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爾摩沙尋寶記

font print 人氣: 5
【字號】    
   標籤: tags: ,

  自由時報記者陳士廉╱羅東報導
  龐書樵,這位來自美國的台灣宜蘭女婿,自小就對古文物有著一份狂熱,來到台灣後,接觸到早期使用的碗盤,開啟他蒐藏台灣文物的歲月,每件文物不僅代表著他對本地文化的喜愛,還希望藉此將熱情與感動傳遞下去。

  一九六五年出生在美國威斯康辛州的龐書樵,因外婆任職於芝加哥博物館的緣故,從小就喜愛收藏舊文物;大學畢業後前往中國留學年餘,一九八九年來到台灣,考取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就讀,至此對東方文化傾心不已。

 認識妻子後,隨著妻子來到宜蘭定居,在鄉間意外發現淳樸的農村中,竟然還保留著過去彩繪的碗盤,被那種樸拙的材質、帶有台灣文化色彩的畫工所吸引,開始他蒐藏台灣文物的歷程;因為不知如何著手,龐書樵一開始就以挨家挨戶的方式,走入鄉間或廟宇尋找,雖然是金髮碧眼,不過一口流利的國台語,溝通起來沒有困難,也讓收藏工作進行得順利許多。

  龐書樵說,當初來到台灣時,許多人都建議他,蒐藏古文物要到中國、日本等地,台灣並沒有屬於自己的文化,不過在他的眼中,台灣文物所散發出來的光芒,卻是更加獨特,不同於其他國家。

  他發現,中國十分排斥外來文化,所製作出的文物都非常傳統,知名的古物不是瓷器就是皇室文物,顯得高不可攀;而在台灣,可能是曾被日本佔據過,連帶使得製作出的器具不僅融入多種風貌,還自己衍生出一種獨有的風格。

 龐書樵以兩地的佛像為例,他說,中國的佛像臉部雕刻得較為削瘦,但台灣的佛像卻是臉龐圓滾、鼻子大大的,看來十分福氣、也非常可愛,而雕工的技法上也是較為活潑,最重要的是,不論佛像或碗盤,都是與社會基層的民眾生活息息相關,帶有旺盛的生命力。

 龐書樵也認為,台灣的古文物具有特殊性,在世界上絕對稱得上是珍品,勝於中國文物;而一路收藏至今,他所蒐集到的碗盤、佛像已接近兩千件,把玩自賞外,也會以所受過的中文訓練來研究文物,例如一件腰掛武士刀的關公像,就證明是日治時代的產物。

  進入蒐藏的行列,龐書樵一開始見到珍品,就會想辦法購得,如今,則是採取隨緣的態度;他說,蒐藏文物是陶冶心性,若得失心重,反而會變成折磨自己的苦難,十分不值得,也因為這樣的隨緣態度,許多的文物都是靠著「有緣」才蒐集而來。

 在龐書樵蒐藏的雕刻作品中,有尊是以香檀木雕塑的佛像,雖然外表看起來很粗糙、不起眼,不過卻是他一眼就愛上的古文物,直到後來無意間翻書時才發現,竟是日治時期原住民雕刻用來供奉的佛像,讓他十分寶貝;他說,蒐集文物的樂趣就是在此,永遠不知道收穫為何。(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如果當年沒有孫運璿先生引進半導體技術,真不能想像台灣這二十幾年來的經濟,會有怎麼樣的發展?
  • 我們之所以無法和歐美農人競爭,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歐美政府對他們農人的鉅額補助。
  • 在台灣的人也該學到一些經驗,我們要知道電力不太能完全自由化的,畢竟電力供應和蔬菜供應,前者複雜得多。
  • 台灣地方很小,處理廢棄物很困難,所謂合法的公司也有可能最後會做不合法的事的。
  • 到馬祖看地景也是行程中令人期盼的事。尤其是東引,壯觀的海蝕溝、海拱門及海蝕柱,環繞於海岸四周,不論是激浪拍壁,還是風平浪靜,都襯托出雄偉的氣勢。雖然台灣其他地方也有海蝕景觀,但也許是馬祖有蔚藍、乾淨的海與天為背景,總覺得特別美麗。
  • 有一位受刑人告訴我一個故事,他說有一位非常著名的牧師在他被判死刑以後去看他,他對牧師說:「牧師,我很慚愧,我沒有聽你的話,才弄到這個樣子。」那位牧師沒有一點責備他,反而說:「是我才該慚愧,是我做得不夠好,才使你沒有接受福音!」
  • 《紐約時報》有一則報導,有關一位美國職棒球員的回憶,他永遠不懂,當年他的少棒隊,為何輸給了台灣來的少棒隊。
  • 【大紀元4月4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鈞凱台北四日電)台灣水庫水質亮起紅燈!行政院環境保護署今天公布全國十九座主要水庫監測結果,雖然優養化水庫座數明顯下降,但包括翡翠、澄清湖、南化、德基等八座供應民生用水的水庫,優養化指數卻持續上升,為集水區土地過度開發發出警訊。
  • 台灣雲林縣麥寮鄉海豐村平和聚落裡,有一棟前有水塘、後有花園的三合院,房子的主人紀財是位堪輿專家,他生前預測家中會出7名武將,果不其然,他於民國91年間病逝後,家中共有7名警官為他戴孝,最近孫子剛從警專畢業,警界一門8傑,傳為地方美談。
  • 關公

    乃三國時代的關羽,是家喻戶曉的歷史人物,奉祀關公的廟宇遍及全台灣,身兼財神、保護神等多重角色,像是不少警界人士便奉關公,祈求保平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