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藝術 文學 連載 教育 人物 生活 美食 旅遊 保健 移民 職場 投稿

新聞 評論 社區 科技 網聞 體育 娛樂 突破封鎖 關於我們

在茶的評鑒上,不同的茶類可以相互比較品質的差異嗎?有人認為不可能,綠茶怎能與紅茶比較好壞。不同的茶,又泡出不同濃度的茶湯,可以比較其間品質上的優劣嗎?有人認為更是不可能,泡得特濃的茶湯根本就難於入口,還跟別人比什麼。這些觀念上的問題我們收集在一起,做個總整理。
茶文化

想要改善睡眠質量,可以嘗試的睡前助眠方法有很多,如適度運動、健康飲食等,喝杯助眠花草茶(Herbal Teas)也是方法之一。花草茶分為單方和複方兩類,前者只含單一植物,複方茶則有多種花草植物。如果你正在尋覓適合睡前飲用的單方花草茶,不妨了解一下愛茶之人喜歡的這幾款。

現代人無論工作或生活都長時間使用電腦,眼力因此大量耗損,造成眼睛乾澀疲勞、視力減退。營養師談到利用日常生活中容易取得的食材,並且列出購買須知,自己就能輕鬆地泡製優質的護眼茶飲——枸杞菊花茶。此飲品中枸杞子和菊花還有抗衰老的養生功效,但並非適合所有人長期飲用,本文特別提醒讀者飲用禁忌。

「飲茶」是一種品味,更是一種生活。茶,必須在適宜的土壤、氣候和濕度才能孕育出得天獨特的香氣和甘醇。台灣魚池鄉因為山水環抱,日月潭在此,因此「台灣著名的紅茶」大多在此扎根孕育,而且名聞遐邇。4款獨特的紅茶,甘潤醇美的茶湯,讓人品飲後醉心不已。

生命力旺盛的蒲公英被視為除不盡的雜草,真的名不符其實。在民俗療法中,它們有很多功效:助消化、強化免疫力、降血壓、抗發炎、減輕水腫等。整株蒲公英都可以泡茶,包括根、葉和花朵三部分,風味迥異且獨特。以蒲公英茶為基底,加入各種風味的調料,像是檸檬、薑、萊姆、香草、薰衣草等,可變化出多種口感的蒲公英茶飲。

2019年8月8日,2019茗園世界茶博覽會在韓國首爾Coex會議中心舉行。 本次博覽會由韓國茗園文化財團、韓國茶葉學會聯合主辦。

踏青尋茶,嘉義高山茶園依傍著層疊山巒,長年山嵐雲霧繚繞、空氣清新,好天氣之時,陽光雲影交錯,團團白雲翻滾於群峰之間,綿延彎曲的山坡上,滿山遍野的茶樹叢碧綠耀眼。

茶最大的保健功效來自三種生物活性化合物——兒茶素、咖啡因和L-茶氨酸。營養學家認為,要從飲茶中獲得最大裨益,選擇哪一種茶不太重要,關鍵在於怎樣沖泡。泡得越久,有益成分釋出越多,水的酸鹼度也有影響。此外,從營養學意義上講,茶包比茶葉更物超所值。

長時間以來,人們都在傳說咖啡因是利尿劑。對一些人來說,這相當於在建議:有脫水危險的人,或在極其炎熱的天氣裡,不要喝含咖啡因飲料。這個建議的用意或許很好,但卻是錯誤的。咖啡因是一種弱利尿劑,如果不超量攝入,人體很快就可以獲得耐受性,不至於導致慢性脫水。

最近一項研究表明,每日喝茶有助於減緩認知衰退。這項研究有957位中國老年人參與,揭示出長期飲茶保護認知力及腦健康的效力。每天喝茶的老年人,發生認知功能障礙的風險降低了一半,因遺傳因素易患阿茲海默症的人士,其患病風險則降低了86%。

茶聯、茶句藏數字,其數字展現茶聯中的重采和茶文化、茶典故。從一到十和百、千、萬等數字入茶聯,怎樣透露中華茶文化的典故和趣味?將文字組合和少少幾個字稍加改動,茶聯組化一為二展現不同意境,體現中國文字的神妙特性和修辭技巧的趣味。

說到長壽,總讓人想到日本,但今年冠軍寶座已經易主,雖然退居第二,也只少冠軍0.27歲。日本人注重養生,無論是生活習慣、飲食保養都有自己獨特的長壽秘訣。抹茶因為具有在禪修時提神醒腦、補充營養的功效,成為禪宗寺院的生活習慣,而成了禪僧長壽之秘。

著名的格雷伯爵茶(Earl Grey tea,簡稱伯爵茶)藉由「英式下午茶」傳遍世界,不但成為最受西方人歡迎的茶飲,可能也是全球最受歡迎的調味茶。不過,你知道它的成分是甚麼嗎?格雷又是誰人?

「三道茶」是白族招待客人的禮儀飲品。第一道「苦茶」又稱「烤茶」,味道苦澀,能提神醒腦;第二道「甜茶」,加入核桃片和紅糖,可口香甜;第三道「回味茶」,放入花椒和蜂蜜,香甜苦辣具全,回味無窮。相傳它的由來,與白族的師徒承傳技藝有關。

中國古諺有句話說: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喝茶飲茶已經成為中華文化的一部分,除此之外,也成為文人雅士在琴、棋、書、畫、詩、酒之外的另一個消遣。

喝茶怡情又健康。茶葉中含兒茶素,能抗氧化、降低膽固醇;富含鉀、鈣、磷、鎂等多種礦物質,及A、B、C、E、菸鹼酸等多種維生素,已經成為日常生活中的重要飲品。然而專家指出,喝茶也有一些錯誤的習慣,會影響健康:

傳說中的東方美人茶是上天巧妙安排的神奇美味。每年端午節前後,是我最期待的東方美人茶的采收期。

茶垢安全嗎?許多人常年飲茶,茶壺內茶垢已經很厚,特別是茶壺嘴內的茶垢更不易清洗,用井水、天然水泡茶,都會有茶垢。因為裏面有礦物質和金屬元素,而茶葉中的有一種成分叫茶多酚,會與其氧化反應生成沉澱,也就是形成茶垢。而純淨水裏面沒有那些金屬物質和礦物元素,茶垢就比較少見。

台灣半發酵茶的製茶技術一流,享譽國際。

擂茶別名「三生湯」,相傳是客家人招待來賓的茶點。

茶、咖啡與可樂並稱為世界三大飲品,消耗量最大的是茶和咖啡。咖啡在西方人的生活中有著不可取代的地位,無論是在學校、公司、商場還是在家裏,無人不拿著咖啡杯樂在其中;而茶深深根植於中國人的生活中,它不僅是一種飲料,更承載著中華文化。茶和咖啡代表了中西方兩種不同的文化。

《神農食經》記載:「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悅志。」而品味『與炭火交陪』的台灣老茶後,最純正的物質與精神,會在甘醇的陳韻香氣中,讓人安神養氣,輕鬆達到身心「輕安」。因此當「茶禪一味 」的境界不再是遙不可及,而是融入日常的品茗當中時,誰能抗拒得了天天享用老茶呢!

「天時」、「地利」決定茶的品種,「人和」決定老茶的風味,會做老茶的人,必須是有德之人,才能真正疼惜老茶、昇華老茶的生命價值。製茶師的專業展現於烘焙過程,烘焙時必須「看天烘茶、看茶焙茶」,豐富的經驗是基本素養,純真、純善的「心」念才是烘焙老茶時,決定品質好壞的專業素養,製茶師的心越純淨,越能將老茶溫潤的醇味展現出來。

烏龍茶是半發酵茶,據研究半發酵存放良好的烏龍老茶風味最好。有良好的醇化條件,經過歲月的轉化作用,風味會有更多轉變,因此越老價值越珍貴,稱為「台灣之寶」一點也不為過。

台灣十大死因中的惡性腫瘤、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下呼吸道疾病、高血壓、慢性肝病及肝硬化、慢性腎臟病等8項死因都與肥胖有關。肥胖成為健康的隱形殺手,已經是不爭的事實。然而採用不正確的減重方式對健康而言是更重的傷害,可說是賠了健康又傷財,在中醫藥典《本草拾遺》一書提到「茶,久食令人瘦,去人脂。」用茶防患於未然,既天然又輕鬆,更可以減少身體機能的磨損。

當我從內心深處去讀懂龍眼木炭之美,與炭火之間有了心靈交流之後,終於突破老茶的炭焙技術,找到了「技術之源」。尋尋覓覓這麼多年,到現在才找到心中的好茶。

想喝瓶裝茶但又怕苦澀或含糖增加熱量負擔嗎?沒問題!今年夏天有數支標榜無糖或微甜的「簡單茶味」新品上市,味道較淡、口感更順,瞄準上班族及年輕族群,分食一年約600億元的飲料市場商機。

(據民視新聞報導)小籠包向來是觀光客來台旅遊,必吃的美食!不過現在有小籠包業者,把台灣知名的烏龍茶結合到小籠包裡,不但外皮有淡淡茶香,就連內餡也有茶味,深受日本觀光客喜愛,生意好的時候,一天能賣4、50籠。

清幽的香氣,濃郁回甘的滋味,烏龍茶可謂台灣珍寶。

雖然筆者對茶瞭解不多,但看到漢普斯敦的包裝上有「Demeter有機認證」和「公平貿易」這兩種認證標籤時,便相信這一定是品質上乘的良心好茶。

共有約 121 條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