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漫談文化漫談  約 169 條記錄
  • 大紀元
    古語云:「聖人不貴尺之璧,而重寸之陰」,強調時間的寶貴。人生的旅程是由無數個瞬間組成,歷史的長河也是由無數個瞬間匯成;瞬間是短暫的,卻由...
  • 大紀元
    換了的狀元 2011/11/09
    世上是否真有命中注定的事?難道就無法改變了嗎?
  • 大紀元
    吃虧得福 2011/11/04
    土地代表著財富,也常有因土地而出現的糾紛,哪能想到會因捨地而得到福報呢...
  • 大紀元
    在本次文明開始的時候,不同的民族都有著不同的神話和傳說,拿我們中華民族來說,從盤古開天地到女媧造人,神農嘗百草,倉頡造字再到黃帝大戰蚩尤...
  • 大紀元
    隨機說文化 2011/10/14
    前幾天在老人活動中心,遇到一群天普大學藝術系的學生,他們正在做一種社會調查式的隨機訪談,中心的主任建議他們與我交談。我不知道他們會問什麼...
  • 大紀元
    人是在天裏邊產生的。請看「天」是由「二」和「人」組成的...
  • 大紀元
    忠、智交融 2011/10/06
    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漢字皆因象形而造,意為「象形字」。由此可見,「忠」是存心居中、正直不阿,人若能不偏不倚並做到竭誠盡責就是忠的表現..
  • 大紀元
    進退之間 2011/10/05
    一位最偉大的當代覺者說:「在高層次上就是這樣看的,你覺的往前進,實際上是往後退。人類覺的在發展科學在進步,其實也只不過是按著宇宙規律在走...
  • 大紀元
    清代著名政治家左宗棠在咸豐十年由幫辦軍務升任巡撫之後,官高位顯,薪金豐厚,但他不忘布衣經歷,生活仍舊十分儉樸...
  • 大紀元
    「不彰人短,不炫己長」是《太上感應篇講記》中的經典句子,這句話大意是不要彰揚別人的短處,包容別人的過失;不要炫耀自己的長處,要韜光養晦...
  • 大紀元
    張從正,金代睢州考城(今河南蘭考縣)人,是中醫史上記載的「金元四大家」之一,並位於四大家之首,精通內、外、婦、兒諸科,著有《儒門事親》十...
  • 大紀元
    你知道心懷感激會改變你的生活,也能改變你的身體嗎?而如果相反的話又是怎樣的結果呢?
  • 大紀元
    謙讓與爭鬥 2011/09/26
    清「四王」在中國繪畫史上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其中王石谷曾被尊稱為「畫聖」,在清代畫壇聲望很高,但是在他成名前,發生過這樣一件感人的事.....
  • 大紀元
    君子之交 2011/09/25
    中國古人推崇君子之交,主要是說朋友相處要道義為先,平和寬容,清淡純正,此為朋友正道。《莊子.山木》篇云:「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
  • 大紀元
    德不孤必有鄰 2011/09/24
    「道德」,是評價、判斷一個人的善、惡、好、壞的尺度,也是評價、判斷一個人的行為正不正當的社會規範。
  • 大紀元
    湯向伊尹詢問天下大事,伊尹擅長烹飪,常以做菜為比喻引申治國之道,例如...
  • 大紀元
    文化與道德 2011/09/22
    中華傳統文化是神傳的文化,這種文化根源本身就注定了其正統的道德規範以及內涵的博大精深,而且也蘊涵著歷史將賦予他更為遠大神聖的使命!
  • 大紀元
    美德即知識 2011/09/21
    把德行和知識聯繫起來討論,倒是容易的事情。把美德定義為知識,不是很好容易理解的....
  • 大紀元
    行己有恥 2011/09/20
    齊國有一個人,他家裡有一妻一妾...
  • 飲食文化︰也談中國菜
    比起西方,中國的文人從不避諱談飲食,為飲食著書的詩人更是比比皆是,精采絕倫的詩文數不勝數。雖然孔子曾說:「君子遠庖廚」,但連儒理學家朱熹...
  • 大紀元
    伊尹是商朝開國元勛,被後人稱譽為神州第一宰相,他為後人奠定了為官輔國之道,發展了烹飪和中醫藥等行業。
  • 大紀元
    「詩聖」杜甫是中國古代著名詩人,同時又是一位辛勤躬耕在田野上的藥農。杜甫一生顛沛流離,崎嶇坎坷,很不得志。安史之亂後,他過著流亡生活,處...
  • 大紀元
    三國時期,楊修和楊宕叔侄二人共事曹操。楊修為相府主簿,楊宕為軍需官。楊修聰明博學,但恃才放曠,屢犯曹操之忌,最後被曹操借惑亂軍心之罪處死...
  • 大紀元
    唐太宗與魏徵 2011/09/10
    唐太宗有一次罷朝回宮後怒氣未息,說:「我一定要殺了這個鄉巴佬!」皇后問:「誰冒犯陛下了?」唐太宗說:...
  • 雍正帝刻「為君難」以自勉
    對雍正而言,為君之難在於「用人難」、「理財難」以及最重要的「無私之難」。
  • 大紀元
    學生誦讀經典時,常以〈蓮花頌〉、〈明思〉等鋼琴曲創設清新、高雅的氛圍,平和、優美的旋律作為誦讀的陪襯音樂,孩子們沉浸其中自然樂意親近經典...
  • 大紀元
    孫思邈,京兆華原(今陝西耀縣)人,是中國乃至世界史上著名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自幼聰穎好學,七歲讀書,日誦千餘言;及長,通曉諸子百家之說...
  • 大紀元
    白鹿洞書院位於江西廬山五老峰山南麓後屏山下,西有左翼山,南有卓爾山,三山環台,一水(貫道溪)中流,無市井之喧,有泉石之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