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
【藝術趣聞】畫家難為—王后不滿意
1785年,羅浮宮沙龍展開幕了,瑞典畫家維特穆勒焦慮中等待著。他繪製的一幅巨大的肖像畫,將會被展示在一個尊貴的重要位置;因為他畫的不是別人,正是當時的王后—瑪麗‧安托奈特!
組圖:陳宗漢回鄉創業 投身玻璃藝術發展
玻璃器物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已經是不可或缺的必需品,其具有美觀、耐用的特色外,並持有久遠的使用歷史。現今隨著文創產業的發展,民眾亦隨著視野的拓展,培養對工藝文創藝術的鑑賞。因此工藝家們在豐富巧思創製下,將平凡冰冷的玻璃,幻化成身價不凡的藝術品,進而躍上國際舞台。
修復《戴珍珠耳環的少女》他洞見維米爾奧秘
他就像悄無聲息地走過了一片森林,沒留下任何足跡。經過三個月的逐吋檢查、清洗和修理,約恩‧瓦杜姆(Jorgen Wadum)教授將《戴珍珠耳環的少女》的輝煌呈現給了全世界。在對荷蘭繪畫大師維米爾的經典畫作進行了最近一次修復後,22年過去,他仍然對她心有靈犀。
台灣國寶燈籠大師吳敦厚辭世 最愛畫龍
台灣國寶燈籠大師吳敦厚最愛畫龍,而且畫得威武有力,看起來活靈活現、栩栩如生。中華民國文化部表示,傳統彩繪燈籠大師吳敦厚1月30日辭世,享壽94歲。文化部長鄭麗君聞訊深感不捨與懷念,指示相關單位協助家屬處理治喪事宜,文化部也將呈請總統明令褒揚。
喜歡陶瓷藝術的人,必定知曉世界知名品牌——韋奇伍德(Wedgwood),作為英國頂級陶瓷工藝企業,韋奇伍德已經享譽世界二百餘年,其獨到的骨瓷系列和半寶石系列產品,是許多收藏家的不二之選,是能夠和被西方稱為「瓷器」的中國相齊名的。 ...
五位最受矚目的19世紀學院派女畫家
19世紀後半葉的美術學院和畫室學校是最早向女藝術家開放的專業院校,有數百名女性由此得到正規的藝術訓練。雖然男性畫家仍居藝壇主導,但此間法國和英國都有很多女畫家受到矚目。許多最為成功的女畫家是知名男畫家的親眷,此外也有不少比較獨立的女性獲得藝術界認可。
19世紀法國繪畫:學院派概覽
回溯19世紀法國藝術,就不能不審視「國家科學與藝術研究院」(Institut Nationale des Sciences et des Arts,簡稱研究院)及其下屬美術學院(Ecole des Beaux Arts,通常稱為法國美術學院)的歷史。
新發現:「達‧芬奇筆記」有更深含義
近期劍橋大學學者在研究中做出一項新發現,充分證明在文藝復興通才、大畫家達‧芬奇(Leonardo da Vinci)那裡,即便看似無意義的手跡也可能有很深的含義。
聖母的描繪者——烏爾比諾的天使拉斐爾
拉斐爾.聖齊奧(意大利語:Raffaello Sanzio),本名拉斐爾.桑蒂(Raffaello Santi),畫家、建築師,1483年出生於意大利東北部馬爾凱省的烏爾比諾鎮。
插畫家艾密拉出版首本詩集《稍縱即逝的瞬間》
著名的馬來插畫家艾密拉(Emila Yusof)今年初剛推出首本俳句詩集《稍縱即逝的瞬間》(Fleeting Moments),作品記錄了她在各國旅遊時值得珍藏的瞬間心情。 俳句原為日本古典短詩,有其特定格式,後發展至其它國家也以本國...
習慣於祥和寧靜田園風光的藝術愛好者,看到這幅弗瑞德利希的這幅「風景畫」時,一定感到有些錯愕。只見蒼白荒涼背景中,一叢破碎的冰片被暴力推擠成尖銳磷峋的小山;在結冰的海平線上顯得十分突兀。有人形容,就像一個沉睡海底的巨人甦醒時,撞破表面冰層的景...
比利時安特衛普的Bernaerts拍賣行發現了一幅弗拉芒著名古典油畫大師彼得·保羅·魯本斯(Peter Paul Rubens)的真跡。這幅雙面繪畫上繪有一個騎手和一匹拱背跳的馬。該作品繪於1601年,魯本斯在這裡畫出的圖形可以在其著名作品...
走入極地 李姿玲探尋世界盡頭
2015年秋天,一群藝術家、作家以及科學家們來到了世界最北的城市─長年城(Longyearbyen),並在這裡展開了為期3週的航行駐村計畫,其中2週,他們將沿著斯瓦爾巴群島(Svalbard)的西北邊往北航行,在那一切自然為主的環境裡,時間宛若凍結在冰天寒地的間隙之間,猶如世界的盡頭。
奧古斯特.羅丹,1840年出生於法國巴黎,被譽為繼米開朗基羅之後最偉大的雕塑家。他既是古典主義時期的最後一位雕塑家,又是現代主義時期的第一位雕塑家。
瀝粉貼金箔的畫面,熠熠生輝,金光璀璨。畫中美人與畫外模特一樣雍容華貴,還有點絢爛之極的空洞迷惘。象徵主義畫家克里姆特(Gustav Klimt 1862—1918)的著名代表作呼之欲出。凝神專注的畫家問金衣女子:「阿黛爾,你怎麼焦躁不安?」阿黛爾悠悠地說,她擔心的是未來。
執意 留情 陳甲上創作研究展
年逾八旬的陳甲上,從事藝術創作一甲子,以關懷鄉土及質樸踏實為其獨特畫風,師大教授李焜培曾讚譽其作品特質如法國大師米勒的誠懇莊重與寧靜。《執意‧留情-陳甲上創作研究展》集結涵蓋陳甲上60餘載之透明水彩及壓克力水彩畫創作精華,展現其執意藝術之路的創作理念,突顯水彩創作媒材之獨特性與表現之多元性,並藉此促動水彩藝術之交流,深化水彩藝術美學的養成。
從《聖殤》、《大衛》到《摩西》雕像,從西斯廷教堂令人震撼不已的的畫作到聖彼得大教堂的圓頂設計,集雕刻家、畫家、建築師和詩人於一身的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1475年3月6日-1564年2月18日),在人間留下了不朽的傳奇。
青春期的浪漫激情,如煙花般短暫。而一世婚姻則是細水長流,休養生息。古今中外,傳統恩愛夫妻,都是「患難與共」、「糟糠之妻不下堂」,誠信彌遠,永不變心。
沉靜:帝王才子 看似錯位的安排
南唐後主李煜與宋徽宗趙佶,既是才子皇帝,又是亡國之君。從九五之尊的天子淪為降虜階下囚,從錦衣玉食、歌舞昇平到顛沛流離、軟禁摧折,李煜被毒殺於開封,趙佶病死在五國城。政治上完全失敗,但李後主的詩詞流傳千古,得到廣泛共鳴,成為備受後世景仰的詞中之帝。宋徽宗以瘦金體書法和花鳥畫,開創了詩書畫印為一體的文人畫新局面。
「法蘭西繪畫之父」普桑(Nicolas Poussin,1594~1665年)在他的畫作中深蘊天機,這或許得益於他執著的古典精神和濃厚的信仰情懷。此幅〈阿卡迪亞的牧羊人〉(Et in Arcadia ego, Les bergers d'Arcadie)歷來為人所稱道,她非常類似中國的一首古詩〈春江花月夜〉,因為他們都能將唯美和哲理融於一身,從而享譽千秋。
米開朗基羅是神的寵兒,他就是為讚美神、儆醒人,恢復人類的正統文化,而被派到人世間來的。一天清晨,米開朗基羅獨自攀登上羅馬郊外的一座山的峰巔,頓感心曠神怡、思如泉湧。他回想起聖經《創世紀》,上帝創造天地,「上帝是創造宇宙的最偉大的藝術家」米開朗基羅頓時茅塞頓開:西斯廷教堂穹頂那個位置就是為榮耀神而準備的。
米開朗基羅是神的寵兒,他就是為讚美神、儆醒人,恢復人類的正統文化,而被派到人世間來的。
拉斐爾‧桑齊奧(Raffaello Sanzio),1483年4月6日出生於義大利高原的烏爾比(Urbino),父親是位畫工,拉斐爾在父親的耳濡目染之下,年幼的拉斐爾很早就對繪畫產生了極大的興趣。
「佛朗索亞!你要做畫家,先要做一個善良的人。你要為永遠而畫!切勿忘記這句話!要我看見你做惡人,我寧可看見你死。」
十七世紀的荷蘭人藉著遍及全球的航海與貿易據點,開展了經濟上的黃金年代;與此同時,荷蘭畫家林布蘭(Rembrandt Harmenszoon van Rijn)則在畫布上,為西方藝術史留下了一抹金黃色的光。林布蘭1606年7月15日出生於萊頓(Leiden),他很早顯露出繪畫的志向,且被一位歷史畫家相中學習繪畫。不到二十歲便與朋友在家鄉成立了繪畫工作室。23歲時,政治家惠更斯(Constantijn Huygens)發掘林布蘭的才華,並將他引介給腓特烈.亨利王子(Frederik Hendrik)。
普桑(Nicolas Poussin)於1594年的今天6月15日出生於法國諾曼,是第17世紀法國巴洛克時期重要畫家。青年時的普桑曾向兩位畫家學習,分別是康坦‧瓦蘭(Quentin Varin)與儒佛內(Jouvenet)。由於對繪畫的熱愛,以及為了拓展藝術視野,他來到巴黎,在這期間他受拉斐爾的古典畫風影響很深。當時他普桑覺到法國藝術正處於世代交替、青黃不接的時期:傳統的師徒制已漸漸式微,但學院體系卻尚未成熟。
世界上很少有用館長的名字命名的博物館,而柏林的博德博物館顯然是一個例外。1956年,對普魯士王國和德意志帝國持仇恨批判態度的東德政府把前國王弗里德里希‧威廉博物館改名為博德博物館。兩德統一後,博物館沿用了這一名稱。
    共有約 87 條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