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行吟:何处是故乡

作者:方静
font print 人气: 48
【字号】    
   标签: tags:

不往北走,S和我的半日轻旅行,来到南方边陲的小城。一出车站,感觉有点陌生,却不疏离,或许是朴实的面孔和市井的生活,种种寻常事物,化解了不安和疑虑。

安步当车,随意漫游。市场里啖小吃,转角处买点心,我们还在老店品尝寒露时节的水果雪花冰,一派轻松、自在!而此情此景,是当下正在享受异国豪华假期的朋友L所无法想像的,我们这样告慰自己……

晃着晃着,眼前出现乔木高耸,树篱环绕的老建筑,驱近一看,原来是已故英雄的将军行馆。悲凉却豪壮的故事牵引着俩人,于是,大约有一个钟头,我们流连在置放军服、旧物、勋章与奖状的空间里,仿佛成为这段斑斑血泪历史的见证者。

志工导览员,是将军部属的后代,热心、诚恳的细诉那个战乱时代的颠沛流离、百般无奈;和悲剧英雄的凛凛风骨、浩然正气。生离死别、人世悠悠,听来无限伤怀、不胜感慨。而其中有些情节太沉重、太哀痛,好几回,言者和听者都噤声无语、沉默以对…..

导览员离开后,我们自行四处逛逛。窗台边骨架銹蚀、布面污渍点点的行军床,最引人瞩目。我不免杞人忧天、暗暗揣测:以它为眠床的战士,是否安然回到故乡?用它做病榻的伤兵,可曾痊愈重返家园?

另外,角落里一只表皮垄起、纹理碎裂的旧木箱,也让人眼睛为之一亮。它从彼岸被带来此岸,当年,装的是万不得已的绝望,还是满怀期待的希望?而箱子的主人如今安在?若已作古,魂魄有无归依故里?

最后,我想到的是:兵荒马乱的年代,被迫离乡背井、浪迹天涯的人们,在几十载的政权对峙、关山阻隔之后,故乡已成他乡,而异乡还是异乡,这是怎样的一种牵扯、纠结呢?而身不由己,任命运摆布,无论是福是祸,总有些缺失或遗憾吧?!

正思量之际,听见S召唤:“时间不早,该回去了。”闻言,才突然惊觉──原来,自己也是异乡人!或许,在找到心灵故乡之前,不管在哪里,我们都只是──过客……@

责任编辑:方远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shown)“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凡夫俗子能够看得开、放得下的寥寥无几。
  • 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人、事、物,也就是自微观转为宏观,空间开阔了......
  • 无论向左或向右,都有不同的风景与气象,让人目眩神迷、怦然心动………
  • (shown)正是这些困难、挫折,激发出潜能与智慧,让我们得以成长和茁壮。苦厄以及困顿是剪刀的双刃,修剪、裁刈我们,是要结更多丰美的果实!
  • (shown)每一趟旅行,必然,有起点也有终站;但是,过程却可以无限期的展延,它可能早于起点之前,也可能晚于终站之后......
  • 要如何摆脱困境,跳出“观念”的陷阱呢?保持弹性、开放的态度;尝试省思、改变的行动,也就是从井底奋力的起身、飞跃,当挣开束缚与制约时,就能看见苍穹的辽阔和宇宙的浩瀚!
  • (shown)当我们有足够的智慧和修为,可以乘着“体谅与宽容”的翅膀,跨越于高墙之上时,我们就能摆脱束缚、冲出樊篱,悠游于莽莽苍苍、漫无边际的蓝天之下……
  • 开车途中,突遇偶发状况,窒碍难行,只好转进岔路。一拐弯,咫尺天涯,在迂回曲折的巷弄里别有洞天、自成一格,迥异于宽敞通衢大道上的车水马龙、风驰电掣。
  • 事物的价值,是因为“意义”而确立的;而“意义”,是人付予的。简言之,母亲具备一双看见“价值”的眼睛。
  • 母亲却没再说什么。我想,她已听进了这些话:“不管别人如何,我们自己要做对的事。”而能够撤回几步,是一个美好的开端……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