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门即是深山 读书随处净土

作者:唐风

尘世的喧嚣,虽然使人迷惑,却是锻炼人的好地方。(fotolia)

font print 人气: 897
【字号】    
   标签: tags: , , ,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处事方法和原则,没有绝对的对和错。当年陶渊明因不想为五斗米而折腰,离开喧嚣的尘世,去过种菊赏月的隐居生活,这是他的生活方式;同样是大德高士的东方朔却有着不一样的处事方法。“大隐隐闹事,小隐隐山林”也是另一种境界。

古人曾说“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大概与东方朔的认识非常相似。尘世的喧嚣,虽然使人迷惑,却也是锻炼人的好地方。也如佛家提出的“幡动风动还是心动”哲理,心若不动,又管它幡动风动,与我何干。

佛家高德之人,都要出去云游,要想不受外界的干扰,就要学会在尘世中修炼,才是真的放下,躲在深山,反落“放不下”的话柄。很多人似乎看破红尘,要出家修行,也是一种生活。只是莫忘了真正的佛家高士,都在云游中来提高自己的修为。

一个人在哪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拥有一颗善良的心向善的心,那么在人间就是好人,修道者就可以得道。一切全凭一颗心。@

责任编辑:方远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渊明(公元365年~427年)是晋代文学家,名潜,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陶渊明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田园诗人,小时候家境贫困,但是他努力钻研儒家经典,年轻时一度出仕,做过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令等小官,41岁时挂印辞官,隐居于庐山脚下,躬耕田园,饮酒赋诗,终老一生。后人称赞他为“千古隐逸之宗”。
  • 书中记载着无数灵异事件。下面是汉武帝遇到水木之精--藻故事。
  • 汉武帝元封年间,东方朔游于鸿濛之泽,看见他的母亲田氏在白海边上采桑叶。这时忽然有一个黄眉老人来到他面前说……
  • 初读鲁智深,只觉他快意恩仇、粗豪仗义,每每在他杖杀恶徒、替天行道时喝一声采。而当掩卷沉思,难以忘怀的却是他不经意闪现的禅意,以及迷惘半生、回归真我的人生际遇。
  • 像所有的农夫一样,承受着汗滴禾黍的付出,忍住食不裹腹的辛苦;唯一的报酬是闲暇时可以读读自己喜欢的书,说真话,做真事,无需造作,只要弹琴赋诗。一晃眼十多年过去了,陶渊明并不后悔。
  • 十七年腥风血雨的迫害中,我从懵懂逐渐走向成熟。伴着那无端的惊恐,伴着那无望的期盼,伴着那无眠的长夜和无尽的忧伤,走了过来。而今,我的父亲却又一次被非法关押,酷刑折磨,生命危在旦夕!这处境怎能不让我心痛呢?好在我是背对着忙碌的母亲,有意不让她看到我的泪水,不想再让她多一份感伤。父亲的境况已经让善良的母亲平添了几多白发。
  • 父亲最近突然之间被警察抓了,然后重病住院,生命危在旦夕。此时此刻,她只想为父亲祈福,希望他平安度过这一劫难。
  • 刹那间,我明白了:绘画,作为一门视觉艺术,永远无法表达一种最重要的东西,这就是──气息。同样是白色造型,颜料传达不出梨花那种沁人心脾的芳馨,那 种使干燥沉闷的空间变得润泽清爽的气息;无法再现梨花喁喁低语、盛放犹合、含蓄纤秀、文弱娇柔的面貌。继九寨沟写生之后,这是我第二次体会到绘画语言的贫乏与无奈。
  • 张三丰一曲《上天梯》,唱出他坚如磐石的出世修真之志。张三丰佩剑携琴,离开辽阳老家,经太行山脉,首先来到道家洞天福地之一的恒山。张三丰在望仙岭上结庐,潜心寻道。悠悠十六载,未遇大道,转而东走齐鲁(今山东),寻找神仙世界。
  • 难怪我们的爱国者们,从不敢说自己为国家交了几千万几千万的税,感情是贫贱不能移,剩下来的苦呵呵,穷得只剩下爱国的能力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