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凡:中國經濟下滑速度全球第二

人氣 2

【大紀元3月20日訊】(希望之聲《伍凡評論》節目)伍凡:各位聽眾好,這裡是希望之聲國際廣播電台,現在是《伍凡評論》第124集。今天我要講的題目是「中國經濟下滑速度全球第二」。

在線收聽
下載收聽

總部設在巴黎的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在2009年3月6日發表了一份公報,這個報告是2009年對全球各個國家的綜合先行指數的一個報告。這個報告裡邊,指名中國1月份的綜合先行指數(CLI)再度下降2.1,降到了87.4,年降幅度達到14.8,降低的幅度僅僅次於俄羅斯。是經合組織所有成員國的第二位,也就是說在1月份下降的速度是全世界的第二名。那麼我們看看為什麼會造成這麼個結果。

我們先講一下什麼叫綜合先行指數?有的人也稱為叫做先行指數,是指一系列的,引導經濟循環的相關經濟指標和經濟變量的加權平衡數。它是預測未來經濟發展情況最重要的經濟指標之一。

這個指數如果低於100,那就表示經濟處於一個收縮的狀態,不是一個擴散的狀態。這個先行指數比其它單一指數更能夠提供更多具體資料,從投資到商業信用涵蓋了整個經濟活動的絕大部分,因此有人認為它能夠預測未來十個月後的經濟形式,甚至能夠正確的預測經濟發展和外匯交易市場的拐點,所以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工具,每個月會發表一次公告。

這公告是由經合組織,你是它的成員國的話,它就會負責給你公告。先行指數每個月公布,如果指數比較上一個月增加,那就代表你這個經濟持續的成長,如果能夠持續上升十個月以上,那就表示有通貨膨脹了,收緊銀根的壓力就產生了。

假如連續出現三個月的下跌,甚至出現負增長,那就象徵了你的經濟放緩了或者衰退了。綜合先行指數上升,就顯示這個國家出現經濟增長,有利於該國家的貨幣的表現和能力;如果這個指數下降,那麼就表示這個國家經濟在衰退,或者放緩的一種跡象出現了,就對這個國家的貨幣能力是不利的。

先行指數是根據經濟情況的改變,而相應的變更,使得它能更準確的反映出經濟發展的狀況和確實,先行指數有十二個數據組成,哪十二個數據呢?

第一、個人收入,第二、個人消費支出,第三、全國採購經理指數,第四、耐用品訂單,第五、工業生產,第六、設備使用率,第七、零售指數,第八、消費者信貸,第九、新房屋開工和建築許可證,第十、建築房子的支出,第十一、消費價格指數,第十二、生產價格指數。這十二個指數綜合起來,就成為一個綜合先行指數。如果這個指數低過於100的話,那麼你的經濟就是在收縮。

那麼看看中國的情況,因為它講的一月份是中國全球經濟快速下降的第二名,那麼我們來看看,這一個數字反映在中國現在什麼狀況,經濟狀況以及金融狀況是個什麼樣的狀況,現在我來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所公布的資料,我們來做一個對比。

2008年12月31日中國國家統計局數據已經發出預報警告,警告什麼呢?中國經濟的景氣全面下降。也就是說兩個多月以前,中國國家統計已經發出全面的警告,從2006年12月以來,已經有23個月先行指數都小額幅度的下降,有23個月了,近兩年來這先行指數一直的下滑。

到了08年11月,你能夠描述未來經濟走勢的新興指數繼續下跌,並且下跌的非常快。從先行指數的這些指標來看,我們也看出狹義貨幣M1,商品房新開工面積增速指標、鋼鐵的產量、產成品資金占用逆轉指標、沿海港口貨物的吞吐量指標,在08年的11月,就是我剛才所講的數字,全部全面的下降。

所以說先行指數的走勢表明了,中國的經濟在外部需求不斷收縮,而在內部的需求增長了又缺乏推動力,這樣的兩重的作用之下,中國經濟的景氣在短期內,按照這個指數的指標可以看的出來,會持續保持下滑的姿態。

那麼,中國一月份的綜合先行指數繼續下降具體反映到哪裡呢?反映到中國的進出口貿易下降。國內消費額的減少,專家們認為,中國的經濟金融出現了通貨緊縮這些現象。

中國2月份進出口連續4個月下降,中國2月份出口額比上年度同期下降了25.7%,2月份的進口額也下降了24.1%。但是今年的1月份的中國的進口額下降更大,達到43.1%。那麼,2月份中國的貿易順差已經降到了3年來的最低點,所以一些經濟專家們預計,中國的貿易順差很可能會進一步收縮、萎縮,這個順差會減少。

3月11日,中國海關總署公布的數字顯示,中國出口在今年2個月裡加大了下滑速度,我剛才講的是單月的,現在它又做了一個統計是2個月的。1月份和2月份一起算,這2個月裡,出口下降了21.1%。這是跟08年的1月、2月相比,下降了21.1%,進口下降了34.2%。這個已經是從去年11月中國出口負成長以來,中國的出口額已連續四個月的下降,並且下降的幅度越來越大。

英國的布魯內爾大學的一位經濟學教授他認為:在未來的三個月裡頭,中國的出口下降會繼續下去。為什麼呢?

我們可以做出這樣一個預估,因為中國的出口的產品大部分是加工產品,尤其是電子、電器、機械這些產品,都是來料加工,料從哪裡來?外國來的零部件,到中國經過適當的加工、組裝成一個產品出口。

所以你現在的進口量減少,也就是等於進口的三個月到六個月之後,中國的出口的產品就會減少,並且很可能會大幅的減少,因為你進口量大幅的下降。

那麼由於這樣的原因,中國的是以出口為導向的一個經濟模式,那麼這兩年來受到了世界金融風暴以及國際貿易的萎縮,所以成千上萬家的工廠倒閉,公司行號關閉,那麼工人失業增加,在領不到工資或者領不到失業救濟金的時候,他們就會上街抗議。

同時,由於工作崗位的減少,大批新畢業的大學生不能夠就業,溫家寶上次在政府工作報告裡講,中國的失業率,城鎮失業率就有4.6%,請記住,他指的是城鎮的,是不包括農村,而且是要去登記的,不包括沒有登記的有4.6%的失業人口。

而實實在在的中國的就是城市人口,很多不包括在內的,失業率應該比這個4.6%高出兩倍以上。並且,這裡邊不包括農民工,也不包括農民。

現在一個出來的估計,中國的農民工官方已經估計是2千萬失業,而實實在在它所影響的有9千萬到1億的農民工,並且還有3千4百萬已經失業的,因為他們有的並沒有出家門,可能是在本省,就沒有把這個通通算進去。通通一起加起來的話,有將近1億的人口是受到影響的,再加上有將近1千萬的大學生沒有就業,這個狀況無疑是中國的進出口萎縮所造成的。

由於整個中國經濟這樣的萎縮,這樣的蕭條、衰退,工人失業增加,那收入的減少就必定會影響到社會的消費層面,我沒有錢去買東西了。所以在今年3月12日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1月份到2月份中國的消費零售額人民幣是2萬億元,比上一年同期增長15.2%,可是它的增長速度明顯地比08年的1月到2月要低五個百分點。

在今年前兩個月的零售額增加速度減慢就反映了中國國內低迷的物價走勢,物價下跌了,人民幣價值緩升,國際的游資外逃,以及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下,中國的消費物價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就持續地下跌,同時中國的經濟前景也不明朗,房地產價格居高不下,股市價位一直在2千點左右徘徊,這就嚴重制約了中國消費者的消費意願和實際的消費需求。

溫家寶為了刺激經濟,為了提高內需,為了刺激消費,所以他在去年11月又制定了一個4萬億的刺激經濟的投資計劃,同時央行從去年11月以來大幅度地開始降息,下調存款準備金,最高的時候存到17.5%,非常嚇人,它逐漸逐漸把準備金比率下降,並且鼓勵貸款,大幅度貸款給公司行號或者工廠,增加金融體系中資金的流動性。

根據最近公布的數字,08年中國銀行業對本國的貨幣以及外國貨幣,各項貸款同比增長了18%,特別是08年的11月到12月貸款的速度增加很快,2個月增加的本國幣和外幣的貸款達到了將近1.2兆人民幣。2月12日中國人民銀行的網站顯示09年1月份,人民幣的貸款增加了1.62萬億,也就是1.6兆,這兩項加起來,將近2.8兆人民幣,在這3、4個月內大量地放款出去,進入到金融系統。可是我們看看這些出去以後有什麼反饋,有什麼效果?

我們再看看,從3月10日,中國國家統計局發佈的一個數據來看,2月份的消費者價格指數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6%,也就是說中國六年多來的消費者價格指數首先出現的同比的下降。

同時另外一個重要指數,也就是我們剛才講的綜合先行指數裡面的另外一個重要指數,就是生產者價格指數(PPI)二月份也下降了4.5%,並且是連續三個月的持續下降。同時中國的房地產市場價格也在滑坡,全國有70個大中城市的平均價格指數2月份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2%。所以從這裡面看出,中國的消費額、消費指數和生產價格指數都在下滑,都在下滑而不是上升,這是在放出了將近2.8兆人民幣的貸款之後發生這個現象。

我們再來看另外一個指數,3月12日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09年1月到2月的工業增長值,工業增加值比上個月同期增長了3.8%,但是它的增長速度比08年同期1月到2月的增長了15.4%,減少了將近11%的增長速度。

可見把大筆錢拿去貸款之後,工業生產的增長速度不是快了,而是慢了,為什麼呢?這裡面就有問號了!世界一個有名的高盛銀行,在一份市場分析報告裡面指出,中國消費者價格指數(CPI)連續7個月處於月度環比負增長狀態,因此專家們認為,中國的通貨緊縮已經持續了一段時間了,通貨緊縮而不是通貨膨漲。蘇格蘭皇家銀行一份市場報告也認為,現在這項CPI指數出現了六年來的首次年度同比下降,表明了中國的通貨緊縮仍然構成威脅。

什麼叫「通貨緊縮」?按照一位諾貝爾得獎者他下的定義就是說產品的物價以及生產成本都在持續下滑、連續下滑,那就產生了通貨緊縮。專家們認為中國是處於這個狀態。而中國經濟學家們又否認說沒有這個狀態,所以這件事情沒有定論。

但是已經出現了錢投到市場沒有起多大的作用,這現象就是我剛才提到的消費者指數下降,生產者指數下降,工業生產值的指數也在下降。這下降是跟去年同期09年1月、2月這三個指數下降,跟08年的1月、2月的下降相比,一直下降。

中共是拿了3兆人民幣貸款出來,而不能刺激生產也好、消費也好,都往上升,這就有問題了。為什麼?中共拿出這麼多錢來,並且是溫家寶信誓旦旦的拿出4萬億,甚至放出消息說還要拿出8萬億來大幅度的刺激經濟。

可是我們講你刺激了經濟四個月了,經濟生產指數、消費指數都在下跌,為什麼不能夠起到作用呢?這4萬億的刺激經濟計劃,以及擴大內需計劃有多大意義呢?

我們就問這個錢有沒有進入到生產領域,或者消費領域裡去?如果沒有全部進去,當然這個錢就不起作用,或者是說錢雖然進去了,但是還沒到位,時間還不到,整個錢的流程還沒有到位,還沒發揮作用。

我們可以這樣講,把把時間延長幾個月、延長半年,甚至年底,如果錢全部到位了,而消費指數和生產指數都不往上升,還在繼續向下滑的話,溫家寶這個計劃就出問題了。

我們問,為什麼這一個大略的估計,為什麼會發生這種可能?就是錢進去以後而不能起作用呢?我個人認為有兩個原因:第一個原因,整個國際大環境還處在一個全球性的經濟風波中,這個經濟風波造成了國際上貿易委縮,世界各個貿易大國,德國、日本、中國、美國、英國、法國,再加上歐盟,這些經濟貿易大國之間的相互貿易量減少。

1月份,日本、韓國、台灣、德國、中國的出口量都減少。也就是說,他們的產品在國際市場上找不到買主,或者是人家沒有錢買,買不起,大家都出口少,相應的進口也減少了。

貿易量減少之後,沒有一個經濟動力,一個需求的動力來推動各個國家的經濟生產活動,這是一個最大的前提。只有讓全球的經濟活絡起來,全球的貿易活動增加,才能夠推動各個國家的生產量。如果這點做不到的話,那在本國自己小打小鬧,3兆人民幣再投下去,也是杯水車薪起不了多大的作用,大的動力沒有、大的需求量沒有,這都做不到只有等到世界各國。

什麼時候才能起來呢?美國一個主張是說今年年底,還有10個月。另外有一派主張是要到2010年,那麼還要有22個月經濟才能恢復。美國經濟恢復帶動它的進口,帶動購買中國貨,這個時候,中國的市場才有一個很大的動力推它起來,這是第一個原因。

第二個原因,中國的經濟、生產、社會是在中國共產黨的壟斷統治底下,其中最主要一個,就是分配制度不公平、不合理。絕大部分的財產,資源的控制,是在共產黨的手上或者是官商勾結手上,在太子黨手上。有一個數據證明,中國太子黨、官商,他們占0.4%的人口,操縱了全國的70%的財富,而這批人他們已經是什麼都有了,他們的消費量刺激不了中國的經濟的消費。

那麼要靠中國14億的人口其中99%來刺激經濟。而這批人所分得的財產,他們的薪水、他們收入又非常低下,推動不了經濟的發展,老百姓口袋裡沒錢,怎麼能夠要去推動內需呢?

所以中國過去走的是靠出口、外需來推動中國的經濟,而不是用中國的內需,來推動中國的經濟。一旦外需需求萎縮了、減少了,那中國的經濟沒有個推動力了,問題就出在這裡。那麼只有改變整個經濟生產模式、分配模式的時候,才能夠改變這個消費的模式,而現在才四個月過去,怎麼可能改變整個中國的生產模式?

我們講中國要恢復就業率,還是在以出口為主的這個生產模式底下,恢復就業率,增加就業率,大學生去找工作,還是在那個模式底下。那麼在那個模式,沒有外力去購買,產品沒有訂單的時候,怎麼可能恢復就業呢?怎麼有可能發工資呢?再加上發給你的工資還是那麼低下,也不可能去推動中國的經濟,完全走上內需的道路。這是一個根本的關鍵問題。

這兩個因素:一個國內的,一個國外。使得中國的經濟發展目前是一個大僵局。那我們說,溫家寶已經投入了將近3兆下去了,在過去四個月的貸款,按照中央國家統計局所公布的數字,以及中國銀行所公布的數字。已經貸款出去將近3兆了,而且在這四個月之內,沒有顯示出來,推動中國的生產和刺激消費。

那麼這條路子再走半年、再走一年,如果再走不出,看出成果的話,那溫家寶要負全部的責任,政治責任要負,法律責任我不知道,政治責任溫家寶要負。那麼共產黨內部的人要把溫家寶轟下台,同時造成了很大的政治問題和社會問題。

因為將近1億人口受到就業的影響,實實在在有5千萬的人失業,你不能給他們找到工作,那社會一定動盪。到那個時候,向共產黨要飯吃、要工作,而共產黨又不能解決這個問題的時候,那麼執政的合法性就不存在了。

過去30年來,一直講沒有了共產黨怎麼辦?我想到那個時候大家講,沒有了共產黨恐怕中國會更好。用一個新的政治制度、新的經濟制度、新的財富分配制度來解決中國的內需問題。只有解決中國內需100%不依靠,至少有80%的不依靠外需市場的時候,中國的經濟才不會這樣下滑的那麼快。

我想中共政權正面臨著一個嚴重的挑戰。經濟問題不能解決、就業問題不能解決,那人們就會提出「共產黨下台」,讓別人來做。這個時候胡溫政權他們該怎麼辦?這個問題已經提在胡溫政權的面前,他們非得解決,非得回答不可。好吧!今天我講的題目完了,謝謝各位收聽。再見!

(據希望之聲國際廣播電台《伍凡評論》節目錄音整理)(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伍凡:外資加速撤資 中資在外投資失敗
瑞銀︰中國兩位數成長時代結束
財富雜誌:中國陷硬著陸 奢言拯救世界
何清漣:中國經濟立足在發展的死穴上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