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反共領袖:邱吉爾(30)

子儀 (整理)
font print 人氣: 12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0月25日訊】 五 戰爭中錘煉:“為了和平,我將竭盡全力”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烽火在即,錘煉邱吉爾的時刻到了,因為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的光芒罩住了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已功不可沒的邱吉爾,為了他更大的使命,他需要積累和豐富自身的經驗。他的與眾不同,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來宣戰時刻顯現:1914年8月4日,當大笨鐘敲響11點時,海軍部對德國作戰的命令已經發出。

此刻,許多內閣大臣都滿腹失望的情緒,顯得憂心忡忡。而邱吉爾則完全兩樣,他邁著堅定的步伐,在民眾的歡呼聲和《上帝保佑英王》的國歌聲中穿過近衛騎兵檢閱場,再次去唐寧街10號向首相通報情況。據兩次看到他去拜訪首相的人說:“他的表情並不沮喪,也不得意洋洋,毫不感到驚詫。他徑直走了,就像一個人去從事一件極其習慣的工作一樣”;他“面帶笑容大步朝內閣那帶雙扇大門的房間走去”。

1 雷厲風行的海軍大臣

邱吉爾以一個工作狂的面目出現在海軍部。他立即在海軍部建立了參謀人員值班制度,規定值班人員在必要情況下發緊急警報。他極力造成一種臨戰氣氛,促使部內各級人員相信來自德國的進攻已迫在眉睫。在他辦公室寫字臺後面的牆上掛著一幅北海大地圖,他讓參謀人員用小紙旗在圖上標出德國海軍兵力部署的變動情況。他認為這不僅可以使自己一上班就能詳細瞭解敵方艦隊的活動情況,還可以使自己和海軍部的同事“經常保持敵情觀念”。他經常乘坐皇家海軍的“魔女號”快艇外出視察海軍部隊,幾乎走遍了所有最主要的海軍基地,視察了所有的大型軍艦,詳盡地掌握了海軍各方面的第一手資料。跟隨他一起來到海軍部的私人秘書埃迪‧馬什在給朋友的信中寫道:

“溫斯頓每天至少工作八小時……,甚至連星期天也不能由我自己支配,在最近這四天中,我有三天時間是在‘魔女號’上度過的。我們已經規定了新的戒律,‘第七天是海軍大臣的休息日,而在這一天我等卻要做各種各樣的工作’。”

邱吉爾請資深海軍上將約翰‧費希爾爵士擔任自己的非正式顧問;任命海軍上將弗朗西斯‧布裏奇曼爵士為第一海務大臣,取代了年齡幾乎大邱吉爾一倍、聲望極高、思想卻跟不上形勢的海軍上將亞瑟‧威爾遜爵士;任命巴滕貝格的路易士親王為第二海務大臣,後來又令其取代布裏奇曼爵士成為第一海務大臣;又任命海軍中最年輕的將官、40歲的海軍少將大衛‧貝蒂為自己的私人海軍事務秘書。這些任命都是邱吉爾到任後幾個星期內發佈的。

1912年1月,邱吉爾在海軍部正式建立了作戰參謀部,由第一海務大臣具體領導。丘吉爾還下令對參謀人員進行培訓,並要求將英國自古以來的海戰範例作為培訓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一措施收到了明顯效果,有幾項重要的戰略設想就是由作戰參謀部提出來,而且在戰爭爆發後予以採用了的。比如,對德國實行的“遠距離封鎖政策”即是一例。

邱吉爾勇於任事、雷厲風行的果斷作風與海軍部的傳統行政模式從一開始就產生了較嚴重的矛盾。海軍部不同於商務部,它的行政事務按慣例是由四位海務大臣協同海軍大臣共同處理的,海務大臣們握有較大的實際行政權力。邱吉爾認為這種局面對於即將來臨的戰爭而言是很糟糕的。他開始改變海務大臣們的職能,向他們發出強制性指令,要求他們服從海軍大臣的權威。

布裏奇曼爵士就是不滿於此並與邱吉爾發生爭執而丟掉了自己的職位;邱吉爾堅持要他以健康原因辭職,而以更聽話也更有能力的路易士親王作第一海務大臣,為此丘吉爾遭到了保守黨人的抨擊。但有時邱吉爾也不得不作些妥協。比如,海軍中一些高級指揮官對邱吉爾在視察中允許低級軍官和士兵發表意見甚至批評自己的長官深表不滿。一次,挨了批評的諾爾基地司令、海軍上將理查‧普爾爵士就此向更高當局提出申訴,邱吉爾提出要解除這位司令的指揮權,由於第二、第三、第四海務大臣聯名以提出辭呈相要脅,邱吉爾被迫收回了自己的意見。

邱吉爾的做法在低級軍官和士兵中卻大受歡迎。他提高了已有半個世紀沒變動過的士兵薪餉標準,修改了軍紀條例中的某些處罰士兵的荒唐規定,並為士兵升遷為軍官打開了一條儘管還十分狹窄的通道,規定優秀的士兵可以被任命為軍官。海軍的《艦隊》月刊在邱吉爾任海軍大臣約一年後曾撰文指出:“在海軍歷史上,對處理下級軍官與士兵的各種待遇,還沒有一位海軍大臣能比溫斯頓‧邱吉爾具有更為實際的同情心。”

在推動海軍進行更大規模的建設方面,他顯然比他的前任麥肯納做得要好,這一點是海軍中從上到下都有目共睹的。邱吉爾一改過去“主張節儉”的舊形象,大力主張英國在與德國進行的海軍軍備競賽中要壓倒對方,因而提出了高額海軍預算。1912年1月,德國想同英國就限制海軍軍備達成某種程度的相互諒解,這顯然是一種外交上的策略手段;因為當英國政府的代表、陸軍大臣霍爾丹到達柏林時,德國皇帝威廉二世在國會宣佈將大幅度增加德國的軍費開支。這位被稱為“凱撒”的威廉二世在講話中宣稱:“支持和加強德國在陸地和海上的國防實力,是我的永恆職責和本分。”他還說,德國人民“並不缺少能夠拿起武器”的年輕人。

1912年2月,邱吉爾在格拉斯哥發表了一篇針鋒相對的演說。他宣稱,英國人從兒童開始就受到熱愛海洋的教育,有當海軍的精神準備,英國從來都不缺海員。他強調指出:“英國海軍是一支無比強大的防禦力量。”他特別提到海軍對英德兩國的不同意義:“英國海軍對我們來說是必需的。而德國海軍,從某種意義上說,對德國人是一種奢侈。我們的海軍實力直接關係到英國本身的生死存亡,是我們生存的保證。對於德國人來說,海軍實力就是擴張。”

邱吉爾的演講在德國和英國都引起了不滿。威廉二世斥其為“狂妄自大”;英國內閣中則有人認為邱吉爾講話太激烈,不慎重。但英國新聞界對這篇演講卻好評如潮。《泰晤士報》甚至認為邱吉爾的演講“或許是……自1889年喬治‧漢彌爾頓勳爵發表的著名聲明以來,對海軍政策作出的最好說明”。

--待續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巴爾弗儘量避免在黨內激化矛盾,但張伯倫卻對首相在政策上的模棱兩可和行動上的延宕越來越不耐煩。在1905年11月14日的保守黨紐卡斯爾年會上,張伯倫的政策主張在提交表決時得到了幾乎一致的贊成。在這一形勢鼓舞下,張伯倫向巴爾弗發出了最後通牒,要求立即解散議會,舉行新的大選,企圖通過選舉來爭取選民支持他的關稅壁壘政策。
  • 大選結束後,邱吉爾立即精力充沛地投入了殖民地事務部的工作,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充分證明瞭自己是一個年輕有為、富有首創精神的大臣。他與他的頂頭上司額爾金勳爵年齡相差懸,性格迥然各異,閱歷和修養自然也有很大區別,所以難免會有一些摩擦。
  • 邱吉爾的這種政治策略思想是他的一貫思想。後來他在《我的早年生活》一書中,又對此展開了更深入的論述,並為自己這一頗富機智的、具有辯證觀點的政治策略思想感到頗為滿意。他寫道:
  • 1908年2月12日,坎貝爾—班納曼首相突然中風,而且復原無望了。他的繼承人阿斯奎斯開始籌畫組建新內閣。阿斯奎斯擬請邱吉爾在海軍大臣或地方政府事務大臣兩個位置中選擇一個。邱吉爾不好去取代他姑媽的丈夫、現任海軍大臣特威德蒙斯勳爵的職務,因而選擇了地方政府事務大臣一職。但擔任該職的是內閣中唯一的工聯主義者約翰‧伯恩斯,他不願意離開這一職位。最後,阿斯奎斯安排邱吉爾接替勞合—喬治擔任商務大臣;而勞合—喬治接任阿斯奎斯本人的財政大臣之職。而且阿斯奎斯答應將商務大臣地位提高到內閣大臣這個等級。這樣,邱吉爾就在1908年4月進入內閣,時年33歲,成為英國政府近50年來最年輕的內閣大臣了。
  • 邱吉爾和勞合—喬治代表了自由党中主張徹底進行社會改革的那部分人。他們是從自由党的根本利益出發來考慮社會改革問題的;他們的政治戰略思想是“預先想到勞工階層的要求”,以便讓工人群眾明白,他們能夠比工黨更多地為勞工階層帶來好處。
  • 西班牙在西南歐的一個角落,躲過了兩次大戰。一個西班牙作者「席門納」說,能讓西班牙沒捲進二次大戰的大功臣是一個英國演員「李斯廉霍華」。
  • 內政大臣在英國內閣中地位較高,權力也很大。因此,35歲的邱吉爾登上內政大臣的寶座,在他的政治生涯中應是一件很大的成就。內政部負責管理全國的監獄、少年罪犯營、消防隊和倫敦警察局,它可以建議國王赦免罪犯,對組織議會選舉有一定權力。
  • 大選結果與同年年初的上一次大選幾乎完全相同,從某種意義上這可以看作是選民們對現任內閣的肯定和支持。因此內閣在下院通過了一項把上院的否決權降格為推遲權的議案。該議案規定,“在以民眾而不是以世襲貴族為基礎所組成的一個第二院來代替現存的貴族院”;規定財政案為“公共關係法案”,必須由下院議長加以認證,議長的批准證明書是“完全具有最後決定性的”,不受任何法庭的質詢,貴族院也不得加以修正或否決,一經國王批准立即成為法律;規定財政案以外的議案上院可以擱延兩年,但如果下院在第三年議會舉行期間仍然通過該法案,則只須經國王批准即可成為法律。
  • 在邱吉爾生命歷程的這一階段,雖然他飽經了政治上的風風雨雨,大起大落,但在婚姻與家庭生活方面卻頗感美滿如意,使他在涉足風雲變幻的政治領域時,有一個穩定的可以依托的後方。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