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旬打石师 见证鹿谷开发史

font print 人气: 60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2011年08月01日讯】(大纪元记者林萌骞台湾南投报导)鹿谷乡85岁国宝级打石师刘再铜,抡起15斤大铁锤,仍然谈笑自如;他笑呵呵的说,当年以铁锤劈巨石,一口气敲打1、2百下是常事,一点都不累。

从民国40到70年代,为了开垦多石的鹿谷,造就了当地打石业的黄金岁月,那段技术最精熟、工具最利便的30年,正好都被刘爷爷给碰上了,他可说是当地业界硕果仅存的活字典。

身为长子的刘爷爷,民国40年代继承了1甲多石头田,他说,为方便耕作、增加收成,开始以土法劈石,后来遇到打石前辈教他诀窍,加上经常和同业切磋,吸收别人的优点,终于在业界崭露头角。

他指出,“少年拼出名,老来吃名声”,一定要肯牺牲、建立信用才能立足于社会;鹿谷公厝砌石工程,虽少了眼前的利益,但成了地标后,老一辈参观庙会时,都赞叹再铜的功夫赞!从此工作满档。

刘爷爷谈到,从事各行各业用心最重要。有块深埋的3米巨石,2位同行合作都奈何不了,他单枪匹马抓住要领,缩小孔距,再以15斤大锤,连续重敲1百多锤,终于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轰动地方。

初乡、新寮、鹿谷、广兴等村落,开始转作茶叶时,开辟茶园纯以手工劈石、砌石,当时有14、15位打石师,是出名又多金的行业,70年代怪手兴起,打石业走入历史,如今只剩刘爷爷当见证者。


盖房子的石柱也是刘爷爷1锤锤敲出来的。(摄影:黄淑贞/大纪元)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现代有土地权状,而古代的人要如何证明田地的面积与优劣呢?南投县草鞋墩文教协会收藏有一张清光绪十七年间台湾布政使司开具的“丈单”,谁的地,有多大,要课多少田赋,一百多年后看来还是一目了然。
  • 【大纪元4月13日报导】(中央社记者刘良蓉南投县十三日电)母亲节的脚步近了,每逢此时,南投市老一辈的民众都会想到位于凤山里近三百年的母女樟树,母女樟树环抱的树冠幅达五百平方公尺,仿佛怀抱地方子民,更见证地方发展的活历史。
  • 休斯顿台湾松年学院于10月29日上午11时在侨教中心举行“台湾系列活动”第二周
    的台湾开发史及台湾民俗史。上午的台湾开发史由林振荣博士主讲﹐下午则由许胜
    弘院长主讲台湾民俗史。
  • 我们常说,台湾南北长、东西窄,像是一个完整的蕃薯,这是因为我们看到了现代地图的情况。透过现代化精良的测绘技术和电脑科技,台湾的地形一览无遗,便于我们对土地的了解。
     但在早期的地图中,台湾可不是只有一个样子。一开始,由于几条西部大河的出海口相当广阔,那些航行路过台湾海峡的外国人以为台湾其实是三个岛屿或是两个岛屿,等到荷兰人环岛一圈后,才测绘出第一张比较接近实际形状的台湾地图。
  • 【大纪元8月9日报导】(中央社记者于浩马祖九日电)由连江县政府文化局委托中研院陈仲玉教授主持的考古团队,日前在东莒福正蔡园发现大批古陶片,经探测结果历史介于十到十三世纪之间,下起南宋,上推五代十国。马祖最早的开发史也因此可溯及唐末五代。
  • 【大纪元7月23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陈朝福高雄二十三日电)为记录高雄港四百年来开发历程,高雄市文献委员会新书“高雄港开发史”今天出版,成为提供后代子孙探索高雄港的史料依据。
  • (大纪元记者黄玉燕台湾台中报导)由大屯文化工作室提供的“中部地区开发史迹”与修平技术学院的“林耀亭家族文物”展,一系列包括中部地区开发古文物,与清朝日治时期文人雅士往来文物字画,24日开始在修平展出,共计5大主题200余件收藏珍品,值得细细鉴赏。校长钟瑞国表示,透过丰富的文物展览,能提升学生对台湾文史的素养,也是让历史不只是历史,也活在现在,还在继续创造历史。
  • (大纪元记者彭瑞兰新竹报导)新竹县是漫画大师的摇篮,县府积极在内湾线推动“台湾漫画梦工场”;动漫博物馆落脚竹县妇幼馆。妇幼馆加盖的2、3楼,面积2400坪,经费约2.6亿元。
  • 香港彩瓷业界泰斗徐淼于2月15日辞世,享寿105岁,是港彩辈份最高、最年长的瓷绘名师。徐淼曾任道风山基督教丛林绘瓷部主任画师,师从港彩名师谢中吾,擅长绘山水彩瓷,为道风山绘制作品无数,在云水堂绘制圆形巨幅壁画时已八十多岁。香港陶瓷研究会会长严惠蕙2月24日凌晨在该会社交媒体专页发表悼文《追念徐淼先生》,回顾徐师傅生平。
  • 宁艾文(Evan Ning)是一名加拿大影视摄影师兼灯光师,参与拍摄了多部著名的好莱坞影视作品,包括迪士尼、华纳兄弟和网飞旗下的电影。他还担任过法轮功真相电影的摄影总监,包括《为你而来》和《永恒的五十分钟》。艾文是一名从小修炼的法轮功学员,他是怎样成长为才华横溢的青年的呢?让我们来听听他的故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