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家

名人傳記:美國建國元勳富蘭克林(9)

幸而除了感受友誼破裂的痛苦,富蘭克林還嘗到了愛情的甜蜜。在這段日子裡,他和房東裏德先生的女兒黛博勒戀愛了,並且談到婚嫁,但卻遭到裡德太太的反對。裡德太太一則認為他們都很年輕,剛過了18歲,二則知道富蘭克林即將去英國辦事,因而提出,如果要結婚,必須等到富蘭克林從海外歸來、自己開業之時。這是當時一般有女兒的家庭擇婿的條件:自己有了企業才有了安家立業之本。

  

這時的富蘭克林又有了新的朋友——幾位好學的青年,交往最多的有查理•奧斯本、約瑟夫•沃森,都在城裡一個有名的公證人查理•布羅克頓那裡當書記員,詹姆斯•拉爾夫則是商店店員。每當星期日,他們4人常常興致勃勃地到斯古基爾河畔的森林裡散步。那時,他們輪流朗讀作品,然後再一塊議論所讀的作品。

  

有一次,他們中有人提議,在下次會面時每人拿出一篇自己寫的詩來,相互切磋和改進。大家同意了,並決定將詩的題目定為改寫讚美詩第十八篇,那是一首描述上帝降臨的詩。會期臨近時,雄辯多才、風度優雅的拉爾夫拿著寫成的詩稿來看富蘭克林。拉爾夫聽到富蘭克林對自己的詩大加讚賞,便請求富蘭克林把它當作自己的詩交出去,因為他認為奧斯本出於妒忌,一定會對他拉爾夫的詩不公正地大加批評,而奧斯本平素卻不怎麼妒忌富蘭克林。他想知道,如果奧斯本把這首詩當作富蘭克林的作品,會作何等評價。富蘭克林答應了。他知道正直、坦率的奧斯本性好批評,有時不免有些過分。

  

到了4人會面的那一天,沃森和奧斯本的詩唸過以後,大家作了些評價,指出了詩歌的優缺點後,輪到富蘭克林了。他假意推諉了一番後便將謄過的詩稿讀了一遍,馬上得到大家的讚揚。沃森和奧斯本自愧不如,只有拉爾夫提出了一點批評,還立即遭到奧斯本的反對。直到4個人分手,奧斯本和拉爾夫同路回去時,他還在大談特談富蘭克林的詩之有力、熱情,與他平時談話判若兩人雲雲。直到下一次會面,拉爾夫才把真相和盤托出,於是,好一陣子奧斯本成了大家的取笑對象。

  

他們4人共用的友誼和歡樂歷時並不長久。幾年後,沃森死在富蘭克林的懷抱裡,給朋友留下了悲痛。奧斯本到西印度群島後成為有名的律師,賺了錢,但也在年輕時候死去。只有拉爾夫伴同富蘭克林去了英國,在那裡別有一番經歷。

  

日子一天天過去,船期漸漸臨近了。

★  倫敦十九月

  

開往倫敦的船幾經延期,終究快要啟航了,富蘭克林倫敦之行的一項重要準備工作還沒有完成,這就是吉斯州長的信一直未能取到。這些信是托富蘭克林帶給吉斯在英國的朋友的,只有靠這些信件的介紹和推薦,年輕的富蘭克林才有能從銀行取到款項去完成此次遠行的使命。

  

州長指定領取信件的日期一次又一次地後延,直到開船前夕富蘭克林最後一次去取信並辭行時,州長秘書鮑爾德博士出來見他,說州長正忙於寫信,在開船之前他會到紐卡斯爾去把信件交給富蘭克林。富蘭克林放心而去。

  

富蘭克林回到住所,和黛博勒好一番山盟海誓,依依惜別,又辭別了朋友們,便和拉爾夫一同登船離開了費城。不久,船在紐卡斯爾停靠了。吉斯先生果然在城裡,然而公務纏身,無暇接見,仍是秘書出來,傳達了他的措辭謙恭的口信,並說將把信送到船上去。富蘭克林見此,不由得有些困惑,也只得回到船上,一心等信。

  

船上的正艙(頭二等艙)已經包給了幾位先生,富蘭克林和拉爾夫只能乘坐三等艙了(下艙)。啟碇前,弗蘭奇上校到船上來了,他在向富蘭克林招呼、問候時的恭敬態度使得正艙裡的乘客對這兩個青年刮目相看。碰巧正艙裡的乘客、名律師安德魯•漢密爾頓父子因漢密爾頓先生突然被重金聘用,下船回費城去了,正艙裡的紳士們便邀請富蘭克林和他的朋友搬進了正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