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现在拥有的幸福

大山真弘 / 译者:吴玲纬

人气 2
标签:

释迦牟尼佛曾说过“三界皆苦”,这个世界充满了苦难。在这样的现世,要怎么做才能接近幸福呢?

先从一定会让自己变得不幸的方法说起吧。

那个方法,就是不断回溯自己的记忆,从中寻找符合“做了○○却没有得到回报”的○○。只要每天持续对许多人思考这件事,怒气和怨恨将会产生,因此,你一定能让自己变得不幸。

怨恨、怒气、憎恨,是距离幸福最遥远的感情。就像我们常说的“害人也害己”,怨恨的意念也会反过来影响,使本人陷入不幸。而被你诅咒的人可能什么都不知道正在呼呼大睡,反而是诅咒他人的自己,因为自己的怨恨、怒气和憎恨等而过着夜不成眠、身心崩溃的生活,这种情况在现实中时常发生。即使怪罪他人也无法解决问题,只会落入欲求不满的黑洞中。

要接近幸福,重要的是保有对事物要有各种不同的看法。若只以一种标准做判断,容易引起争执和摩擦。由于不同的人有不一样的人生经验,标准也相对的不同,所以我们也要一并考量对方的标准。

然而,幸福有一条捷径,那就是让自己身边的每个人幸福。

让身边的人感到幸福,表示你对周遭的人来说是有益的存在。这么一来每个人都能感到幸福。

例如,被人感谢时会有好心情。当对方向自己说谢谢时会感到开心,然后也想回复对方“不客气,也谢谢你!”对吧?

你觉得最简单的善行是什么?其实就是“笑脸迎人”。保持笑容、用微笑打招呼,每天早上用笑容和开朗的声音对人说早安,以此做为一天的开始。如果能将这个习惯再扩展到左邻右舍、职场和社会的话……。这也是布施的其中一种,我们称之为“和颜施”(译注:对于别人给予和颜悦色的布施)。

另外,现在正烦恼、痛苦着的人,与其担心未来,不如试试今天一整天努力地活在当下吧!不要管自己没有的,数一数自己拥有的“当下的幸福”。然后对那些幸福保持感谢,并且向给自己幸福的人回报。每天持续感谢、持续回报,你一定能更接近幸福。

透过内观的三个问题回顾自己的过去,可说是“人生的盘点”。彻底清查自己从以前到现在累积在心中的疙瘩、好的回忆、现在的人际关系等一切,然后用自己的方式做评价。如果用会计的用语来说,从以前到现在带给母亲的困扰就是“贷入”,回报就是“还款”,可说是一项进行人生收支决算的工作。

但是,向银行借的钱必须要还给银行,从母亲那得到无偿的爱和温暖的支持,这种“心的债务”,却有可能无法向本人偿还。

六十岁的内海女士的母亲,因为脑部机能有九成以上无法运作而长时间住院。

在没人照顾就无法继续维持生命的状态之下,当然连话都没办法说,但在少许恢复的脑部机能中可以表现一部分的感情。现在的母亲唯一办得到的事,只剩“看到内海女士的脸就流泪”了。

内海女士觉得,自从母亲住院之后,自己藉由照顾在老家独居的父亲的饮食和生活起居,算是给了父母小小的回报。不过每当内海女士去探望母亲,她的心还是非常难受。她很想要消除这种感觉。

其实在内海女士的心中,还留有小学高年级时被母亲用言语伤害的回忆。她一直单方面地耿耿于怀,并因此总是对母亲很苛刻。一直到内海女士三十岁左右,结婚有了孩子,然后母亲帮忙自己照顾孩子之前,她对待母亲的态度一直非常冷淡。

这个芥蒂就是造成内海女士心情难受的真正原因。母亲一边忍受父亲的暴力,一边将内海女士姊妹们养育成人,为了不让女儿和父亲有所隔阂,其实心都碎了却还装做若无其事。

内海女士对这样的母亲心生感谢的同时,“想为自己近二十年来冷淡的态度做补偿”,这样心情也不断涌上内海女士的心头。

后来,内海女士终于找到了她能替母亲做的事。

“我要增加到医院探望妈妈的次数,并带着笑容和她说话!我要和她聊许多过去没能聊到的事。我会努力,也希望她能原谅这么冷淡的女儿。”

内海女士找到了自己一直以来寻求的答案。

回首过往,“那个也没达成”、“再多那么一点就能报答母亲了”,但已经后悔也来不及。虽然现在母亲除了流泪什么事也办不到了,但从好的方面来想,她仍然在这个世上啊。自己只要尽最大努力的回报就好。偿还“心的债务”,其实就是用言语、态度和行动,传达自己打从心底的喜悦和感谢,如此而已。@

摘自 《母亲是面镜子,照见真实的自己》 脸谱出版社

相关新闻
不要成为天不怕地不怕的人
与其没做而心生遗憾 倒不如后悔做了
努力的成果体现于人格的成长
只考虑自身利益的人 其相也贫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