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天韵:明月乡思

人气 4
标签:

问明月,乡关何处?

乡思,犹如一条细细的线,牵系在圆圆的月饼中,融化在皎洁的银光里。

今夜,若无法享有共看明月的欢欣,也不必陷入孤影对玉钩的冷清。面对那温柔清朗的宝镜,权且尽抒胸中的幽思,让心儿向更高远的时空飞翔,找寻生命之旅的答案。
一番思情,随着千百年的凝望,入心,且入诗。

奇妙汉字,寥寥数语,宛转韵致,描绘出各异的古时月,昔日情。

苏轼的《中秋月》以淡雅清幽取胜:“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张籍在《西楼望月》中写:“寒夜共来望,思乡独下迟。”“明日千里去,此中还别离。”从异乡走向更遥远的异乡,别离中再话别离,这是怎样的满腹惆怅!

陈师道的《十五望月》既写出游子思归的心声:“向老逢清节, 归怀托素辉。” 又奏响不甘于老的强音: “不应明白发, 似欲劝人归。”

白居易有诗云:“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其深切的乡愁于全诗八句间“一气贯注”,散落在时光的长廊中。

月下的乡愁,似乎是游子的专利。在科技数码大显威风的今天,万里之遥倾刻即可化为咫尺,但是,却依然有天涯高墙的隔断难以逾越。真实的故事,上演在海的这一边,那一边。

在圣诞老人的故乡、芬兰的罗瓦涅米城,居住着来自中国河南的金昭宇和金昭桓姐妹。她们的母亲、法轮功学员陈真萍在二零零八年奥运前夕被中共非法判刑八年,关押在河南新乡女子监狱。因为陈真萍不放弃对“真善忍”的信仰,监狱不允许任何人探视,亲友一直得不到她的消息。姐妹俩日复一日地向芬兰政要和民众呼吁,帮助营救她们的母亲,揭露中共对法轮功群体迫害的惨烈,希望正义的人们伸出援手,使得大陆千千万万的法轮功学员能够早日获得自由的修炼生活环境。今年,已经有四千多名善良的芬兰人寄信到陈真萍所在的监狱,表达对她的支持,并呼吁中共立刻释放陈真萍。

妹妹金昭桓在一次受访时表示:中国是我的故乡,那里有我牵挂的许多人和事。我期待着有一天,能够重返故乡,与亲人团聚。

与此同时,在美国的西海岸,耿和女士与一双儿女也正期盼着与高智晟的相会。数年前,高律师大声疾呼,为铁蹄下的民众鸣冤。他选择了正义,甘愿放弃荣华富贵及家庭的美满。妻子说:他没有做错任何事。一对忠肝义胆的夫妻,付出了月圆人难圆的代价,在俗世中守住良知。

这样的分离,引人唏嘘,却又荡气回肠。

月出月落。她皎洁、灵动、无私的把银辉洒向大地,倾听心灵的诉说,见证人间的悲欢离合,阴晴冷暖。思乡,思人,体悟生命,叩问永恒。离别的泪,未必只有忧伤。回望故乡,用真心和勇气,去构筑更多的幸福团圆。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