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8月10日訊】(大紀元記者郭秋怡編譯報導) 去年夏天美次貸危機暴發以來,雖已過了一個年頭,但至今這場夢魘仍然揮之不去,這是危機剛出現徵兆時,任誰也意想不到的。而究竟為何小規模的「次級」房貸,卻能演變成一場全球金融浩劫及經濟動盪,金融時報在危機暴發後一週年刊出一系列專題,深入剖析這場危機及未來市場的走向。
信用泡沫化
據國際清算銀行(BIS)指出,這次混亂局面的持續時間、範圍、對經濟影響層面擴大的情勢,無論是官方還是民間的評論家都始料未及,而次級房貸是如何引發這麼大局面的動盪。據金融時報分析,這個問題的關鍵在於「信用」。
德國工業銀行在去年暴發大規模次貸損失後,日本銀行的資深官員中曾宏(Hiroshi Nakaso)就曾警告,十年前日本銀行危機可能在全球重演,果然,緊接著在8月9日歐洲央行突然在當地貨幣市場緊急挹注950億歐元,隨後美國聯儲局也很快跟進,全球頓時一片嘩然,但當時還有不少西方官員信心滿滿地認為,市場很快便能消化這些損失。
過去十年,西方銀行歷經蓬勃的金融創新,發明了許多方法切割及包裝貸款成可在市場上出售的證券型商品,如現在最具爭議的次級房貸。由於追蹤困難,很難統計這類交易工具到底有多大的規模,據產業資料推估,在2000年至2006年間,全球的總發行額已從2,500億美元成長12倍至3兆美元,尤其自2004年起,因各國央行長期維持低利率,刺激投資機構為尋求高利潤,使成長尤為快速。
這類金融工具的蓬勃發展導致人為的低利率、槓桿比率升高、貸款條件的放寬,將信用泡沫吹大,儘管國際清算銀行、歐洲央行總裁特里雪(Jean-Claude Trichet)及美國聯邦銀行紐約分行總裁蓋納(Timothy Geithner)曾對其風險提出警告,但多數投資人、銀行家、甚至是立法官員都把它當作耳邊風。這是因為跨入21世紀以來,市場上普遍存有三大信心支柱,支撐著廣大群眾對市場的信念。
這三大信心支柱分別是:第一是相信現代資本市場比以前進步許多,貸款證券交易永遠都可行,使銀行大肆放寬借貸條件,造成放款風險升高;第二是信用評等機構可以提供簡易有效的指標,作為投資參考,使很多投資人即使不懂這些商品也大力投資;再者最關鍵的一點,是信任分割及重新包裝貸款資產可以分散風險,使市場更穩定。
據黑石投資集團(BlackRock Investment Group)的首席執行官拉里.芬克(Larry Fink)表示:「人們真的相信世界不同以往,他們很信任華爾街的智慧資本,而事實上銀行很賺錢也證明了這一點。」結果,2006年次級房貸違約率開始上升時,大多數的人並不認為是大問題,美國政府一開始也估計次貸損失只有500至1,000億美元,相對於金融資產的規模仍算很低。但德國工業銀行損失暴露出來後,這三大市場信心支柱瞬間崩潰。
在評等機構的公信力受到質疑後,許多投資人停止購買所有衍生性金融債券,導致銀行無法再透過這個管道籌資,金融機構間也因為不再信任彼此的體質而停止相互借貸,企業也不願參與貨幣市場,最終演變成金融體制的全面流動性崩潰。即使時空轉到了一年後的今天,銀行界的壓力還是有增無減,有些指標甚至達到70年來最惡劣的程度。
投資銀行的黃金年代告終
到現在為止,投資銀行界還在為回穩而戰,花旗集團、瑞士銀行、美林證券已打消數十億元的資產,多個主管亦已去職,更必須不斷籌資。投資銀行曾過去三十年金融自由化下最大的贏家,像華爾街銀行去年光發出的紅利就有330億,但專家已指出投資銀行產業將出現重大變化。
目前還無法確定信用危機造成的損失最終有多大,據國際金融機構(International Institute of Finance )估計銀行資產帳列損失達4,760億美元,雖不及1990年初貸款危機的6,000億美元損失,但全球銀行市值已縮水1兆6,000億美元,所以許多銀行家認為最後損失一定會超過90年代初的危機。現在最大問題是,無論損失多大,投資銀行界及金融法制面將會受到重創,摩根大通集團的投資銀行總裁比爾.溫特斯(Bill winters)認為這相當於芮氏地震儀的「七級地震」。
不僅如此,許多分析師更認為,危機已使獨立的投資銀行未來能否繼續存在遭到空前的挑戰,跡象也顯示金融市場主力正從投資銀行手中轉換至橫跨傳統銀行及投資領域的綜合性銀行(Universal Bank)。據金融顧問機構紐約奧緯諮詢(Oliver Wyman Consulting)的合夥人詹姆斯.威那(James Wiener)表示:「很清楚現在靠傳統存款營運的機構占了上風,我認為商業模式將有很大的變化,獨立的投資銀行將減少。」
其實這一點也不令人訝異,因為投資銀行過去主要依賴發行資產抵押債券(CDO)籌資,現在市場崩潰,主要籌資管道被切斷;另一方面,市場自律機制及官方管制趨於嚴格,投資活動受限,且在貝爾史登事件後,其餘的四家大型投資銀行一窩蜂降低債務比率並提高資本餘額,以確保財務穩定,避免投資人撤離,例如規模最大的高盛銀行現在維持900億美元的現金及流動資產,平均債務年限八年。雖財務體質更加強健,但獲利能力不可能再像過去那麼強勁,結果是將無法滿足股東的需求,或防止員工跳槽到避險基金或私募基金,勢將危及投資銀行的生存空間。
既然CDO的模式已行不通了,有些人開始認為銀行或許會回歸到僅有收受存款及辦理貸款的最陽春功能,但一位資深的銀行家指出:「我們不會回到過去那種辦理貸款後記在帳上就完事的時光。」的確,銀行從單純的存貸款發展成聯貸及發行CDO,原本就是為了要因應90年代的銀行危機,諷刺的是,反而引發更大的危機,雖然這不全是商品結構的失誤,銀行及信評機構均有責任,但投資人對CDO的信心已難挽回。
現在,財金專家及決策當局面臨的最大挑戰存在於如何重建市場的信心。但一年都過去了,市場信心還是不足,專家認為要重建信心非短短幾個月就能辦到的,而是要花上好幾年。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