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茶政茶俗的形成和發展(下)

朱自振、沈漢

人氣 17
標籤: ,

當時茶葉貿易由於中央榨取,地方搜括,結果,只會使「私販益起」。大中初年,裴休任鹽鐵使,針對當時茶稅混亂的情況,立茶法十二條,嚴禁私自販運和銷售茶葉。如規定「私鬻三犯皆三百斤乃論死;長引羣旅茶雖少,皆死;雇載三犯至五百斤,居舍僧保四犯至千斤者皆死。園戶私鬻百斤以上杖脊,三犯加重徭;伐園失業者,刺史縣令以縱私鹽論。」對於這樣一個苛法,頒行後減少了私茶,官府增加了稅收,百姓也「人以為便」;所以,至此唐代茶葉的稅法,纔相對穩定一些。 茶葉從不稅到稅,除反映其時茶葉生產、貿易的發展以外,它雖然是強加於園戶、茶商和廣大消費者的一種沉重負擔,但另一方面,同時也說明這時的茶業,也已成為國家賦稅所依的一種重要的杜會生產事業了。

由於唐代廣徵各地名茶,貢焙的貢額也不斷增多,宮廷中茶貨積存也多,於是茶在朝中如︽苕溪漁隱叢話︾所載,顧渚紫笋「每歲以清明日貢到,先薦宗廟,然後分賜近臣」;開始又出現了皇帝以茶賜勳戚重臣,以示恩信的一種習慣和制度。


清代 宜興茶壺

如「咸通九年(八六八年),同昌公主出降,宅於廣化里,上每賜御饌湯物。‥‥其茶則綠華紫英之號。」分賜臣僚的例子很多,這裏可以劉禹錫二張代寫的謝賜茶表為例。其一是代武中丞所書:「中使竇國宴奉宣聖旨,賜臣新茶一斤。‥‥恭承慶賜,跪啟緘封。伏以方隅入貢,採擷至珍,自遠貢來,以新為貴;…既茶凡口,倍切丹心,無任。」另一份寫說:「中使某乙至,奉宣聖旨,賜臣新茶一斤,猥沐深恩。‥‥伏以貢自外方,珍珠眾品;‥‥實慚於虛受,無任。」這種由皇帝遣官宦專賜,臣下得茶後上表申謝的頒賜茶葉之風,在唐代後期至宋代的一個很長時期裏,幾乎流為上層杜會的一種隆重禮遇。十分明顯,一日茶葉成為杜會的一種重要文化,帝王將相自然也就會用之作為維護和鞏固其統治的一策了。唐代頒賜茶葉的主要對象是近臣,但高僧名儒,戍邊將士和其他各色人等,也都可因各種原因而獲得頒賜。如韓翃為《田神玉謝茶表》載:「臣某言,中使至,伏奉手詔,兼賜臣一千五百串,令臣分給將士以下。聖慈曲被,戴荷無階。」等等。


「文姬歸漢」圖中的宴飲情形

王室對臣下,表現為賜茶,反映在杜會一般民眾之中,則為相互餽贈;兩者比較而言,民間相互餽贈茶葉的風氣,比賜茶出現的時間更早。如大詩人李白,就留有一首《答族姪僧中孚贈玉泉仙人掌茶詩》,表明社會上在李白之前,特別在士人中間,贈茶酬詩和以詩謝寄的風氣,就相當普遍了。及至唐代中期和後期,如白居易《蕭員外寄新蜀茶》、《謝李六郎寄新蜀茶》,柳宗元《巽上人以竹間自採新茶見贈》等寄答茶葉的詩作,在《全唐詩》中,就隨處可見,更是舉不勝舉了。(完)

本文取得授權於 文津出版社《中國茶酒文化史》(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商業上的禮儀(4)茶點
日飲綠茶防治胃潰瘍
台日茶藝交流 巧妙各有不同
唐代茶政茶俗的形成和發展(上)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