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野:中國正在淪為一個「物產奇缺」的國度

李野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1月27日訊】日前,國內媒體紛紛報導全國電力用煤緊張,昨天《勞動報》又報導,上海電煤只夠維持三到四天逼近警戒線的消息。這是繼豬肉、石油、副食、糧食、房產、土地、春運車票等物質短缺後,又一個事關國計民生的重要戰略資源的嚴重短缺。一時間,中國的一切似乎都開始匱乏,我們正在變成一個甚麼都「缺」的國度。

記得「幅員遼闊,地大物博」在不久之前,還是經常用於形容我們祖國物產豐富的「專有名詞」。可現在沒過多少年,就要甚麼沒甚麼了,難道這個世界真的是變化快嗎?筆者看來也未必。中國在這幾十年來,國土面積並沒有很大的改變,各種礦產隨著不斷被發現還有很多增加,中國的人口密度還遠不及日本和歐洲,雖然有生產力水平不高的限制,但也絕對不至於是要甚麼沒甚麼的國家。何況現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程度已經很高,即使是俄羅斯這樣的國家也有自己缺少的東西,但都可以通過國際貿易來解決短缺。在這樣的背景環境下,還出現短缺就不能不引起人們的疑問了。

根據筆者觀察,除去季節性和臨時性需求激增,以及中國控制能源消耗技術水平低的因素外,還有很多是源於政策性問題,也就是因為中國社會制度不合理因素造成的。比如豬肉和糧食,它們都是屬於農業範疇,縱觀世界各主要農業生產大國,幾乎所有的政府都對農業採取各種補貼和優惠扶植政策。

以瑞典為例,一個人購買了一片森林之後,每年是要交納土地稅的。但是你在這片地裡養上100隻羊後,不但稅率大為減少或者返還,而且每年還能得到政府的現金補貼。說的白一點就是,這羊幾乎是政府求著你養,除了付出些勞動以外,幾乎是穩賺不賠的買賣。而反觀中國,作為一個農業大國和人口大國,本應更加重視農產品的生產,這可以說是中國的立國之本。可我們實行的政策卻是,跟農產品生產相關的所有環節都有沉重的負擔(土地有稅而且還要面臨隨時被徵用的風險,買化肥要交增值稅,殺豬宰羊要交屠宰稅,農業稅也剛剛取消不久,還有共產黨自己數都數不清楚的各種雜費),而農產品的價格卻還要受到政府強制的壓制。這種成本和收益的關係顯然是不符合價值規律的,農民也是人,既然務農不能維持生活就只好另尋出路。於是出現了勞動力外流,再加上土地濫用的情況越來越嚴重,所以農產品的短缺將不可避免。

同樣,由於上述原因,又引發了中國所特有的「民工潮」。由於中國臭名昭著的「戶籍管理制度」,這些流動人口就被迫要不斷的遷徙,或者被迫往返於原居住地和現居住地之間。這不但增加了人民的生活負擔,也增加了全國公共交通的負擔,也同時增加了資源上的負擔。其中所引發的最出名的短缺就是「春運一票難求」。本來不應該缺的東西就這樣變成了稀有奇缺的寶貝。

因為這個人為製造出來的「春運」,全國有數以十萬計交通工具需要投入到這個本來可以避免的工作中,這又無形中又浪費了多少石油、路網資源、人力和物力?不漲價行嗎?中國所有的運輸企業都有這樣的感觸,一到春運高峰的時候怎麼增加運力都運不過來,於是大家拚命的擴展經營規模。可是一到高峰結束,幾乎所有的運力又都處於半閒置狀態,這難道不是浪費?

資源有限並不怕,但本來資源就不足還要無謂的浪費就很可怕。人口眾多也不是問題,但是拍著腦袋下決定的「亂管」就很不靠譜。現在中國連「饅頭標準」都制定出來了,可見我們的公務員們的精力還是很充沛的。可是按照自然常識,你可以去規定饅頭的營養成分、原料組成和衛生品質,但是你不能規定它的大小、形狀和尺寸。可我們的公務員就是幹這樣該管的不去管,不該管的卻亂管的閒事。如此運作,再富有的家也會過窮。

國內的資源現狀在短期內是很難改變的,但政府可以通過國際市場來補充。目前國際市場上石油、礦物金屬和其他能源的價格,雖然因美元貶值有較大幅度的增長,但是還沒有聽說出現國際性的短缺。中國的外匯儲備目前是世界第一,每年有巨額的貿易順差,完全有實力通過進口,來補充國內奇缺的物質改善人民的生活品質。可事實上,中共當局更願意引進汽車或者飛機的組裝生產線,更願意把外匯拿出來購買蘇-30戰鬥機。如此經營民用物質怎能不缺?

總之,按照目前執政當局的管理方式,人為的資源浪費還是每天都在發生,環境還在繼續惡化,以追求GDP為目標的粗獷型的發展模式也還將繼續,這樣的中國就只能變成一個「物產資源更加奇缺的國家。」泱泱華夏淪落到如此地步誰人之過呢?(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李野:來自中國的五條新聞引人思考
李野:眾企業以「勞務派遣」避新勞動合同法
李野:謹慎看待中國上調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
李野:規避新勞動合同法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