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傳記精選:麥克阿瑟(42)

font print 人氣: 15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0月11日訊】人們從查理斯‧P‧薩默羅爾身上感受最多的是恐懼。他年輕時在西點軍校學到了一套頑固守舊的領導作風,盛氣淩人,獨斷專行,並且一生不變。人們受薩默羅爾的驅使,而不是領導。結果總參謀部士氣低落,怨聲載道。
  
1930年11月,麥克亞瑟宣誓就任總參謀長,陸軍部裏那種緊張、沉悶的氣氛立刻起了變化。陸軍軍醫處處長梅裏特‧艾爾蘭去見新任總參謀長後簡直驚呆了。他告訴當時在外任菲律賓軍區司令的前總參謀長約翰‧L‧海因斯說:薩默羅爾在任時,沒人敢隨便說話,但麥克亞瑟卻樂於討論。幾乎是在一夜之間,氣氛完全變了。大家又聽見了笑聲,重新相互信任,熱愛工作。“軍隊終於有了健全的行政管理。”艾爾蘭想。他已快退休了,卻禁不住羡慕那些能與新總參謀長共事的軍官們。
  
麥克亞瑟受到的最大挑戰就是如何維持陸軍的戰鬥力,保證戰時擴軍。1930年秋天,美國瀕於崩潰邊緣。1929年10月華爾街股市暴跌不可避免地引發了經濟衰退。經濟的倒退以及隨之而來的失業上升使數百萬消費者陷入了恐慌。在經歷了大把花錢的20年代後,很多普通人家背上了沉重的債務。在整個30年代,他們除了食品外什麼都不買,他們不再借錢,並且停止了投資。由此出現了經濟大滑坡,即有名的經濟大蕭條。
  
在經濟崩潰之前,胡佛就一直在壓縮政府開支,尋求削減陸軍部的軍費。胡佛出身於基督教公誼會的家庭,以注重效率著名;1930年,他將陸軍部軍費在財政支出中的比例削減到7‧5%,還不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的一半。這也正是綏靖主義抬頭的時期。1928年的凱洛格一白裏安公約被政客們吹噓為消滅戰爭的一大進步,而人民又竭力想相信他們。裁軍擁護者在時代的思潮中占了上風。
  
麥克亞瑟清楚,他最大的挑戰是拯救陸軍,以免它在這個充滿了永久和平幻想的時代裏因上千次地削減預算而滅亡。在離開菲律賓之前他就曾呼籲提高武裝部隊的待遇產麥克亞瑟還必須正面迎接高漲的綏靖主義和反戰備主義,它們正在威脅著軍隊的生存。30年代初,人們對和平的本能渴望變成了強烈反感一切與軍事有關的事物,好像是軍隊引起了戰爭,而不是戰爭產生了軍隊。
  
11月21日他宣誓就任總參謀長時,新聞界稱頌他“風流倜儻溫文雅爾……實乃軍中儒將。”共和黨的報紙讚揚他英俊瀟灑,功勳卓著,並祝他前程似錦。親民主黨報紙本發表意見。
  
新上任的麥克亞瑟想在他周圍創造一個家庭似的氛圍,或叫做“將軍之家”。他把大家稱作“我的夥計們”。他任命老朋友做他的助理或助手。一些是西點軍校的同學,如查理斯‧F‧塞弗森。還有一些是與他共過事的人。麥克亞瑟離了婚,沒有孩子,並且大多數人都對他敬而遠之,因此他非常渴望朋友。
  
可以肯定的是:麥克亞瑟不必再獨居了。“粉姬”儘管有心臟病,還是挺過來了,並隨麥克亞瑟住進了華盛頓波托馬克河對岸邁爾堡的一號司令部。麥克亞瑟在菲律賓時一直替他母親擔心。他曾要一位在華盛頓的朋友定期“去看望我母親,並把她的一切情況告訴我”。
  
剛過去的10年對“粉姬”來說是難過的10年。道格拉斯大部分時間駐在國外,而她的大兒子亞瑟於1923年12月突然去世。當時他的闌尾破裂,一位前途無量的軍官的生命就這樣悲慘地結束了。亞瑟去世時是一名海軍艦長,娶了一位海軍上將的女兒——瑪麗‧麥考拉。在現代潛艇戰方面,他已是海軍中有名的權威,並且幾乎肯定會在他這一行中當上高級指揮官。他和弟弟道格拉斯相象,英俊儒雅,智力超群,並且雄心勃勃。亞瑟之死使他的妻子與他母親成了好朋友,儘管她們的年齡相差懸殊。從亞瑟去世到麥克亞瑟宣誓就任總參謀長之間有7年時間,其中大部分時間“粉姬”都與瑪麗住在一起。
  
老母親與兒子之間的關愛之情簡直到了極至。他對認識的人說,他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應歸功於他父母,尤其是“粉姬”。“是我母親把我父親從一名中尉提拔成三星中將。對我她從小就開始培養,她經驗十分豐富,把我培養成了一名四星將軍。”
  
有的作家聲稱,每當麥克亞瑟離家時,“粉姬”如果覺得天氣不太好,她便會趕在麥克亞瑟鑽進自己的專車之前到一號司令部的大門口,站在門廊上向他喊:“道吉——你帶套鞋了嗎?”
  
麥克亞瑟任總參謀長後不久便宣佈,麥克亞瑟夫人不接待來訪者。這使得很多想好好瞧瞧這位陸軍中最有名望的女人的軍官夫人們大為失望。對於很多軍官夫人來說,相互拜訪幾乎就像呼吸一樣重要。不接待來訪?就算“粉姬”年齡大,身體不好,這也太不近人請了,但事情就是這樣。
  
只有一個婦女膽敢去闖闖這道拒絕外界的關口,她是比‧巴頓——喬治‧巴頓的妻子。像她丈夫一樣,她也不懼森嚴的防線。她帶著十幾歲的女兒魯斯一艾倫去了一號司令部,遞上一張名片,一個角疊起來,表示是由她本人親自遞交的,而不是由僕人代交的。
  
巴頓夫人摁了門鈴後,一名菲律賓僕童來到門口,問她是否想進去。她走進大廳,原本只是想把名片交給他。“粉姬”從大廳後的暗處出來,快活地說:“既來之,則安之吧。”
  
亞瑟‧麥克亞瑟中將已經去世20年了,但“粉姬”仍一身黑色,戴著墨鏡,隱藏著一雙眼睛。她把不速之客迎進客廳,巴頓夫人表明了自己的身份,麥克亞瑟夫人答道:“啊,對了。我記得你丈夫的祖父是第22佛吉尼亞團的一名上校。他犧牲在雪松溪。”她叫過僕童去取她的珠寶盒。
  
僕童拿過一個兒童棺材大小的箱子。“粉姬”在裏面翻了一陣,然後取出了一枚胸針,上面嵌著一塊極為光滑的白石頭。她把它遞給魯斯一艾倫。“小姑娘,你知道這是什麼嗎?”魯斯一艾倫說她一點也不知道。
  
“這是我兄弟的一塊頭骨。”“粉姬”說,“他在安提塔姆之戰中頭部受傷,把骨頭碎片送給了他的姊妹們。我們把它嵌進了胸針裏。”難怪麥克亞瑟天生具有一本正經的本事;原來是母親的遺傳。
  
儘管與母親生活在一起他很快樂,但和大多數人一樣,他需要戀愛來充實他的人生。然而,他此時對愛的興趣已遠離了路易士的世界,而且決不是他母親所贊同的那種。1930年4月的一個晚上,他在馬尼拉奧林匹克體育場觀看拳擊賽,他的眼光被一名叫伊莎貝爾‧羅莎裏奧‧庫柏的16歲漂亮歐亞混血兒吸引住了。幾番互送秋波後,兩人已是心照不宣。麥克亞瑟寫了一張條子,讓助手湯瑪斯‧傑弗遜上尉遞給伊莎貝爾。--待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麥克阿瑟很少待在辦公室。他每天上午二三點左右到那兒處理他的信件。中午到下午1點召集各部門成員開一次辦公會。午餐時間兩小時,他可以小睡一會兒。然後他回到辦公室再待兩小時,5點鐘回家看母親。他一週至少與學術委員會開一次晚間會議。
  • 然而不久以後,強迫過艱苦生活的誘惑力消失了。一天,他和幾位紐約的體育作家共進午餐。他們用金盤子吃飯,深有感觸。他帶他們參觀了地下室的吊床,他們感觸更深了。大約一週後,廚師報告說一隻金盤子丟了。校長的房子翻了個底朝天。沒有金盤子。由於體育記者們是和他進餐的最近一批人,他寫信問他們能否解開這個謎。其中一人惡作劇地回信說,如果麥克阿瑟真像他說的那樣一週在地下室睡好幾次,他早該發現丟失的盤子了。盤子就在吊床上疊著的兩床毯子中間,是作家藏的。
  • 1920年秋季的一天,麥克阿瑟正在觀看橄欖球隊練習,他走向教練查爾斯‧戴利,說他有一個傳球的方法。隊員們圍過來,麥克阿瑟叫他們象平常一樣站位,只不過他站在右後衛的位置。他沿球場向前走了5大步,左轉又走了15步,停下來用右腳後跟在草地上劃了個十字。「傳球應該到這個位置。」
  • 路易斯‧布魯克斯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女繼承人之一,但這並非是她魅力的秘密所在。絕對不是,就算路易斯是在梅西(譯註——美國著名的連鎖店)店裡櫃檯後面工作也一樣會迷住他。她是那種五官單獨看並無特別之處,但組合在一起卻有更多韻味的女人之一。
  • 9月15日是「仁川登陸」58週年紀念日,那場在韓戰史上著名的經典戰役再次成為民眾談論的焦點。韓國海軍於本月9日舉行演習,重現仁川登陸,在整個演習開始前,韓國指揮官親自向美國麥克阿瑟將軍雕塑前敬獻花圈。此次韓國軍演“仁川登陸”,再現了58年前麥克阿瑟親自指揮的那場傑出的戰役。
  • 美國運輸船抵達馬尼拉歷來是令人激動的盛事。菲律賓武裝員警樂隊立在碼頭,吹打著五色雜曲,有愛國歌曲、軍樂、還有當時的流行歌曲。數十名佩戴勳章的軍官擠在碼頭上歡迎新來的人,迎接老朋友。
  • 麥克亞瑟利用回國之際另尋任命。他和路易士——尤其是路易士——都不想回馬尼拉。麥克亞瑟親自與陸軍部長約翰‧威克斯談自己的問題,後者表示同情。不願與他極為尊敬的潘興發生衝突。儘管如此,他不願陸軍失去麥克亞瑟。他向他保證會有他的機會。同時他說:“千萬別想著退役。”
  • 麥克亞瑟對軍功章的依戀可稱得上是執著。在很大程度上,這算不得什麼,只不過是他那種職業的人所普遍渴求的。就像總經理們希望他們的努力能得到豐厚的回報,作家和藝術家們尋求他們期望的永恆一樣,職業軍官當然想得到他們覺得是自己掙來的級帶、獎賞、勳章和徽章。
  • 進入奧會對他是一次機緣,他也陶醉其間。他為每次成功欣喜若狂,為每次失敗痛心疾首。幾乎每天都有一出出悲劇和喜劇,他全挺過來了。“世界上跑得最快的人”——美國短跑冠軍查利‧帕多克因接受金錢而受到調查,從而可能失去業餘運動員的資格而不能參加奧運會賽跑,當麥克亞瑟堅持要帶帕多克時,業餘聯合會的一些成員提出了抗議,其中一人還在運送美國隊前往荷蘭的船啟航後辭去了職務。麥克亞瑟聽說國內此起彼伏的抗議聲後,發回了一封憤怒的電傳, “我們不能忍受背後的誹謗。”
  • 然而,年輕時當工兵期間,麥克亞瑟就竭力避免與河流港口有關的工作。現在要他勉強接受這項工作簡直是要他的命。不論官位多麼顯貴,他都不單純是名管理者,他是名高級指揮官,戰士的領袖,那一大把的勳章就是證明。而且還有好多勳章他應得而未得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