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立会议员质疑设国民教育动机

【大纪元10月22日讯】(大纪元记者梁路思香港报道)香港教育局局长昨日在立法会就行政长官2010-2011年度施政报告作出简报。由于教育局局长孙明扬抱恙,由署理教育局局长陈维安出席会议。关注该议题的大多是民主派议员,不少议员质疑当局将公民教育改成国民教育的背后用意,并批评科目内容有洗脑之嫌,又担心学生为取得好分数不敢“老实”作答。立法会场地紧张,会议不断轮替交场,小组主席多次提醒回答问题的官员和议员要简洁。

变政治宣传工具

教育界议员张文光说,公民教育变成国民教育是一字之差,但在社会激起千层浪,教育界有强烈声音批评,指现在的国民教育已经越来越像政治宣传的工具,报喜不报忧。

他说:“例如,返国内参观,参观的全部都是大城市、大企业、大机关、高调宣扬奥运和世博等,讲到64和异见人士,就不容置评,没有人类文明的普世价值,例如,民主自由,人权等等。”

张文光认为,国民教育科比过去的通识内容更加狭隘,而且科目的设计和提出是由特首主导。他并质疑政府未有向教育界进行仔细的咨询,便宣布独立成科,是否合乎程序:“到底这个是教育界的共识,还是政治的决定,究竟是特区的决定,还是中共的意见,究竟这科是选修还是必修。如果是必修,是不是连高中都要必修而且必考呢?”

陈维安在会上解画说,在2000年基础教育课程指引中,已经成立了学习范围,就是公民教育课程的架构,以价值教育为本:“(课程)讲的是个人家庭,社会品德,责任感尊重他人的价值,觉得回归13年,确实希望同学更加多理解国家最新的发展,和很多教育界和家长倾过,很多意见认同可以做得多些,聚焦些,大力些。”

他又说,一些交流的活动是以一些国家大事作主题,在课堂上学校的老师是可以鼓励学生有多角度的思考。

张文光则质疑当局为何要制定课程:“做决定作科目根本没有咨询!”陈维安回应说:“会有课程发展议会会成立专责小组,会详细的草拟初稿,有咨询过程。”

公民起动何秀兰议员说:“如果会思考的,老实作答肯定‘肥佬’,基本法里面有很多混淆概念的语文,叫学生如何作答。《基本法》第廿四条是关于居港权,24.3 表示,任何香港居民的子女都可以享有香港永久居留权,但人大释法之后,就变成了子女出生的时候,父母要是香港居民才可以。”

学生答问两为难

她又提到,当局还有试题库,连试题都有资料库,已经有整套在那里,很难让人相信没有既定的答案:“是不是要叫小朋友‘掩住良心’来答呢?循序渐进,等于拖延民主13年,民主过程等于筛选提名,广泛代表性等于小圈子提名选举,叫小朋友怎样回答。任何学生,要考这些试,唯一能够合格的就是,千万不要思考,不要分析,还要不能有批判性,还要千万要不老实!”

她续说:“由细细个,就要被你(当局)搞到要掩住良心来回答这张卷,将来面对的压力,不是只是这个分数,还要面对家庭的压力,因为低分,就是因为老实作答,家长可能要求学生不要老实作答为求高分。”

何秀兰说,大人如此腐化的指鹿为马的混淆黑白是完全违反教育原则:“学《基本法》没有问题,但要和国际人权公约一起学,要考试就好大问题。学生担心有一科不合格,就会不老实作答,为求生存,让小孩子很小就要放弃原则。这是在破坏教育原则。”

回避中国近代史

职工盟李卓人议员说,特首说不会为23条立法,但突然杀出德育,国民教育科,质疑是政治灌输:“当局一方面搞通识,独立思考,一方面又搞国民教育,变成政治灌输、洗脑,局长说不是政治教育,不是洗脑。但坦白来讲,你们搞这个科,是不是想要多些青年人到大陆去看一些发展,但又不会让他们看到囚禁异见人士,和64。所以,国民教育是会在回避所有在中国近代史,和近年发生的所有敏感问题,只是讲基本法和大陆的发展。”

公民党陈淑庄议员质疑为何当局要将公民教育变成国民教育,她说,在网上找到一份教育局通涵,到上海看世博:“不过呢,现在就要求,每一个中小学生都要有一次机会到内地作交流,作完交流不是就算,还有一个表要填,还要写文章交给政府,题目就是:‘以文章形式撰写2010年世博会改变世界的一项伟大的发明’,还要写600到800字,这样不叫洗脑呀!”

她续说:“你叫学生写什么给你,学生到上海看不见上访,关于人权的事叫他写出来,交给你,你给不给他过呀,有没有搞错?这还不叫洗脑呀?写到明是国民教育交流计划。还没有成为课程,成为课程之后,学生要向学校,老师,和政府交待,你觉得,会怎样,还要向政府交待……你真的觉得学生可以学到你说的所谓分析力的吗?这些平时的科目没有的吗,为何一定要把它变成国民教育?”

陈维安澄清说,没有要求同学做一些练习给政府当局:“我们提出一点学习的工作纸。其实是帮助老师做一些教材,我们觉得,交流不单指只是去一个旅程这么简单,其实这个旅程之中时有一些学习的,我们希望通过这些工作纸给同学一个反思的机会,我个人也都跟过这些交流团去过内地。”

陈淑庄则表示,自己出示的文件是教育局局长张国华博士代行的,叫教育局通行,分发给各中学校长的。
公民党余若薇说,学生到内地不能代表成为公民教育,完全是两回事,公民教育,公民权利教育是两回事:“为什么公民教育变成国民教育,陈维安你讲的是国民教育好像大过公民教育,好像认识大陆就好像认识全世界。为何不见了公民教育?”她质问是哪一个的决定,要把公民教育取缔?

陈维安回答说,希望除了公民教育之外,会有更多的内容和时间可以让同学了解国家。

民主党何俊仁议员,公民的概念包含了国民身份,国民的责任和权利,用一个狭隘角度来推行这个教育,包括爱国思想,公民怎么不包含这些呢:“你现在改的名字被人觉得极之不安。”

觉得你可能会引进一些非常狭隘的一种思想和观念灌输,令人担心。如果你有一套硬教材,要考试,如果不跟,就不合格,那麽就大件事,当局应该要勇敢面对客观的现实。

相关新闻
港初选案|消息:认罪与罪成被告分6批求情
控烟|港府推短期十招 “火车头”规管欠时间表
港“长洲复核王”郭卓坚涉欺诈被捕
港有结业美容院涉卖客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