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傳記:美國建國元勳富蘭克林(67)

font print 人氣: 6
【字號】    
   標籤: tags:

目前,那裡的勞動報酬豐厚。能工巧匠可以過好日子,供養兒女並防老;農工們可以積攢他們的工資,然後變成農場主;人們可以將小筆資本投資於土地,以待地價上漲;那裡的人們用他們的雙手辛勤勞動而不必擔心會遭到恥笑,像在歐洲一樣,相反,勞動者在那裡受到尊敬。
  
最後,富蘭克林總結說,「我們的國家給予外國人的不是別的,是好的氣候,肥沃的土壤,衛生的空氣,自由的政府,開明的法律,自由,可以在其中生活的好人民和衷心的歡迎。在國內已經擁有這些或更優越的條件的最好是留在他們的原地。」
  
人們打聽美國的情況,很少不問到「紅種人」印第安人的。為了答覆這方面問題,他寫了《評北美洲野蠻人》。
  
「我們稱他們野蠻人,」他寫道,「因為他們的行為方式和我們不一樣,我們認為自己的是文明的,完美的;而他們認為自己的同樣如此。……印第安男人在年輕時是獵人,是戰士;當他們老了,是顧問;因為所有他們的政府都依靠聖者的意見;沒有暴力,沒有監獄,沒有官員去強迫服從或刑罰。因為他們一般都研究口頭表達,最好的演說者最有影響力。

印第安婦女耕種土地、準備飲食、照顧和撫養孩子,保存並向後代傳授記憶下來的公共事務處理方法。這些男人和婦女所從事的活動都從自然出發,是榮譽的。很少有藝術的需求,他們有充裕的時間用談話去改進。和他們的相比,我們的勞累的生活方式,被他們視為卑賤和低下的;我們自己珍視的學識,他們看作是輕浮和無用的」。
  
最後他說,「如果我們不偏不倚地審視不同民族的生活方式,我們將發現沒有一個民族是粗野得沒有任何禮貌規範,也沒有哪一個民族是彬彬有禮得沒有一點粗野的殘餘」。
  
富蘭克林的《評北美洲野蠻人》於1784年1月7日被譯為法文。而它和《移民美洲須知》在都柏林當年就
連出三版,1785年出了兩個意大利文版。《須知》還被譯為法文和德文。
  
1785年1月26日他在給女兒的一封信中借費城辛辛那提學會資格世襲傳給長子一事,談了自己對榮譽的看法。他認為一個人的榮譽可以用來榮耀培養、撫育了他的父母,而不可傳留給兒孫。這時的富蘭克林已不像當年編寫《窮理查曆書》時那樣看待貴族了,他駁斥了高貴血統純潔論。他認為把貴族榮譽傳給後代就像把封號傳給子孫一樣,只會貽害於後人。
  
他的這一封信被阿比‧莫勒列特譯為法語,但他同意莫勒列特的意見,沒有在等級森嚴、貴族特權成為社會生活常軌之一的法國公開發表。這一思想為其老友米拉波之子吸取,富蘭克林這一在美國反對新貴族的思想,成了米拉波在法國革命中摧毀舊貴族的思想動力之一。
  
富蘭克林還譴責當時對盜竊「不義之財」罪的刑罰之殘酷。他對他在倫敦一份報紙上讀到的一名婦女因偷盜了一家商店的14先令3便士的棉紗而被處死的事例發表評論。他的這一思想寫在一封信中,這封信在第二年被塞繆爾‧羅密裡收入他的《觀察》一書中,那是他主張改革英國刑法的第一部著作。
  
他在並不清閒的「閒暇」中,進入了在法國任大使生涯的最後一年。這一年裡,他參與了美國和歐洲、北美大國間的締結條約工作。一直到歸國的前幾天,美國和普魯士締結了友好通商條約。
  
就在1784—1785年間,各種各樣的國際榮譽被授予富蘭克林,他當選為馬德里的皇家歷史科學院、奧爾良和里昂的科學藝術科學院、曼徹斯特文學和哲學學會的會員。英國海軍部通過豪勳爵贈給富蘭克林一冊庫克船長的《航向太平洋》,倫敦皇家學會的一枚紀念那位航海家的獎章。喬治三世,儘管有一點困難,仍批准了海軍部對反叛的富蘭克林的友好的姿態,因為富蘭克林命令美國巡洋艦在庫克從南海歸來時給他以幫助。 

富蘭克林在英格蘭和蘇格蘭的大多數老友都已謝世,包括斯蒂文森夫人、福瑟吉爾、普林格爾、休姆、卡姆斯勳爵、勒‧迪斯賓塞勳爵。富蘭克林同斯特拉漢這兩個曾因各為其國而反目的老友重修舊好。而他和希普利主教一家人的友誼一直持續到他離開人世。他記憶中印象最深的是「誠實的輝格黨人」俱樂部。
  
8月16日,富蘭克林給兒子威廉寫了一封回信,信中說:「很高興你希望恢復過去存在於我們之間的那種親切的交流。對我來說,這真是太好了。的確,對我傷害和影響得如此之深的,莫過於發現自己在年老時被自己唯一的兒子所拋棄,非但是拋棄,而且發現他拿起武器反對我的事業,在這個事業中,有我的良好名聲,財產和生命。你說,你感到你對國王的義務和對國家的關心要求你這樣做。我不該因為你的政治見解和我不同就責備你。

我們是人,是可能犯錯誤的。我們的觀點是不由我們自己把握的,它是由環境形成並控制的,……」他說他打算當年就回美國去,因為再過一年「或許我就可能……太老太弱,經不起海上旅行了。在這裡,我生活在愛我、尊敬我的人中間,……也許我會決定死在他們中間;因為我在美國的朋友正在一個接一個地死去,而我已在國外住了這麼久,以致於我現在在自己的國家裡倒成了外國人了。」這是一位80歲的老父向獨生兒子傾吐的心聲。富蘭克林在感情上的確是想回美國,卻又不願離開巴黎。
  
告別的時刻臨近了。
  
法王政府贈給他一幀法王的畫像,像框上鑲有408粒鑽石。弗爾仁尼客氣而親切地同他道了別。帕西的朋友們依依不捨地先是挽留,然後送別。當他來到多佛時,赫爾維修斯夫人寫給他的信已經先到了那裡。
  
富蘭克林和譚波爾、貝奇等一行渡過海峽,在桑普敦登陸,在那裡和威廉‧富蘭克林見了最後一面。他的朋友希普利主教夫婦及其女兒凱瑟琳則一直將他送上航往美國的海船。
  
7月25日,船啟錨了,富蘭克林永遠地離開了雖然不是祖國,卻被他留戀至深的歐洲和那裡的一切。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早在1779年,法國外交大臣通過法國駐美大使傑拉爾德就兩件事向美國大陸會議提出建議,一是敦促大陸會議派出議和使團到歐洲去,以便一遇有利時機便開始締和談判;另一是建議大陸會議接受西班牙提出的西班牙在美洲領地和美國之間的邊界問題的方案。這是美西外交中的一塊攔路石。
  • (據中廣新聞張雅惠報導)海外所得明年納入課稅範圍,國外薪資、海外基金收益、証券交易所得、執行業務所得等十分類所得,將全部納入課稅範圍。富蘭克林証券投顧認為,對於多數海外基金投資人來說,影響不大,因為每戶海外所得低於一百萬元不用申報,即便要申報,也享有六百萬元扣除額度。
  • 富蘭克林不是無所指的,他是希望英國內閣將加拿大和新斯科舍割讓給美國。他小心謹慎地提出了這一點。
  • 在英美和談合法地正式開始以前,富蘭克林並沒有坐等。7月9日,在和奧斯瓦爾德舉行的非正式會談中,富蘭克林提出了一份備忘錄,上面列出了他考慮到的和談基本要點。他把它們分為必要的4點和補充的4點。
  • 美國人民終於奪得了獨立,也迎來了和平。在完成這一「永遠會招人挑剔、責難的使命」的過程中,富蘭克林沒有留下遺憾,而是鑄成了巨大的外交成功。
  • 台灣民主自由
    蔣經國先生是中華民國第6、7任總統。他知人善任,啟用一批優秀的官員,將台灣建設成一個經濟起飛的國家,成為當時亞洲四小龍之首。同時他晚年也解除了種種的政治禁令,讓台灣走向民主化。曾有民調統計,有超過半數的台灣人民認為他是最受到懷念,也是對台灣貢獻最大的總統。
  • 歷史上的今天,林肯:失身草莽良亦寇,一朝稱王賊亦雄。天地黑白早有定,是非成敗轉頭空。獨立自由血鑄就,想拿走就拿走?不中!
  • 蔣介石是近代知名的領導者,大多數人普遍以為他是一位冷酷的軍事強人,其實檢視他的日記與過去侍衛的回憶錄,可發現許多他個人在私底下與人熱情互動、為人設想的小故事,這些故事在他「車遊」期間最為多見,而「車遊」則是他個人最喜歡的休閒活動之一……
  • 西元1900年,八國聯軍攻向北京,這一年是中國近代史的關鍵時刻,湖南名士唐才常與革命黨領袖孫中山都在此年發動了大規模的起義活動,然而這些起義事件最後都以失敗收場,這一年也是革命黨人普遍感到最為低潮的一年,然而孫中山並不氣餒,本文將述說他在惠州起義前後的小故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