝奪了作家和演員的出版和演出自由。

在中國舉辦的國際電影節上,美國和歐洲影片大出風頭,卻沒有一部是國產影片。

中國有天賦的演員和導演很多,拍攝電影不少,但卻罕有有深度的作品,因為中共文化專制主義的中國失去了產生偉大藝術家和偉大作品 的土壤 。

多少年來, 文藝成了中共的宣傳工具,宣傳中共和毛澤東的偉大光榮正確,宣傳他們統治下的繁榮和昌盛。文藝成了中共掩蓋醜惡的遮羞布,文藝成了他們打擊敵人醜化敵人的利器。

為了拿出國產片票房過億的政績,中共不惜動用行政權力支持張藝謀的所謂大片《英雄》,在人民大會堂辦首映式,似乎是在炫耀張藝謀的「國導身份」。

本來尚有些思想,有些內涵的張藝謀墮落了,那個能拍出《老井》和《活著》的張藝謀消失了。他開始拍什麼「印象」系列,用全裸演出來吸引觀眾的眼球;他被指定為紅色亞運的開場式導演,用傳統樂器琵琶演奏者的超短裙來獻媚;近期的什麼大片《滿城盡帶黃金甲》,被網友改名為《滿城儘是黃金奶》,來諷刺片中用以誘人的爆乳熱服。

張藝謀執導的《英雄》在公映時就引來一片批評之聲,謂其美化暴政,宣揚殺戮。《英雄》中有很多荒誕不經,悖逆情理的場景。殘劍在刺秦王幾乎得手之時忽然退去,其原因竟在於突然想到只有秦王可以一統天下,且統一後殺戮即可終止。如此荒謬的解釋連秦王自己都十分費解,最後只能用一句「我悟到了」來填補這個黑白顛倒的邏輯鴻溝。無名竟然也在最後關頭接受了這種邏輯,終止了刺秦,並做大義凜然狀輕身赴死,殘劍和飛雪隨之斃命。通篇看來,都是為殺戮辯護。暴君殺人都是迫不得已,小民也有義務為成全暴君的英雄偉業而捨身無悔。
  
《英雄》所宣揚的邏輯,再次出現在近期欲於海外上映的歌劇《秦始皇》中——當高漸離指責秦始皇殺戮太慘時,秦始皇再次提出「為了天下太平,犧牲在所難免」。這與毛澤東的「要奮鬥就會有犧牲,死人的事是經常發生的」遙相呼應。

文化的力量是巨大而潛移默化的。二戰以前,希特勒的好朋友雷妮.瑞芬舒丹導演了納粹記錄片《意志的勝利》。此片採用藝術的手法和類似宗教的狂熱把希特勒塑造成為一個「神」。雷妮為納粹1936年奧運會拍攝的記錄片《奧林匹亞》更是「把奧運會轉化成了法西斯儀式。」這些影片從美學的角度來說,讓當時無數的年輕人如癡如醉。
  
今天有人正在重蹈雷妮的後塵,不但在中國用《英雄》宣傳暴政,又在紐約上演《秦始皇》給國際社會洗腦。

或許有人說,《秦始皇》不過是個娛樂片,何必大驚小怪。恰恰相反,《英雄》可以在人民大會堂進行首映式,沒有政治方面的首肯和推動是不可能的。《秦始皇》可以動用海外各方人力推動宣傳,各家含中資華文媒體大篇幅報導,原因也可想而知。
  
在中共眼裡,文化從來都是為政治服務, 張藝謀是中共打壓扼殺收買文化人為其服務的典型。

文化之根本是其道德內涵,末節是娛樂作用,中共以恢復文化表面的娛樂功能來掩蓋破壞道德內涵的實質,系統性的從包括電影在內的一系列文藝形式中進行破壞。下期節目中,我們將從電視歌曲等其他更多方面進行討論。(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CIPFG亞洲分團要求不受限制進入中國
周其仁:天下沒有免費的醫療
馬國副團長:中共應正視全球的獨立調查訴求
亞洲六地區連線 叩門查中共摘賣器官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