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好評

鄭巖:寂寞與良知——風馬牛的珠聯碧合

【大紀元12月22日訊】風馬牛不相及——漢語中把互不相關的事物生拼硬湊在一起的嘲諷、揶揄。

剛剛發生的事,似乎令人難以置信。難以令人置信的事,卻又明明白白地擺在了世人眼前,看去,風與牛能相及,而且水到渠成,順理成章,更促成了臻美無瑕的珠聯碧合。

這事發生在本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華裔學者高錕先生身上。高錕先生獲此殊榮,是實至名歸。令人興奮之餘,又發人歎惋:這名的歸來,未免太為之珊珊來遲!

43年之前,高先生的論文問世。上紀70年代末期,光纖通信技術被廣泛使用,大大縮小和縮短了人類生存的時空。這項研究的意義,正如上紀60年代曾對妻子因他埋頭這項研究不甚理解所說的:「……不要生氣,我們目前所做的,是非常令人興奮的--有一天它會震動整個世界。」

這項技術的實際被運用,惠及每個人的通信方便快捷,以及未來從太陽能那裏借光合作用採來的綠色能源。而使用這一技術的,無疑都從那上面獲利菲薄,成百萬、億萬富翁者大有人在。

43年--就論文本身而論,做「父親」的高先生,他那「兒子」如果20歲娶妻,次年生子,他的「孫子」今年22歲了,如果「孫子20歲娶妻生子,高先生也該懷抱兩歲的「重孫子」了。

難以置信。發獎的這機構好像不是設在歐洲的某一神聖之地,而是外星人以「光年」的速度傳來的;又令人猜想,往屆的諸評委陷在漫漫長夜的酣夢中吧?今天,評委們畢竟醒來,飲水思源,海底撈針;浩瀚大漠,沙裡淘金,眾裡尋他千百度,而今,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欄柵處。

筆者興奮得徹夜難眠的是:良知仍然醒著,思考著,訴說著,提示著。光纖通信技術從「紙上」到實際生活,高先生雖被冷落了43年,至少是30年,最終找到了當年的光纖通信之父--今天已成為「老爺爺」的高錕。年復一年,年年度度,春風夜放花千樹,不信良知喚不回。筆者建議,給找到高錕的人增設並頒發一個諾貝爾「良知獎」。

我讚佩高錕先生超凡脫俗的人格力量。43年過去,光纖通信技術的被使用,他是知道的並且是心悅誠服的。這是因為他「堅持不懈地去追逐」的「夢想」實現了。但他不奢望,不無由地去索取,耐住寂寞,守住了自己的清風亮節。

人的社會作為,其價值被他人和社會認同,這大約是人的普遍品格。但「君子求財,取之有道」。思想文化,科研成果的被認同,也由「道」管著。時候不到時,看當事人能不能耐得住寂寞?高錕先生的穩健、從容,是令人歎服的。他對當今人類的貢獻,除了他的智慧產兒--光纖通信惠益於世人之外,那就是,他的人文品德,對當今之世不少人華而不實,追名逐利、浮誇躁動,道德下滑等等弊端給以善良的範式啟示。

等待「戈多」,要有耐心。萬一等不來「戈多」,也不要把希望的燈火熄滅,讓它永遠把胸膛照亮。@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