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艺活宝典 林添福 坚守77年制陶岁月

陈文敏苗栗
font print 人气: 232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2015年12月07日讯】(大纪元记者陈文敏台湾苗栗报导)林添福今年高龄90,13岁开始做陶,14岁担任陶师,77年与陶为伍的岁月中,他始终奋力不懈,创作不歇,展现对陶艺的热情;林添福是台湾之光,是传统陶艺界的活宝典,更是传统陶文化资产的技艺保存者。

民国61年,林添福创建竹南蛇窑,该蛇窑是目前苗栗县唯一仅存的传统蛇窑;当时林添福带领九名工人,加上一条牛,共花了九天的时间,建造了一条长约23公尺长的蛇窑。

个性开朗、乐天知命的林添福,陶艺界尊称他为“添福师”,蛇窑陶友都称他为“阿公”;添福师通常话不多,但谈起台湾制陶历史,话匝子打开,总能滔滔不绝,谈论如数家珍的陶艺作品,在他爽朗的笑声中,神情间每每流露出自信与自豪。

林添福一生未离开过陶土,玩土、制陶是他的看家本领;从采土、练土、挤胚,建窑、烧柴等作陶的生产流程,他是少数懂得全套流程的老匠师,深厚扎实的基本功力,是弥足珍贵的陶艺国宝。他的作品以传统日用陶器为主轴,通常更多的是陶桌椅组,搭配上造形独具的茶壶、茶盘,也制作一些精致浮雕的大型观赏瓶。

第二代窑主林瑞华投入高温柴烧,创下世界最高温柴烧纪录;林氏父子对台湾陶业付出的心力与丰沛的创作力,无人能出其右,今年双双荣获苗栗县无形文化资产。

林瑞华指出,父亲天赋异禀,国小一毕业,上午学陶,下午就会做陶,也许天生要注定吃这行饭;当时生活环境非常艰辛,父亲清晨5点多要去踏土,7点多回门吃早餐,然后工作到傍晚回来,吃饱饭又去抓鱼,抓隔天要做便当的营养午餐,这是他为工作而生活的奔波劳碌。

林瑞华表示,后来整个传统陶器没落,就转型给别人经营,父亲开始四处做陶师,做酒瓮,也曾经转换跑道到水里去车模具;后来父亲自己做模具、坯体、浮雕、立体雕塑等。

林瑞华说,老陶师敲响台湾硘声,传承台湾硘传统窑,最漂亮的作品在窑室里,找到未来陶器,相信传统产业一定可以延续下去,要让他成为不死的产业。

林添福的儿媳妇邓淑慧是台湾陶瓷历史的研究学者,对林添福非常孝顺与敬重;邓淑慧指出,林添福是少数台湾陶瓷师傅里,非常懂得享受做陶乐趣的人,他坚持本业且乐在其中,当他不再需要为生活劳碌奔波做陶时,开始享受他为自己做陶的乐趣;对于他做的东西有审美的趣味,会乐在其中,晚年才能在做陶的世界里优游自在。

台湾的传统陶瓷已经没落与式微,邓淑慧肯定林添福依然坚持传统陶技艺,而且继续发扬光大,传承下一代林瑞华;日前苗北艺文中心举办林添福父子联展,在台湾陶瓷史上是百年难得一件的展览;高龄老陶师90大寿,不但能拉坯、做陶创作,而且还能办展览,是人间稀有国宝。

邓淑慧说,人生的最高境界:知足常乐、无欲无求,林添福是生活哲学的典范;每当家族祭拜窑公时,不能跟神明祈求,只是尊敬祂,无所求,感谢窑公技术指导。

“林添福捏陶之余,最喜欢观看动物,举凡天上飞的鸟、地上走的鸡、鸭、狗—等,都是他的好朋友,他好像可以跟动物沟通,非常神奇,因此他会做很多动物陶艺,有猫头鹰、狮子、犀牛、兔子、龙—等作品;喜爱动物的林添福,成就了他很特别因缘。”盛钿如是说。

“刚到竹南设厂时,有一只受伤的猫头鹰,停在蛇窑的尤加利树,阿公喜欢动物,不会惊动它,且可驯服它(猫头鹰是猛禽),他们可互通交流,每天喂它吃东西、照顾他,一段很难得的回忆;猫头鹰是福气的象征,后来竹南蛇窑设厂时,选择猫头鹰做为吉祥物。”

“阿公虽然年龄老迈,却很享受他的创作,且专注其中;技巧功夫虽没以前那么熟练,但他会把传统的火球器型转化成他现在的福气长寿瓶,瓶上菊纹的雕刻 (菊花是长寿的象征),他把它沿用到他的创作上。”盛钿对阿公知之甚详,娓娓述说阿公的作品。

盛钿表示,阿公是很单纯的人,他会把创作的理念用到他创作的语汇;每次很好奇,他脑袋里装的是啥?其实他的脑袋里装很多东西,他看到的水缸、厨房的锅碗瓢盆的东西,都是他创作的精髓。

“当初整个陶瓷厂曾经没落,不久发展研发工艺品,譬如陶桌椅,先用泥土打一个底,让阿公拉坏,很多技法融合在一起,桌面是平的,要有骨架支撑,桌面才撑得住,很深很深的工艺,很难再做出来了;光阴干就要照顾一个月,干太快会裂或变形,要平整的就很难了。”盛钿述说前尘往事。

竹南蛇窑家族湘宁表示,阿公天赋异禀,做陶艺创作时浑然天成;他不藏私,只要肯学艺,他都尽心教导;捏陶时自己很开心、很得意,乐在其中,做陶已经成为他的生活模式,他可以一刀一笔就画完一片叶子与菊花瓣;他很谦虚,当作品创作出来时,他说,这个很简单啊!

“阿公小时候家里开窑场,在大甲东,祖父开窑场,阿公年幼时就在窑场帮忙,13岁时早上看师傅做,下午就学会了,后来辗转过多次学艺后,阿公当了师傅,教授许多学徒;当时生活很不稳定,东奔西跑,阿公说哪一个做陶的不是这样到处奔波,这也没啥特别辛苦的,大家都一样。”,“阿公做陶的台面收拾得很干净,即使90岁了,他也坚持自己要收好,工作态度很认真。”湘宁说阿公很认真,也很认命。

苗栗副县长邓桂菊指出,苗栗的陶瓷非常有名,感谢林添福老师对陶艺的热爱与坚持,才能将珍贵的陶艺创作留在苗栗,让几乎断层的台湾传统陶艺文化延续新生命。

林添福出席父子联展的盛会。(许享富/大纪元)

[[2]]

林添福严谨、审视自己的陶艺作品。(许享富/大纪元)

林添福专注于手拉胚。(许享富/大纪元)
林添福的长寿福气瓶。(许享富/大纪元)
林添福的作品-龙罐。(许享富/大纪元)
林添福父子合影。(许享富/大纪元)
林添福的陶盘作品-寄春。(许享富/大纪元)
竹南蛇窑一门三杰合照。左起为林添福、林瑞华、邓淑慧。(许享富/大纪元)
在意大利参展的陨石、三色、蜜色三只长颈瓶。(许享富/大纪元)
灌浆铸造的狮子。(许享富/大纪元)

责任编辑:陈真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苗栗县竹南蛇窑创办人林添福老陶师,今年迈入90岁,77年来从事陶艺未曾停歇;“林添福九十陶寿展”,除了献寿祝福,更由代表老、中、青三代的陶艺家参与,象征陶艺薪火相传。
  • 国宝级陶艺师林添福90陶寿展,25日在苗栗陶瓷博物馆开幕,百位爱陶者带来自己创作或收藏的动物陶作品,进行百人“献兽陶”仪式,祝贺老陶师福泽绵长;陶寿展除了献寿祝福,更由代表老、中、青三代陶艺家参与,象征陶艺薪火相传。
  • “台湾硘声-林添福九十大寿展”,9月5日上午10点至12点在苗栗工艺园区办理一场福慧双全免费彩绘体验活动,猫头鹰是竹南蛇窑选定的家族吉祥物,也是智慧与福气代名词,让大家一起分享林添福老陶师的智慧与福气。
  • “台湾硘声—薪火相传林添福、林瑞华父子联展”,自即日起在苗北艺文中心开展;高龄九十岁的国宝级陶师林添福,精彩的陶艺作品,见证台湾陶艺的发展史,第二代窑主林瑞华投入高温柴烧,创下世界最高温柴烧纪录;林氏父子对台湾陶业付出的心力与丰沛的创作力,无人能出其右,今年双双荣获苗栗县无形文化资产。
  • 清初思想家黄宗羲,在他的《王征南墓志铭》中,记述过太极拳祖师张三丰的一件奇事。张三丰曾梦见玄武大帝传授他拳法,从此就拥有了以一对百的神力,梦中承传技艺的事在近代也不少,在此列举三个著名案例。
  • 2019年开春之际,石雕艺术家郑文裕以“守护”为主题的系列作品,在高雄市立文化中心连展10天,许多前来观展民众感受到作品散发出的温暖,这是他践行创作理念后获得的共鸣。
  • 美国纽约有一个满头白发的乐器匠师,他的手工电吉他独一无二,用的是纽约市的古建材,­而买吉他的不乏摇滚乐界的大明星。
  • 这个雄伟的古代武士雕像实际上是由巧克力制成的,整整120磅!著名的巧克力达人阿莫里.基琼(Amaury Guichon)和好友联手创作,共耗时 18个小时,细节令人惊叹。
  • 对意大利著名珠宝设计大师迭戈·帕比(Diego Percossi Papi)作品的印象,可谓是艺术完美的结合。
  • 2016台北国际建材家具大展,11月18~21日在世贸一馆盛大举行,来自云林斗南的“铭木专业木工厂”也参与这次的展出,他的展位没有任何的装潢,只有参展的原木和参展的作品。坚持正宗榫卯工法的铭木第三代传人李界煌自豪地说:“我们的展位是最环保的,绝不会留下任何垃圾,一切都可以带回去。”为了让民众见识正宗的榫卯工法,李界煌在展位上开讲“古代建筑是现代经济困顿的解药”,希望能唤起世人对传统工法的关注。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