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淑梅:壓力從何而來

蔡淑梅(醫生)

人氣 4
標籤:

【大紀元5月29日訊】「你有壓力,我有壓力。」「未解決,未解決!」一段「巴士判官」的手機短片,竟然掀起城中熱烈的討論,真是蔚為奇觀,好不精采。老實說,這條偷錄的片斷,令我異常噁心和反感,但它能吸引超過二百萬點擊,說明了大眾對它的認同和體會,的的確確是一個社會現實的寫照,再者,由此而帶出來的這份集體反思,對社會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今天,「壓力」已經成為都市人生活的一部分,我們甫出娘胎,便有壓力。生存的壓力,競爭的壓力,成長的壓力,行住坐臥,起居飲食,無一不是壓力。雖說壓力增加人生的痛苦,但實際上,它也是令人生充實和快樂的主要動力來源。沒有壓力,人類就不會進步,社會就不會發達;善用壓力,我們的潛能才能充份發揮出來,令人生更加美滿。反之,如果被壓力支配,個人心智將會被嚴重扭曲和破壞,最終失去人性和理智,走向滅亡。

所謂社會壓力,不一定是由上而下,更有可能是由下而上的一種集體愚昧懦弱,所催生出來的社會現象。中國人的奴才根性,是獨裁橫蠻政治家暴行的潤滑劑,市民的包容怕事與妥協,則助長了官僚的無賴與權貴的專橫。人民屈服於壓力,就會愈覺卑微和無助,終日自怨自艾,也於事無補,便惟有接受支配,坐以待斃。

巴士阿叔的行為,是一個典型弱者的表現,他對著貌似更弱的年輕人咆哮,簡直到了忘形的境界,他要從這個罵人的過程當中,才能證明自我的存在,相信他平時一定是個被壓迫得不似人形的可憐人。年輕人忍功了得,不吃眼前虧,卻被民眾罵為懦弱退縮,但其他旁觀者又如何?即使有一個勇者走出來制止了這場鬧劇,歷史又會否改寫?如此一幕鮮活的人性表演,對市民來說,不是更有教育意義嗎?

其實,無論是壓力還是動力,都不是外來,而是自發的。環境的因素,可以製造不同的條件和作用,如何應對,怎樣配合,就因人而異。人的靈性基本上大同小異,但對外界的認知和感應,卻可以有天淵之別。甲之良藥,乙之砒霜,有人壓力愈大,成就愈高,但也有人不堪一擊,小小挫折,也會自尋短見,這正好說明人性的多樣化,根本不可能用單一的理論來解釋。

與其化解壓力,不如好好地利用壓力,視壓力為洪水猛獸,最終必被吞噬無疑。社會對壓力的誤解,令我想起大家對膽固醇的謬誤。膽固醇是人體內最重要的有機物質之一,它是大部分賀爾蒙的原材料,既能保護神經細胞,又能幫助身體抵禦壓力的衝擊。膽固醇指數過高,當然會加速血管的阻塞,但同時亦正好反映出身體遭逢重大壓力,非正視不可。一般人視膽固醇為萬惡之首,非要除之而後快,以為指數愈低愈好,誰知膽固醇過底,其實更加危險,患者不但情緒低落,更有自殺傾向的可能。市民知其一而不知其二,往往弄巧反拙,得不償失,多無謂?

凡事都沒有絕對,過猶不及,都可以帶來反效果。壓力與膽固醇,一直都不是非黑即白的硬道理,卻同樣是最常被誤解和冤枉的好東西。我說他們是好東西,因為兩者都是生命所必需,缺一不可,但諷刺的是,世人又總視它們為毒物,還要千方百計地對付之,結果弄得筋疲力竭,愈弄愈糟,何苦呢?

沒有壓力的人生,就不會長進;沒有足夠的膽固醇,生命也不能維持。無知和偏執,是導致人們自欺欺人的陋習,凡事從多方面思考,就能避免無謂的傷害;推己及人,大家就自然相處融洽,天下太平。正所謂: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況且,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2006/05/29(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蔡淑梅:孩子為甚麼會尋死?
蔡淑梅:發生了甚麼事?
蔡淑梅:「精英」與「通識」
蔡淑梅:「同理心」與「同體心」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