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德即知識

法輪功學員
font print 人氣: 8
【字號】    
   標籤: tags:

把德行和知識聯繫起來討論,倒是容易的事情。把美德定義為知識,不是很好容易理解的。

我們知道,吐此真言的是蘇格拉底。在人們眼中,他是有名的哲學家。所以,即使不是很理解,也拿來作為強有力的佐證而用、而言。其實,人類社會中,這種例子比比皆是。

隨著在大法修煉中的成熟,某一天再看到蘇格拉底的這句話,忽然覺的有新的認識。於是,寫出來和讀者切磋。

我們不妨觀察一下,為人類歷史文明,作出了很多貢獻的人士,真的都是道德水準很高者。

近代的說,牛頓、愛因斯坦、愛迪生、等等許多大科學家,都是虔誠的宗教信徒。可想而知,他們道德底線是有相當保障的。記得有人統計,說諾貝爾獎得主的百分之七十以上,都是虔誠的基督徒。

正常的情況下,信神者的言行和思想,是有約束且受到不斷淨化。所以說,基本上道德水準是比較高的。

那麼,這樣例子在中國古代,更是不勝枚舉。屈原、司馬遷、魯班等等。例如,大家耳熟能詳的「安能摧眉折腰侍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這樣一句李太白的話,不是道德水準的寫照嗎?而李太白何許人也?詩仙。

美德就是這樣,緊密的和知識聯繫著。

也許,一些德行不值得恭維者的隻言片語,也有一些智慧的閃光。但是,正因為其德行和智慧的不相匹配,他們的人和事,都被人們有意無意的很快忘掉。

從另外一方面看,如果把大腦比作一個容器,那麼,知識和美德能夠相容的、相互促進的在其中存在和生長。而惡和知識,就不能相容的在其中存在。

從另外角度看,美德者一定是包容、豁達的心態,神閒氣怡,這樣的大腦對智慧的發揮,是最佳狀態。相反,狹隘、惡毒、自私者,心煩氣躁,其心理狀態最不宜智力的發揮。那麼,怎麼能和知識掛鉤呢?

老子的《道德經》,顧名思義是一篇深刻闡述道德的經論。而其玄妙的高深內涵,其中蘊涵的「知識含量」,知其一二者甚是寥寥。這個,是不是直接的反映了道德和知識的緊密關係呢?

其實,在修煉界看來,是這樣的。

人們的不同生活方式,不是決定人生活的快樂幸福的根本原由。

引申的說,就是人們掌握的製造業的發達與否,並不是幸福的根源。也就是人們通過自己的所謂掌握的知識,創造的財富,並不是幸福的根源。

而人的快樂與否,幸福與否,決定性的因素,是自己的業力大小。做的好事多,曾經承受的痛苦多,那麼積累的德就多;反之,做的壞事多,傷害別人的事情多,積累的業力就多。德多的人,在人生的路上,高興的事情就多,幸福的生活就多;而業力大的人,人生路上的不幸就多,煩惱就多。

無論是人自己怎麼算計、安排、奮鬥,最終逃不出宿命的結局。德者,自在、幸福相伴;業者,痛苦、煩惱相隨。

生命一直恪守美德的準則,就是在為自己創造幸福生活的最有效的根本辦法。這樣的生命,不是智慧的嗎?

所以說,「美德即知識。」

--轉載自正見網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當天夜晚,他夢到縣城隍到省城南門,撤走隨從,只留下一位穿青衣的人駕駛馬車,並告訴農夫說:「你暫且跟我去參加會議!」於是,農夫便跟隨他,來到一個省府縣城隍都在的地方。
  • 在中國悠久的文明歷史中,「和」一向是中華民族推崇的傳統道德,是涵蓋自然、社會、內心等層面與各領域的基本原則,以及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本質規定,是傳統文化的精華和一種高尚的民族精神。
  • 古人學習始終以致用為綱,重在實踐,講求無倦與精進,學貴有恆,最忌一曝十寒。也就是對自己要勤勉,不能懈怠,功到自然成,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見」。
  • 看似一個簡單的「德」字,卻緊密聯繫著朝代的興衰。明君有德而國興,昏君無德而亡國。歷史大量的篇章,足以見證德的價值何其威嚴。
  • 古人所謂「和」,是「異」中之「和」,無「異」就無「和」,孔子說「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把和、同與否作為區分君子與小人的一個標準。
  • 東漢光武帝劉秀在位時,桓榮被任命為議郎,教授太子讀書。桓榮博學敦厚,光武帝對他十分滿意。
  • 古語說:「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即使君子,也難免有過。然而,真正有智慧的人比常人更善自省和改過遷善,所以他才偉大而英明。
  • 書生余某,浙江鄞縣人。出生的那天晚上,他的外祖父,夢見自己進入文昌宮,見文昌帝君親自送一位身材魁偉的男子走出殿閣,前有旌旗儀仗開路,後有節幢長隊護擁,真是威儀萬方,十分氣派。
  • 楊溥,明朝湖廣石首,授以翰林編修,後為當朝首輔,以有雅操、質直廉靜而出名,被後人譽為一代賢相。
  • 劉君良,是唐朝瀛州饒陽縣人。劉家幾代人都遵循孝義同住一起,兄弟之間雖已到了四代,但還如同親兄弟一般,無論是一尺布,還是一斗米,每個人都沒有私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