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鬱
約 322 條記錄
-
桃療重視高階人才培育 為精神健康開創新篇章 2023/11/20衛生福利部桃園療養院腦醫學中心是桃園地區引進顱磁刺激治療(rTMS)的醫療機構先驅,成立三年來為眾多憂鬱相關疾病的患者提供服務,並已累積...
-
退休後憂鬱關鍵為「失落感」 醫提三建議預防 2023/11/01退休後的生活轉變、身體功能退化與無價值感,是影響老年心理健康的關鍵因素,精神科醫師分享,「退休」意味著生活將有改變,失落感在所難免,但低...
-
我的內心讓我對自己多一點憐憫 2023/07/05我的內心讓我對自己多一點憐憫;也 讓我在今後活著給憂鬱的自己一些仁慈厚道、 雍容大度;不要活在這折磨人的心理狀態 還要被這折磨人的心理狀...
-
暑假掛網學童憂鬱增 揪團運動助減壓 2023/07/03放暑假後,許多家長擔心孩子長時間掛在網路上,坐著不動,對身心都不好,不妨引導孩子多從事體能類型的休閒活動。據一項國外研究顯示,即使是少量...
-
走過憂鬱 嘉商賴嘉騏榮獲總統教育獎 2023/05/26分享精彩勵志故事,國立嘉義高商普通科三年4班賴嘉騏,榮獲112年度的總統教育獎,嘉商校長林義棟於近日公開表揚時表示,總統教育奬是以奮發向...
-
運動緩解憂鬱症狀 效果為藥物治療1.5倍 2023/05/15一項發表於英國期刊的新研究指出,透過運動減輕憂鬱及焦慮症狀的效果,甚至是諮商或藥物治療的1.5倍。專家表示,運動會讓人體分泌「快樂」激素...
-
為什麼生病時會感到難過? 心理學家釋疑 2023/04/30人們在生病時會感到難過或憂鬱,甚至難以處理日常生活中的簡單事項。對此,有專家說明了其確切原因。
-
研究:觀看宣導倡議短片 能提升憂鬱青少年求助意願 2023/04/12董氏基金會調查,武漢肺炎(中共病毒)疫情前,臺灣青少年平均每七人就有一人達到憂鬱情緒需專業協助的程度,疫情發生後,人數雖持續增加,但青少...
-
疼痛、憂鬱共伴? 中醫研究:針灸助改善 2023/04/10中國醫藥大學身心介面研究團隊發現,有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患者之慢性疼痛與憂鬱症會互相影響,經團隊長期針灸臨床實驗發現,罹患「慢性疼痛與憂鬱...
-
2成高中生陷憂鬱 接觸自然助解憂 2023/03/10兒福聯盟近日公布最新青少年的憂鬱報告,發現超過一成的國高中生,壓力程度達到嚴重等級以上,另有兩成三高中生陷入憂鬱困境。有一項國外研究顯示...
-
人氣: 5907
-
人氣: 2257
-
逾1成學生壓力程度達嚴重 台兒盟籲加強輔導資源 2023/02/22隨著科技進步,現代孩子所獲得的物質享受比數十年前豐富許多,但兒福聯盟針對全臺12~17歲的國高中生進行調查,發現有超過一成的學生壓力程度...
-
假期後憂鬱 持續兩週需注意 2023/01/29長達10天的年假結束,民眾陸續回到工作崗位,有一項研究顯示,放假有助於改善情緒,減輕精神壓力,但在收假後,仍會導致精神壓力再次增加。專家...
-
數位溝通 人際憂鬱 專家促去自我融入團體 2023/01/13臺灣青少年自殺死亡率逐年攀升,14歲以下自殺人數近年有明顯增加趨勢。專家表示,數位世界雖然便利,卻對人際互動有負面影響,像是人與人之間的...
-
調查:疫情致年輕人變得更情緒化、抗壓性低 2022/12/09據國外研究顯示,年輕族群受武漢肺炎(中共病毒)疫情影響,受訪者在疫情前及早期的人格特質間變化相對較小。另也發現疫情後,年輕成人變得更情緒...
-
常生氣是肝不好?七大情緒影響臟腑 4招改善 2022/11/02一名女患者因失眠、月經失調,接受中醫治療。她自責自己情緒管控差,不僅家庭失和,還讓身體變糟了。醫師要患者別太自責,身體不好也會影響情緒...
-
想增進心理健康與幸福? 專家建議你多行善 2022/10/13當前中共病毒(新冠肺炎)疫情讓人們思考如何減少焦慮與憂鬱,進而增進心理健康與幸福。對此,有專家建議人們經常行善。行善有助於達到這些目的。
-
中風後的憂鬱症 心理師談情緒調節障礙 2022/10/13中風後的陳伯伯(68歲),在太太陪伴下到醫院復健,治療師跟陳伯伯打招呼,陳伯伯大聲啜泣,弄得太太十分尷尬,小聲地跟治療師說:「先生中風後...
-
陸劇《蒼蘭訣》熱播,劇中的七情樹代表男主角東方青蒼的情感。在現實生活中,放淡七情與人的身體健康又有什麼正相關?《黃帝內經》所講的「七情」...
-
疫情使人憂鬱 心理輔導師:直面問題可望擺脫 2022/09/24兩年來由於疫情,很多人封閉在家,心情鬱悶,即便是在疫情漸退的現在,仍有很多加拿大人對疫情感到高度焦慮,有很多人因此而抑鬱。
-
改變呼吸韻律 調節自律神經、抑制憂鬱 2022/08/28呼吸和情緒是相關的,調節呼吸可影響心理狀態,有助改善焦慮、憂鬱的症狀和創傷後的反應。因為控制呼吸的韻律,能改變自律神經系統的張力,還能投...
-
「疫情性增肥」醫師分享口訣找回健康 2022/07/14疫情造成身體與心理壓力,引爆「宅胖」隱憂,減重需求與體重管理詢問度大幅成長。臺中佳鴻診所醫師唐子涵建議,民眾可以從改善不良生活習慣或適度...
-
少婦腦傷失眠 經顱磁刺激術(rTMS)回歸正常 2022/06/21台中一名張姓已婚少婦,在下班途中遭遇車禍,頭部受到撞擊後意識不清,被送往鄰近醫院,當時做完腦部X光以及斷層掃描後,醫生診斷腦部一切正常...
-
最後一堂課:躁狀態的你 把自己變成奇蹟超人 2022/06/15引言:我對躁鬱人的種種想法大致講完了,這都多虧〈神田橋語錄〉。正因為受到神田橋的啟發,我才能擺脫以往只用躁鬱症定義身體狀態的迷思,產生身...
-
最後一堂課:躁鬱人的機智生活 學習安頓身心 2022/06/10因為受到神田橋的啟發,我才能擺脫以往只用躁鬱症定義身體狀態的迷思,產生身為躁鬱人的自覺。我也因而察覺到,那些原以為是病症的問題,其實都能...
-
總是被煩惱牽著鼻子走?再著急也要放慢腳步 2022/04/30我創造了屬於自己的煞車台詞,當煩惱超越當下,過度奔向未來的時候,當數不清的煩惱一口氣撲向自己的時候,我就會從嘴裡把這句話反覆唸出來好幾次...
-
熬夜的七大老化症狀 2022/03/09熬夜打機、追劇、工作和不良的睡眠習慣是老化的關鍵?讓台灣上璽中醫診所的余雅雯醫生告訴你睡眠有多重要,如何透過「睡」讓自己更年輕有活力!
-
研究:提升免疫力的音樂 消除病毒憂鬱症 2022/01/30英國聲學物理先驅約翰‧斯圖爾特‧里德(John Stuart Reid)解釋了音樂醫學如何消除與冠狀病毒相關的憂鬱(和恐懼),及如何增強...
-
一天3分鐘 讓心靈重新開機 擺脫情緒低潮 2022/01/07面對職場、家庭和人際關係,很多人因為壓力無法紓解,導致身體健康拉警報,不只是晚上睡不好,心裡也開心不起來,這種困擾應該怎麼辦?如果你已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