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感言

尊重孩子的本有价值

前阵子台北有一位国小教师撰写〈全班都零分〉一文,文中提到:“你本来就有价值,和老师的评分无关,你本来就有价值,不管别人怎么评你。”

提倡在台湾的孩子们不要被“纸上分数”所捆绑,要相信自己独特的本有价值。

我对这位老师的想法,心有戚戚焉。从教育的本质来看,实施纸笔测验与评量,自始至终目的都是为了理解孩子现阶段的学习成果,进而帮助孩子在学科学习需要加强的部分,而不是用分数将孩子分类。然而,分数主义带动了恶性竞争,因分数代表一种高低阶级的区分,代表一种标签的开始,用分数默默划开学生的高下分别。更残酷的是,孩子长大后,这样的分类架构在社会仍是不断运作,只是“纸上分数”替换成“工作收入”与“职业权力”。

分数主义框住未来

分数主义不只框架了孩子们的思考与未来,更甚者,因不理解孩子的多元智慧和独特天赋,就擅自用0分、30分、60分、80分、100分评价孩子,使孩子们长久被这样的分数评价制度所规循。本应在天上发光发热的超新星,最后终被分数主义的意识形态与大人们不负责的批评话语牵引,终归沉落。我们的孩子必须有信心地真实理解自己是谁,有自信地不被外界声音左右。很多大人批评论断他人(包括孩子)的动机,是为表示自己高明,但批评论断者真的理解这个孩子性格与潜能吗?等这孩子靠自己努力突围成功后,过程中因不理解,不断否定他,不尊重孩子的人又在哪里呢?

好批评论断他人者曾为自己的言行负责过吗?答案是令我们悲伤的。孩子们是有血、有肉、有记忆的,当他们一天天长大,其“主体性”总有“意识觉醒”的一刻,孩子们也会记得他们那一年是怎样被对待。

给予成长呼吸空间

面对社会现实,不要被不理解的批评者,或含有恶念的论断言论所影响。要做到此点,对成人来说都不容易,何况是对于孩子们?父母、教师或孩子生活周遭的大人们,其言行批判对于孩子都有影响力,不负责的话语与未建基于理解的批评,可能会就此框架孩子们的思考与未来。当大人们在对孩子发出某种批评或论断时,请反复思量:如果台湾教育是希望让孩子透过教育过程,由“小树苗”般茁壮生长成为“大树”,首先最重要的便是给予孩子呼吸成长的“空间”。这“空间”在教育上即是对孩子本有价值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