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5岁天才画家 画作赚数百万

font print 人气: 19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5月10日报导】(中央社台北10日电)她只有5岁,但指画对于小画家艾莉塔‧安德瑞(Aelita Andre)来说轻而易举。澳洲墨尔本小女孩安德瑞已靠画作赚进逾10万英镑(约473万台币),被誉为是“全球年纪最小的职业画家”。

英国“每日邮报”(Daily Mail)报导,安德瑞的画作已在两场画展中展出,而且下个月即将在纽约亚高洛画廊(Agora Gallery)举办第3场。

安德瑞2岁开始作画,所卖出的作品每幅最起码都有3000多英磅,据估已靠画作赚进逾10万英镑,比多数职业画家一辈子所赚的钱还多。

她的母亲是出生于俄罗斯的卡拉希尼科娃(Nikka Kalashnikova),父亲是澳洲人麦可‧安德瑞(Michael Andre),他们将她目前所赚的钱存进信托基金。

卡拉希尼科娃说,她很快就了解到女儿的作画方法和技巧与其他画着玩的孩子不同。

她告诉天空电视新闻网(Sky News):“她的构图、用色和专注时间都和其他孩子不同。”

有人嘲讽,安德瑞的作品是受到父母影响。安德瑞的父亲为了澄清,录下女儿挥洒1幅油画的完整过程,并发布在影音网站YouTube上。

这位天才小画家的画作已被拿来与现代艺术大师杰克森.波拉克(Jackson Pollock)和毕卡索(Pablo Picasso)相提并论。

她目前多数画作价格约在5000美元至1万美元之间,而她的1幅俄罗斯和平号太空站画作在香港以2万4000美元成交,创下个人新高。

她的父母坚称未强迫安德瑞画画,并表示她的作品应以艺术价值来评断,而非年纪。他们也希望安德瑞的成功能为其他有天分的孩子铺路(译者:中央社张雅亭)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大纪元记者康浩行美国俄亥俄州代顿报导)神韵国际艺术团于5月1日周二晚在俄亥俄州代顿市疏斯特艺术中心(Benjamin and Marian Schuster Performing Arts Center)的演出圆满落幕,中国古典舞以及其所体现的神传文化的深刻内涵让全场观众深感震撼,画家Shirley女士和女儿Weinberg都倍受触动。
  • )悉尼画家Caroline Shannon观赏了神韵纽约艺术团于5 月3 日在悉尼帝苑剧院的演出后,赞不绝口。她说:“今晚演出的视觉效果非常好,我喜欢这台演出的颜色,背景和服装,神韵服装设计师们有杰出的颜色搭配的能力,所以服装色彩才那么漂亮。而所有的舞蹈演员们都好得令人赞叹,我非常喜欢今晚的演出。”
  • (大纪元记者李新美国佛州圣彼得堡市报导)佛州画家、雕塑家Beverly Barris女士与珠穆朗玛峰公司的飞机技师Xavier Travz 先生一起观看了神韵国际艺术团于5月5日下午在美国佛州圣彼得堡市马哈菲歌剧院(Mahaffey Theater at the Progress Energy Center)的演出后,他们纷纷赞叹神韵在艺术上的造诣与中国五千年神传文化的精深内涵。
  • “神韵是个完美的整体,无论是优雅的舞蹈、动听的音乐以及宏大的制作都让人惊叹,尤其是天幕背景如此真实壮观,太不可思议了,我仿佛置身中国。”
  • 画家Tan Tham表示,神韵的色彩运用很罕见,但是“效果出奇的完美,就像是一场视觉和心灵的盛宴!”
  • 笔者曾于国家图书馆查找抗日战史资料,发现一本全新改版的《中国陆军作战各大战役实录》珍贵史料,然而此书在各大书局中却未发现贩售,因此只得联络作者,想购买此书。2009年,笔者与友人一同拜访作者杨濬彦先生,因此发掘了这位已高龄九十九,一生反共的国民党抗战老兵的精彩故事 ,他的一生仿佛是中国近代史的缩影......
  • 中国第一贪江泽民家族敛财万亿;嫡孙江志成躲猫猫起家坐拥5千亿资产;江志成借毒生财,涉核酸收割;江泽民死失靠山,江志成荣登杀猪榜头号追踪目标。
  • 与西方基督教相关的圣诞老人(Santa Claus)和东方的寿星老人一样都是民间喜闻乐见的传说人物。不同于只留在传说中的东方老寿星,每年圣诞期间,世界各地都会有成千上万的圣诞老人同时出现在我们的真实生活中与大家共庆圣诞。
  • 战争中的的神迹,一人俘虏132人怎么做到的?为神服务与向国家效忠,在战场上如何两全?悬崖上的军医,硝烟中如何一人救下75名伤员?
  • 出生于俄罗斯的亚历山大‧格拉博维茨基(Alexander A. Grabovetskiy)很早就发觉木雕十分迷人。大约五岁,他就对当地的礼品店中那些手工制作的木雕玩具——雕刻的熊及其它小动物,深深着迷。他还记得他不停地问自己:“它们是怎么做出来的呢?”当时,小小年纪的他一点也不知道木雕会成为他的世界,而一把简单的木刻刀会是他在苏联与美国的救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