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恐致脑癌 专家吁慎用

人气 1
标签:

【大纪元10月09日讯】(大纪元记者吕海湾区报导)手机在当今社会日益普及,几乎成为男女老少,不管何年龄都比不可少日用品。但使用手机对人体有什么伤害﹖使用手机对大人和小孩的危害有什么不同﹖长期使用手机是否会增加患癌率﹖手机使用过度是否影响人类繁殖后代﹖国家科学院毒物学和环境研究委员会主任德瓦.戴维斯对此作了深入研究,并在10月6日,她在旧金山的专题讲座中就这些问题作了详细说明。

当今的微波炉使用1.9~2.4兆赫频率,有1000瓦功率,能在两分钟内使水沸腾;而手机即是微波无线电,使用与微波炉同样的频率,戴维斯表示,而一些人每天长时间使用手机,这是很多人没有想到的。

戴维斯表示,虽然手机设计师设计初期就考虑到此问题,但设计对象是理想中的标准人。标准人的身高为183cm(6英尺)以上,这也是军队招兵的理想对象,头重为11磅。但是,初期的手机规格,以脑温不变的上限时间而定,并用动物试验。

她说,手机公司雇用的一批澳大利亚专家发现,人脑大小不同,手机辐射穿透深度不同:大头辐射穿透浅,小头辐射穿透深。数据显示,少于10%的手机用户与理想人头大小相等,而据手机业本身统计,目前10岁的孩子一半都有手机。

戴维斯指出,儿童因头骨薄、脑汁多,所以吸收辐射更多,研究后,手机设计虽有所改变,但只有一个女性模型,虽然她不主张禁止使用手机,但主张日常勿长期将手机贴近人脑。

2004年,欧洲12个实验室的跨国研究显示,被无线电波照射过的细胞,其DNA开始解散,与导致癌细胞生成的伽玛射线照射相似,而中断性的数码电磁波伤害性更大。戴维斯指出,此项研究结果已被多地复制。

她说,在美国,2002年以后就没有有关手机对人体伤害的公共研究。此前有关手机对人体健康的研究,多有无健康危险的结论,但对于使用手机十年以上的人群,最近的Interphone研究报告结果不同。

戴维斯说,报告2002年出炉,十年前是1992年,当时手机使用者并不多,而多数研究中,手机使用者的定义为每星期使用一次,使用期为6个月﹔十年以上的高频率用户(每个月15个小时),健康危险概率上升;调查发现1990-1994年的手机常用者,在2000-2004间患了脑瘤。

她指出,现在美国平均手机用户,每月使用14个小时,如果研究结果反应现实,社会将面临一场灾难,美国没有足够的癌症医师,如果此现象在全世界发生,将无法收拾。

“手机不但能导致癌症”,戴维斯表示,还可以导致帕金森氏病、老年痴呆症、听力丧失、不孕、精子减少等疾病。她举例:Cleaverland诊所对每天使用手机4小时的男子,进行了研究,发现其中1/5的研究对象,精子只有正常人的一半。

戴维斯表示,手机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已不可缺少,“我们已经习惯了,习惯于,也许沈溺于(手机)科技的方便”,“但我们必须开始自问,这是不是值得﹖是不是值得把我们自己和我们的家庭人都至于险地”﹖

相关新闻
“六四”35周年 加州上映纪录片《最后一枪》
中文学校联合会选举新一届正副会长
湾区华运会 举办排球比赛
当灾难来时 如何保护自己和家人?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