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12年10月31日讯】(大纪元记者肖恩新闻综述)蒋中正是中华民国伟大的政治家及军事家,中华民国总统,在中国大陆建立的民主共和国,也是亚洲第一个实行共和立宪制度的国家,蒋公更是看穿中共的第一人。在中国刚刚统一、共和国建立之初,内忧外患的艰难岁月里,利用短短的10年时间创造了经济发展的“黄金10年”,并最终打败了日本的入侵,成为联合国缔造者的4巨头之一。之后,虽败于惯于阴谋、趁机坐大的中共,但守住了台湾,保留并复兴了传统中华文化,使中华民国以其自由、民主、富裕的形象为全世界华人树立了典范。台湾的非凡成就证明先总统蒋公所缔造的中华民国是最终的胜利者。
诞生于浙江奉化 少年东渡扶桑 寻求救国之路
蒋中正,字介石,后人尊称先总统蒋公。祖籍中国江苏宜兴,生于1887年10月31日(清光绪十三年九月十五日)浙江省宁波府奉化县溪口镇。逝世于1975年4月5日,中华民国台北市士林官邸。
蒋中正于五岁时先在家延师启蒙,六岁起入私塾读四书五经,接受科举式教育;17岁入奉化凤麓学堂,学习英文、算术等西学,并先后在县城的龙津学堂和宁波箭金学堂学习。
1906年4月,蒋中正首次东渡日本,试图就读军校寻求救国之路,终因日清协议,非清政府官方保送,未能如愿学习军事,虽未能入学,但结识了陈其美,为以后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建立了关系;同年冬天返国。翌年夏天,蒋入位于河北的保定陆军速成学校,后被选取官费留日陆军学生,蒋随即进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的预备学校东京振武学校就读。
1908年,蒋中正在日本东京就读东京振武学校期间,经陈其美介绍加入由孙中山于东京成立的中国同盟会,开始进入革命运动。1911年10月(清宣统三年),武昌起义爆发,蒋潜回上海参加;1913年,参与了孙中山领导的讨伐袁世凯的“二次革命”。“二次革命”失败后,蒋于9月1日抵达日本长崎。
1913年10月29日,蒋中正加入中华革命党。蒋于此第一次单独与孙中山见了面。至此,蒋中正成为了孙中山的得力助手,参加一系列的革命活动,讨伐袁世凯运动、护法运动以及后来的北伐。
在此期间的1923年,刚刚在广州建立了国民革命政府的孙中山由于得不到西方诸国的支持,仅获得表面上对华友好的苏俄的支持,因此在当时的情势下,实行了“联俄容共”的政策,聘请了苏俄军事及政治顾问、允许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中国国民党。
同年9月至11月间,为了进一步了解共产党和苏俄,孙派蒋为代表率团赴苏俄考察学习苏维埃体制的政治及军事系统。考察归来,蒋中正对苏联政治非常失望。自此认定苏俄乃“赤色帝国主义”,共产主义亦不适于中国。
独具慧眼 看穿中共第一人
1923年9月2日,蒋公和三个助手来到了莫斯科,并于11月29日提前离开了苏联,12月15日回到上海。
在苏联参观期间,蒋中正会见了有关方面的领导人。从革命经验、军事学校、军事设施、组织制度、军事装备和苏联的各级苏维埃政府组织等进行了全面的考察。 然而,蒋介石对他在苏联看到的苏联革命非常的失望和不满。
蒋公在其考察报告中写道:“我很快就察觉出苏联社会各部门及苏联共产党内存在的公开的和秘密的激烈斗争。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确信,苏联政治体制是独裁和恐怖主义的统治工具,它与以三民主义为基础的国民党的政治体制完全不同,这是我出访苏联所得出的结论。如果我们一直呆在国内,我们恐怕永远不会发现这些。”
还有一个原因使蒋公失望和不满的是,蒋曾试图与苏联解决沙俄侵占的中国领土,尤其是外蒙古问题。但是,只要蒋介石一提起这个问题,苏联人就毫不妥协。
可以说,正是这次的苏联考察,使蒋公认清了共产主义的危害,坚定了其反苏、反共的意向。他在回上海的途中给孙中山写的《游俄报告书》中,阐述了自己的看法,讲述了苏俄有侵略中国边陲的企图,不可对其过于信任。
1924年3月14日,蒋公在给一名国民党高级官员的信中写道:“苏联共产党对中国之唯一方针,乃在造成中国共产党为其正统,决不信吾党可与之始终合作,至其对中国之政策,在满、蒙、回、藏诸部,皆为其苏维埃之一,而对中国本部,未始无染指之意。”
专栏作家刘晓在《借蒋介石之慧眼识中共》一文中说,短短二个多月的苏联之行,就让蒋公洞察了共产党体制的实质,并在他从1927年公开反共后,终生未变其立场。所提出的“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也是因为蒋意识到了中共才是国家最大的威胁。然而,其“攘共”却由于西安事变而功败垂成。最终,领导了中华民族浴血奋战抵御外侮的蒋介石,被借机壮大的中共赶到了台湾,从此大陆生灵在中共发起的一个又一个运动中被涂炭。
内忧外患中 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
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决议开办军官学校,创立国民革命军。蒋被孙中山任命为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筹备委员会委员长,及陆军军官学校校长兼粤军总司令部参谋长。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后, 大元帅府改组为国民政府,蒋被任为党军司令官。自此国民政府以黄埔军校培养的学员为骨干,先后多次发起平定叛乱、东征等军事行动。1926年3月,“黄埔军校”改称“中央军事政治学校”,蒋仍任校长。
4月16日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与国民政府委员联席会议中蒋中正被推选为军事委员会主席。6月,国民党中央常会决议,委任蒋为中央组织部部长;7月6日中国国民党二届临时全会,蒋中正当选为“常务委员会主席”成为中国国民党最高领袖,是乃国民党继孙中山之后,第一位真正全面继承其地位的党、政、军统一最高领导人。
1926年7月9日,蒋中正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白崇禧任总司令部参谋长,在广州誓师北伐。北伐军势如破竹,将北洋军阀吴佩孚在两湖军力全部消灭,随后又在江西歼灭了孙传芳敌军主力6万余人。
然而就在1927年3月,前敌总指挥白崇禧率领北伐军攻下杭州、苏州、上海之后,在苏俄顾问鲍罗廷支持和金钱军事援助下,中共在底下开始蠢蠢欲动,决议“迎汪复职,以与蒋分权”,同时污蔑蒋为“新军阀”,离间策动北伐国军叛蒋。 鲍罗廷联合国民党左派亲共势力,在武汉国民政府通过《统一党的领导机关决议案》, 会议缺席选举汪精卫为中国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主席、中央党部组织部长,并决议不设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改为7人集体领导,从而免去了原来由蒋中正担任的上述职务。
蒋中正乃在南昌发表《告黄埔同学书》,表明不接受该决议。 在蔡元培等国民党元老举发“共党破坏革命,危害国本之逆谋”后,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会决议通过“非常紧急处置案”。在白崇禧和桂系军队的坚决支持下,蒋介石决定“清党”救国,并任命白崇禧为淞沪戒严司令。4月12日,白崇禧奉命率桂系钢军(国军第七军)铲除中共在上海工会组织和北伐国军中的叛乱活动,给中共以致命打击。
1927年5月,蒋中正恢复中国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主席,并定都南京,组织“清党委员会”,继续北伐,分全军为三路进攻。同月,武汉汪兆铭(汪精卫)随后也开始清党,并驱逐了苏联顾问(中共官方称之为“宁汉合流”)。广西、广东和湖南等省亦分别在李宗仁、白崇禧、李济深、何键、朱培德等主持下开始清共,将中共党员从各级政府、国家机构及军队中处决或禁锢。共产党在几次武装暴动失败后退到农村地区发展。
1928年2月,第二次北伐开始。此次北伐,国民革命军所向披靡。期间,粉碎了日本阻碍北伐之阴谋。先后攻克平阴、禹城、石家庄、临沂、德州、定县、张家口后,蒋进驻石家庄督师。克复保定。
蒋中正督北伐国军白崇禧部攻下平津后,1928年10月10日,蒋就任国民政府主席。五院组织成立。蒋发表中华民国训政时期施政宣言。成立法制局。设置外交研究委员会,研究废止不平等条约的步骤。 12月,统辖中国东北的奉系张学良宣布改五色旗为青天白日红旗,史称东北易帜,通电遵从中央号令,国民政府宣布统一,至此北伐统一中国大业完成。
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件发生,日军突犯沈阳,侵占东三省,张学良下达不抵抗命令,导致东北沦陷,满洲国傀儡政权建立。而此时的中共趁机加紧发展,在湘赣等地建立起多个“中央苏区”并不断扩大。1931年11月7日,中国共产党在江西瑞金创建了国中之国,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当日为苏联国庆日)。当时的国民政府面临“北有日军、南有共军,交相呼应,同时进逼”的危局。
1934年,为了解除已经不可避免的中日之战的后顾之忧,蒋亲自指挥对“中央苏区”清剿,将红军主力击溃,使之放弃江西和其他南方根据地,向北撤至接近苏联的中国西北地区。至此,蒋形式上统一了中国本部。
艰苦困苦中 创造了经济发展的“黄金十年”
国民政府于中华民国16年(1927年)到26年(1937年)抗日战争金陵沦陷为止,各方面建设发展被称为“艰苦建国的十年”,西方则誉为“黄金十年”,也是蒋中正掌握军政与“黄金十年”。
在这短短的10年里,虽有内忧外患,中国经济还是得到了长足发展,不计东北,全国工业增长率达8%以上,社会经济呈现快速上升趋势。1936年,中国工农业产值达近代以来最高水平,其它各项现代化制度也都初具雏形。这一时期中国电力工业年平均增长9.4%;煤炭工业为7%;水泥工业为9.6%;钢为40%。教育建设方面,初等教育由1929年17%就学率,增至1936年43%。
这十年也因此被称为“黄金十年”。国民政府藉外交手段逐一收回一些租界和外国在华享有的特权。《中华民国刑法》、《中华民国民法典》、《中华民国行政诉讼法》等基本大法相继颁布,司法体系渐趋完备。在经济方面,国府努力稳定物价、偿还国债、实施法币、禁用银币、统一全国币制,对外贸易也累积了盈余为外汇存底。建设铁路及公路、建立电话网络、改善公共卫生设施、立法对抗毒品交易以及提高工农业的生产等。
1951年9月19日美国魏德迈将军在国会说:“1927年至1937年之间,是许多在华很久的英美和各国侨民所公认的黄金十年。在这十年之中,交通进步了,经济稳定了,学校林立,教育推广,而其它方面,也多有进步的建制。”
抗击日本力挽狂澜 成为联合国缔造者的4巨头之一
自1931年至1945年,在长达14年的抗日战争中,蒋中正领导中华民国政府和国军,采用白崇禧上将率先提出的抗日持久战战略,与日本展开10万兵力以上的大型会战22次,血战台儿庄这样的中型战役1,117次,38,931次小型战斗。国军206名将军喋血殒身(其中8名上将、73名中将、167名少将),往复冲杀肉搏成仁者82人,身陷绝境自戕报国者25人,身陷囹圄气节如虹、视死如归者14人。陆军阵亡、负伤、失踪3,211,419人,空军阵亡4,321人,毁机2,468架,海军舰艇毁损殆尽,几近覆没,终于赢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中国人民迎来了近代历史上最伟大与荣耀的时刻。
中华民国以其血肉长城,不仅捍卫中华锦绣河山、社稷宗庙,而且维护世界公理人类文明,中国因此悉数废除不平等条约,跻身世界反法西斯四强,参与始创联合国,成为东亚自由、民主、文明与和平之伟大国邦。蒋中正被西方评价为是远东地区骨头最硬的领导人。
1943年1月11日,中美、中英签订“平等新约”,随后各国陆续与中国重定新约,危害中国百年的不平等条约自此废除。 并与美英苏联合发表“四强宣言”,共同担负战后国际和平安全责任。11月18日的开罗会议,主张“所有日本窃夺之中国一切土地,如满洲、台湾、澎湖,均应由中华民国恢复之”,“日本之国体待战后由日本人民自行决定”及“扶助朝鲜与安南独立”,并对美总统罗斯福表明:“中国对泰国、缅甸、越南等,没有领土野心”,“战后中国不派兵占领日本本土,而由美国独自占领”以排除苏俄派兵日本本土。会后中美英三国共同发表“开罗宣言”。
1945年7月26日,中华民国再与列强共同对世界发表《波茨坦宣言》。此时蒋与杜鲁门、丘吉尔和斯大林并列,成为反法西斯同盟国主要领导人之一。抗战结束,中国国际地位提高,并跻身五大国之列,不平等条约得以废除,与世界各国重定平等新约。
战后力图改革 发展经济 中共乘机叛乱窃取政权
抗战胜利后,中国面临深重的战争创伤,蒋中正为了尽快恢复战争创伤、休养生息、发展经济,将大批作战经验丰富的广大官兵解甲归田。而此时的中共却在华北进行了广泛的政治动员,中共正规军由抗战初期4万余人,由于国府战后实施战士“解甲归田政策”,加上中共在下层民众中对农民的欺骗,许诺给农民土地,使共军得以吸纳并发展至127万余人,民兵268万余人。
与此同时,中共对国民党渗透前所未有:郭汝瑰、刘斐、韩练成、熊向晖等共谍早已经潜伏进入国军指挥核心,卫立煌等国军高级将领也与中共不断联系,而蒋中正并未察觉。国府在抗战胜利后的剿共战争支出巨大,国统区还遭受通货膨胀问题及贪污腐败困扰。
蒋中正执政的国府为政治民生稳定,力图避免战争,在美国调停下与中共签署《双十协定》。蒋中正首倡“政治民主化,军队国家化”之主张,并与中共以党对党的名义召开政治协商会议,共商和平建国大业并达成了建设和平统一民主团结的新中国的政协决议。
在中共认为发动内战、窃取政权的条件成熟之后,终于不顾14年抗战的山河破碎和民众的痛苦,发动了全面内战。49年之后,中国民国政府被迫撤退台湾,从此大陆人民遭受了灭顶之灾。
蒋中正49年12月10日在成都坚持到抵抗中共的最后一刻,最后不得不乘军机飞往台湾,自此而后,蒋公未再踏足中国大陆一步。
败退台湾 励精图治 中华民国成为最终胜利者
中华民国败退台湾之后,蒋中正痛定思痛,深入反思失败的原因。为了保住台湾,于1952年12月2日与美国签订中美共同防御条约,为台湾建立了军事安全保障。
随后,展开了各项改革、建设台湾的措施,包括:义务兵役;土地改革;地方自治;实施九年国教,扩展高等教育,建立技职教育体系;发展各项经济建设,扩大社会福利建设;维护与发扬传统中华文化,整理保存文化遗产等。
所有这些改革有力地保证了台湾的安全和发展。尤其是在大陆文革彻底摧毁破坏中国文化之时,蒋公在台湾开展文化复兴运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中华民国总统蒋中正中华民国59年(公元1970年)11月12日在台湾阳明山中山楼演讲“中华文化无人可以毁灭 中共兽性不相容” 。
蒋中正说:“奸匪毛贼的罪恶兽性,乃是和我们三民主义中华文化内圣外王的道统,绝不相容的!所以它妄想要以其僵尸的回光返照的一刻,来消灭我们五千年深入人心,悠久博厚的中华文化,于是乃不顾死活的破坏中华文化伦理、民主、科学之传统;假所谓‘文化大革命’的幌子,以行其文化大毁灭之暴行。今天大陆业已成为父子之亲、夫妇之义……都被视为大逆不道,时刻要被批被斗的大监狱!”
蒋中正在演讲中断言:“中华文化是无人可以毁灭的!其最终消灭共匪毛贼者,乃必为我中华文化所表现的‘民族独立的性格与能力’之大义正气!”
正是由于蒋中正在台湾的一系列改革措施,维护了台湾的发展和稳定,守住了台湾,保留并复兴了传统中华文化,使中华民国以其自由、民主、富裕的形象为全世界华人树立了典范。正如中华民国总统马英九所认为的:蒋中正对台湾的贡献有三方面“光复台湾、建设台湾与保卫台湾”。
台湾的民主制度为大陆将来的民主化进程提供了样板,粉碎了中共一贯的欺骗宣传“中国不适合搞民主”的谎言。中共内部比较开明的已故总书记胡耀邦之子胡德平近日低调访台就是一个例证。胡德平从10月19日到28日,在总共十天的时间里,与台湾政商文化界交流,了解台湾民主经验与社会文化,为大陆可能即将启动的“政改”作准备。
台湾的非凡成就最终证明了先总统蒋公所缔造的中华民国是最终的胜利者。
(视频:不朽的光荣——伟大的中国卫国战争: 1945年8月,蒋中正领导的中华民国政府,历时14年艰苦卓绝浴血抗战,采用白崇禧上将率先提出的抗日持久战战略,终于赢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中国人民迎来了近代历史上最伟大与荣耀的时刻。)
(视频:1945年10月10日,中华民国双十国庆日,日军在北平故宫前投降: 中华民国首任国防部长、抗日持久战最高战略制定者、国军多场重大战役策划部署指挥者白崇禧上将亲临现场监督,第十一战区司令长官孙连仲代表中国在日军投降书上签字,北平十万余民众与美、苏、英、法代表观礼,激动高呼 “中华民国万岁”、“中国万岁”、“蒋委员长万岁”、“胜利万岁”,声震屋瓦,响彻云霄。)
(视频:《一寸河山一寸血》(14)徐州会战(下) —— 1938年,血战台儿庄,蒋中正亲临视察,白崇禧助李宗仁获抗日首场大捷。)
(视频:中华民国总统蒋中正1970年在台湾阳明山中山楼的演讲: 中华文化无人可以毁灭,中共兽性不相容。蒋总统说:大陆奸匪毛贼的罪恶兽性,乃是和我们三民主义中华文化内圣外王的道统,绝不相容的。人人要做反共倒毛的革命先锋,人人要做文化复兴的前导。一齐来巩固德性,发挥潜能,以实现三民主义新中国的理想。)
(视频:《一寸河山一寸血》29 —— 历史的血迹: 抗战期间,国军坚持敌后游击战,毛泽东和中共表面上拥护蒋委员长和国民政府抗日,背地里对日军游而不击,破坏抗日,乘民族危难发展壮大中共实力。)
(责任编辑: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