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傳記:美國建國元勳富蘭克林(69)

font print 人氣: 2
【字號】    
   標籤: tags:

這一妥協方案在制憲會議上以5(康涅狄格、紐澤西、特拉華、弗吉尼亞和北卡羅萊納)比4(賓夕法尼亞、馬裏蘭、南卡羅來納和喬治亞)被採納。麻薩諸塞州代表分為幾派,無法參加表決。
  
這是慣於尋求妥協方案的富蘭克林平生所作的最重大的協調之一,它直接關係到美國憲法能否在它最被需要的時期問世。
  
在這段日子裡的一天,7月13日,一名來費城訪問的麻薩諸塞州生物學家馬納塞‧卡特勒被人引見去拜望富蘭克林。那是個下午,富蘭克林在他自己的家裡。來訪者見到了富蘭克林,發現他是「一位矮而胖的老人,身著一套教友會教徒的樸素的服裝,禿頂,有短短的白頭髮」,沒有戴帽子,和幾個男人和兩三位夫人坐在他家花園的一株桑樹下,其中有一位是他的女兒。見到來人,「富蘭克林從椅子上站了起來,握住我的手,表示見到我很高興,並請我在他身邊坐下。他的嗓音低沉,但他的表情開朗、坦率,令人愉快」。他讀了來人的介紹信,又握了卡特勒的手,並把他介紹給在場的人。
  
那裡的男人都是制憲會議的代表,在富蘭克林的花園裡坐著談話,一直到天黑,薩拉‧貝奇把茶端到樹下來。在卡特勒看來,那些代表們都很喜歡富蘭克林。他還提到富蘭克林在給那些人講一個關於兩個頭的蛇的故事。
  
天黑以後,富蘭克林把人們領進了他的書房,卡特勒認為那是「美國最大、也是最好的私人圖書館」。
  
卡特勒還參觀了他的一些「古董」:一架玻璃機器,展示著人體內動脈和靜脈中的血液循環,富蘭克林發明的用來複寫信件的滾筒印刷機;還有他的長長的人工胳臂和手可以從高高的書架上取書或放書;他的巨大的有扶臂的搖椅,一把大扇子在它的上方,那是他用來扇涼、趕蒼蠅的。在他的壁爐架上,有一大堆的獎章、胸像和一些蠟像、石膏像。……
  
他和卡特勒談哲學特別是自然哲學、哲學史,一直談到10點。富蘭克林知識的廣博、風度、舉止都給卡特勒留下了極深的印象。
  
制憲會議開了兩個多月時,有人認為行政被列為第二位是貶低了它。發言不多的富蘭克林在7月26日指出,「這樣的觀點和共和的原則是背道而馳。在自由的政府裡,治理者是僕人,人民居於其上,是主人。」
  
8月9日,他又對外國人任公職發表了看法。他認為外國人在美國任公職不應需要居住14年之久,像制憲會議上提出來的那樣。因為一些外國人在美國曾服務得很出色,而一些土著人卻加入了反對祖國的行列。
  
10月,他又發言反對任公職者的財產資格,因為誠實並不是和財富相伴而來的,能力也不是財富的產物。
  
9月17日,星期一,是最後簽署憲法的日子。在秘書準備好檔後,富蘭克林起身發言,也就是請人讀他的發言稿:
  
「我承認,這一憲法中的幾個部分我目前還不讚同,但我不能肯定我永遠不會贊同;因為,活了這麼久,我經歷過許多事例,那是關於在得到更好的資訊或經過更充分的考慮後改變看法的事實,即使是在重大的問題上也是如此。往往我以為是正確的,但卻發現是另外一回事。所以我年紀越大,就越懷疑自己的判斷力,而注意他人的判斷。……
  
「以這樣的觀點,先生,我同意這個憲法,連同它的一切缺陷,……總之,先生,我不禁表達了一個願望,希望制憲會議的每一位成員(他可以對它還有反對意見)和我一道,在此時此刻……在這一檔上署名,以表明我們的一致。」
  
然後,富蘭克林動議簽署憲法。
  
在最後一刻,華盛頓提出了把4萬居民產生一名議員改成3萬,獲得一致通過。於是,秘書當下就把這一數字改了過來。
  
對富蘭克林的動議,制憲會議表決通過簽署憲法。對當時的情景,麥迪遜寫道:
  
「在最後的一些代表簽名的時候,富蘭克林博士注視著主席的椅子。那椅背上碰巧漆著一輪太陽,他向幾位走近他的代表評價著說,那漆匠發現難以用他的手藝區分開一輪旭日和一輪落日。他說:『我經歷了太多太多的這些議程和我對發佈的這些文件的希望和擔憂的變遷,看著主席身後的太陽,我不能辨別它是升起還是落下。但是現在我終於有幸知道那是一輪旭日,而不是殘陽」。
  
富蘭克林終於有信心將美國的這部憲法比喻為東昇的旭日了,他參與了將這輪紅日托出海面。這是他的老邁之軀為他所熱愛的祖國作出的最後一大貢獻。
  
次日上午11點,賓州代表出現在州議會會場上,富蘭克林向議長發布了聯邦憲法簽署了的消息。聯邦憲法在賓州獲得批准。
  
9月21日,賓州立法會議開會。到12月12日,批准了憲法。13日,這一批文正式在法院公佈,賓州政府的所有官員列隊從州政廳出來,然後又走回去,完成了慶祝典禮。
  
富蘭克林9月17日關於憲法的講話後來被人不顧會議的保密規定而將它印發了。有人認為這篇講話調子低沉,像是一份沉痛的離開政治生涯的告別辭。是的,不論其內容如何,從富蘭克林的生活歷程看,它的確是他告別政壇的臨別演說。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早在1779年,法國外交大臣通過法國駐美大使傑拉爾德就兩件事向美國大陸會議提出建議,一是敦促大陸會議派出議和使團到歐洲去,以便一遇有利時機便開始締和談判;另一是建議大陸會議接受西班牙提出的西班牙在美洲領地和美國之間的邊界問題的方案。這是美西外交中的一塊攔路石。
  • 富蘭克林·皮爾斯1852年當選美國第14位總統。當時,皮爾斯只有48歲,是美國歷史上最年輕的總統之一。皮爾斯是民主黨內部兩派力量妥協的產物,民主黨代表大會經過49次投票才最後決定推舉皮爾斯為總統候選人。
  • 富蘭克林·皮爾斯1852年當選美國第14位總統。皮爾斯是經過民主黨內部兩派力量的妥協產生的。他很有人緣,但不是一位強勢領袖。
  • 富蘭克林不是無所指的,他是希望英國內閣將加拿大和新斯科舍割讓給美國。他小心謹慎地提出了這一點。
  • 在英美和談合法地正式開始以前,富蘭克林並沒有坐等。7月9日,在和奧斯瓦爾德舉行的非正式會談中,富蘭克林提出了一份備忘錄,上面列出了他考慮到的和談基本要點。他把它們分為必要的4點和補充的4點。
  • 美國人民終於奪得了獨立,也迎來了和平。在完成這一「永遠會招人挑剔、責難的使命」的過程中,富蘭克林沒有留下遺憾,而是鑄成了巨大的外交成功。
  • 最後,富蘭克林總結說,「我們的國家給予外國人的不是別的,是好的氣候,肥沃的土壤,衛生的空氣,自由的政府,開明的法律,自由,可以在其中生活的好人民和衷心的歡迎。在國內已經擁有這些或更優越的條件的最好是留在他們的原地。」
  • 6月28日,自由主義思想家富蘭克林動議在開會前先向上帝祈禱。代表們驚愕之餘,沒有採納,但這一提議本身和富蘭克林的虔誠祈求上帝幫助的發言,卻緩和了會場的氣氛。到那一天,一些小州的代表已在揚言,如果沒有平等代表席位,就散會。但在他的發言後,人們的頭腦冷靜下來,會議開始了。
  • 台灣民主自由
    蔣經國先生是中華民國第6、7任總統。他知人善任,啟用一批優秀的官員,將台灣建設成一個經濟起飛的國家,成為當時亞洲四小龍之首。同時他晚年也解除了種種的政治禁令,讓台灣走向民主化。曾有民調統計,有超過半數的台灣人民認為他是最受到懷念,也是對台灣貢獻最大的總統。
  • 歷史上的今天,林肯:失身草莽良亦寇,一朝稱王賊亦雄。天地黑白早有定,是非成敗轉頭空。獨立自由血鑄就,想拿走就拿走?不中!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