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成衣廠積極卡位 今年強化產業運籌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月19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戴海茜台北十九日電)因應紡織品無配額時代的來臨,價格競爭更趨激烈,國內成衣廠在市場積極卡位下,包括聚陽及台南企業接單量大幅成長,營收分別突破百億元及創新高,但因單價下滑,毛利率未能成正比發展,今年業者盼能強化產業運籌效益,擺脫低成本國家產品的競爭,在後配額時代勝出。

2005年對全球紡織及成衣產業來說是個非常重要的年度,特別在2005年無配額時代的來臨,中國大陸積極搶佔市場、各國家地區在面臨自由貿易下,全球紡織品版圖重新劃分。

然而,美國與歐盟對中國大陸紡織品採取限制措施,加上人民幣的升值、原油與原物料上漲等,又讓進軍中國大陸設廠的成衣廠商,倍感壓力。

國內成衣廠面對中國大陸低價成衣的競爭衝擊下,積極以衝量的方式維持獲利能力,因此聚陽及台南企業去年營收分別為 103 億元及 80 億元,聚陽是首度突破百億元大關,台南則創下歷史新高。

但因成衣單價下滑10%衝擊下,聚陽結算稅前盈餘7.95億元,以股本12.3億元計算,每股稅前盈餘為6.48元,每股稅後盈餘4.74元,距離每股5元的目標僅差臨門一腳,平均毛利率約19.06%。

台南企業雖營收創新高,稅前盈餘6.04億元,僅年增率2.19%,每股稅前盈餘4.82元。

紡織產業綜合研究指出,就全球紡織品及成衣貿易流向看來,市場集中於美國、日本與歐盟,然而亞洲的高成長,中國大陸已成為最大的單一出口國。

美國市場主要是來自亞洲產品急增、日本則因互補的貿易形態盛行、歐盟則是境內貿易日趨旺盛,而中國大陸在此三大市場位居要角,儼然成為世界工廠與市場。

因應無配額時代的來臨,價格競爭更趨激烈,進口商的採購決策並不完全供應商的配額多寡,例如垂直整合能力、運籌管理能力、縮短交期能力、信賴夥伴關係均為跨國品牌與供應商選擇供應商的重要因子,因此品牌商與通路商的集中採購策略,使供應商更趨向大型化。

根據統計,全球紡織品 (包括纖維、紗及布等 )前10大出口及進口國,仍以歐盟、中國大陸及美國為主,紡織綜研所表示,這與近年來跨國企業積極進行全球佈局有很大的關係,中國大陸及墨西哥等國均受惠於生產成本及關稅優惠優勢,成為跨國企業生產佈局的基地。

值得注意的是,墨西哥雖佔有美國廣大消費市場的地利之便,製造生產地位卻因為缺乏上中下游一貫廠的應變能力,而逐漸被其他新興貿易優惠國家所取代。

整體而言,後配額時代相較於配額制度時期,存在著更多的不確定性及競爭白熱化。台灣需將結構轉移至創造非價格競爭力,開發高層次與高科技的產品,並且將產品網多元化發展,結合奈米、生物科技等科技發展,強化產業運籌效益,才能創造市場差異性,擺脫低成本國家產品的競爭,在後配額時代勝出。

因此,聚陽實業去年採取積極卡位戰後,今年以「質量並進」策略發展,毛利率力拚逾20%,可望帶動全年接單、營收及獲利達35%、30%及25%的成長力道,每股稅後盈餘重回5元水準。

至於台南企業去年毛利率維持在 20% 左右,今年度上半年訂單無虞,估計接單量將成長 30%,不過,由於成衣接單單價競爭影響,保守預估營收和獲利可成長20% ,全年獲利上看 7.5 億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