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重泡沫」危機顯 美地產業復甦路遙

標籤:

【大紀元11月1日訊】(大紀元記者晏宇編譯報導) 隨著經濟衰退的影響層面擴大,不僅是住家房地產受到衝擊,辦公大樓、購物商場和酒店等商業房地產的開發商也面臨巨大危機。

《華爾街日報》報導,數十年來最嚴重的房地產危機持續逾兩年後,商業房地產的危機也開始擴大,成為一些人稱為「雙重泡沫」中的第二個泡沫。在未來的兩年中,由於購物商場、酒店、辦公大樓和出租公寓樓這些物業的貸款即將到期,業主及提供貸款融資的銀行家們面臨巨大危機。

如同住房業主們的房產的價格已低於債務,隨著商業地產價值下跌,價值數千億美元的商業地產貸款的違約風險也不斷高漲。

這將帶給成千上萬現在已經在破產邊緣掙扎的銀行帶來更大的壓力。

與80- 90年代地產蕭條時期大型商業房產的慘況相比,蒂什曼建築公司執行長蒂什曼說:「我從未見過如此糟糕的情形」。

儘管經濟學家和聯邦官員指出衰退有可能結束的跡象,商業地產對復甦構成的威脅引起廣泛關注。本月初,美國聯儲局主席伯南克告訴眾議院金融服務委員會,「商業房地產仍然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

雖然商業房地產市場規模僅占22萬億美元的住宅市場的三分之一,在某些方面,商業房產市場的問題更為嚴重。住房貸款期通常是15或30年,但約1.6萬億美元未償還商業房產貸款的期限要短得多,僅為3-7年。許多貸款是在經濟繁榮時簽訂的。

在經濟繁榮時期,商業房地產倍受銀行家們青睞。根據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的數據統計,2006年,商業地產貸款占美國銀行貸款業務的56%, 而十年前僅為40%。對於資產10億美元以下的較小規模的銀行來說,所占比例更高。6,500家規模較小的銀行經營的貸款業務中,有74%來自商業房產貸款。全美國90%的銀行屬於這類小銀行。

如果商業地產損失重大,銀行業將被迫進一步收緊住房貸款、汽車貸款及信用卡貸款的發放。銀行也可能試圖加速法拍房屋銷售,來抵消商業貸款的損失,從而給房價進一步施壓。

對商業地產業主而言,經濟衰退使得企業界大量裁員,辦公大樓無人問津。消費支出放緩,客流量枯竭,衝擊了商場和零售業主。酒店業主也因旅行旅游的銳減而處境艱難。

除了租金損失之外,商業地產業主與住房業主命運相同,因在市場繁榮時高價購入,遭受地產價值下跌的損失。據債券評級公司穆迪(Moody’s)的估計,自2007年中商業地產價格達到高峰起,商業地產價值約下降了35%。

一旦商業地產貸款到期,商業地產業主面臨許多與住房業主相同的窘境。如果他們出售該物業,就會遭受很大的損失。但是倘若再融資,他們被迫以現金彌補價格滑落的部份,否則不可能獲得貸款。

多數放款銀行對法拍沒有特別興趣,因為在一個不景氣的商業地產市場中出售,他們鐵定會有很大損失。這促使貸款人採取被業內人士稱為「假裝和延長」(pretend and extend)的戰略。

也就是說,只要商業地產業主準時支付貸款賬單,銀行都願意將貸款截止期限推遲數年,等到經濟和房地產市場改善後再真正重新融資(re-finance)。但是該策略是否有效,仍然有待觀察。

有很多因素取決於經濟在未來幾年中能否適當地恢復,即使企業界重新開始招聘,空蕩蕩的寫字樓恢復生機,購物中心內關門的店面重新開張,酒店入住率上升,也難以估計要多久,商業地產才能恢復往日的價值。

目前約三分之一的商業地產的貸款被房貸債券出售給投資人,每個商業地產貸款可能由數十名投資者持有,目前缺乏一個談判延期的機制。蒂什曼估計,明年約2,000億美元的這類債券將需要再融資,約為貸款高峰期年貸款量的四倍。

雖然普遍認為,(商業地產的)金融危機即將到來,但部份人認為,商業地產市場可能不會出現類似住宅地產市場的崩潰,一個原因是,這一市場比較小。

在未來幾年中,銀行家們也有時間準備(信貸)緊縮。蒂什曼說,他希望這一次聯邦監管機構和立法會能更有前瞻性地解決這個問題。

「華盛頓不應再讓每一個行業自生自滅,」他說,「但是當他們看到一個行業需要幫助,他們將為此做些什麼,而不是像對待住房市場和雷曼兄弟一樣,任其將整個經濟拖垮。」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灣區商業房產前景不樂觀
就業市場疲軟持續影響奧斯汀商業房地產
從貸款看華人房地產市場的實力
景氣升  富人重回市場慎選投資商品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