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外弦音 巴赫大提琴组曲 (1) 诚朴的天命

文/伊遐
font print 人气: 872
【字号】    
   标签: tags: ,

知名华裔大提琴家马友友今年与索尼公司灌制了巴赫《无伴奏大提琴组曲》全套。他20岁时第一次灌制,40岁时录制了第二次,现年62岁的他再度演奏了这组作品。

他说,每一次诠释,都是全新的感受,并赞叹这组音乐中包含了一切,能够让人“完整”。

巴赫在中年的时候,谱写了六阕《无伴奏大提琴组曲》。这是史无前例的空前之举,在这之前没有人认真写曲给大提琴单独演奏,可是这六阕组曲在巴赫有生之年并未受到重视。

至今,有音乐家说演奏此曲就像在祈祷,有流行乐评为之倾倒,为之立传……好像很艰深,却又特别受欢迎……有一点是肯定的,“巴赫无伴奏大提琴独奏组曲”已成为所有大提琴家演奏里程上的试金石、圣母峰!

属灵的渊源

公元1685年3月31日,约翰.塞巴斯提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出生于德国中部图林根联邦州(Thuringia)的艾森纳赫镇(Eisenach)。图林根州森林郁郁,被称为是“德国的绿色心脏”。

艾森纳赫位于瓦尔特堡(Wartburg)的山脚下,是个历史悠久的文化之乡。1498年,早于巴赫将近两个世纪,马丁.路德曾在艾森纳赫圣乔治教堂的拉丁文学校就学,熟读修辞、逻辑、语法、神学。他也特别喜爱教堂的唱诗班。

后来路德因批判教会腐败,被教宗判为异端。他在被逐出教会后,顶着被烧死的危险,曾逃回到这个教堂宣讲自己的神学体悟,而后藏身在瓦尔特堡,把圣经翻译成德文,创立了以新约圣经为基准的新教(基督教,有别于原先的天主教)。

从瓦尔特堡俯瞰山脚下的艾森那赫。(MdE/Wikimedia Commons)

五代音乐家系的铺垫

巴赫家族传承着绵长的音乐脉络,上五代祖先都有音乐家。他的父亲约翰·安布罗修斯·巴赫(Johann Ambrosius Bach)是艾森纳赫市政府小提琴手兼乐团指挥和公爵府的小号手。他的伯伯约翰·克里斯托夫·巴赫是圣乔治教堂的管风琴师,也是作曲家。事实上,连续一百多年来,这个管风琴师的职位都是巴赫家的人所担任的。

圣乔治教堂内景。(Wolfgang Sauber/Wikimedia Commons)

圣乔治教堂就在市中心广场旁边,前面竖立着一尊金色的圣乔治屠龙雕像。小约翰.塞巴斯提安.巴赫就是在这里受洗的。他自幼便受到浓郁的音乐熏陶,爸爸也教他小提琴。

艾森纳赫圣乔治教堂外景。(J.-H. Janßen/Wikimedia Commons)

他约于1692年进入圣乔治教区学校,先学三年的基础德文,接着学习拉丁文,还算是马丁.路德的学弟。因为天生有副好歌喉,也是唱诗班的一员。根据学校的档案,他经常缺席,但成绩尚可。

勤奋好学

月有阴晴圆缺,欢乐的童年不久长。巴赫九岁至十岁这一年间父母相继过世,他转而投靠在奥尔德鲁夫(Ohrdruf)任职管风琴师的长兄克里斯多夫(J. Christoph Bach)。可能人生的波折促使巴赫成熟,他在学校的成绩突飞猛进。

在大哥的指导下,巴赫开始学习管风琴音乐,以及管风琴的制造和维护。长兄的老师之一就是巴洛克音乐时期南德管风琴乐派的代表作曲家帕海贝尔(Johann Pachelbel)。

1700年,长兄的孩子出生,巴赫为了减轻兄嫂的负担,以自己的好嗓门申请到公费奖学金,远赴德国北部的吕纳堡(Lüneburg)圣米歇尔教堂拉丁文学校(Michaelisschule)就学,并参加合唱团。

德国北部吕纳堡的圣米歇尔教堂。(DerHexeer/Wikimedia Commons)

米歇尔拉丁文学校有优秀精致的文化传统,音乐图书馆里典藏了自16世纪中期以来丰富的手抄乐谱及印刷版本。巴赫尽情地吸收着一切。在这里他涉猎了巴洛克音乐时期各国大师的作品,奠定了扎实的作曲基础。

德国北部吕纳堡的圣米歇尔教堂内部。(Martina Nolte/Wikimedia Commons)

另外米歇尔也为贵族子弟设立了骑士专科学院(Ritterakademie),合唱团团员也能选修课程。在那里巴赫接触到古典文学、宗教理论、拉丁文、希腊文、逻辑学、修辞学及文法。法国的礼仪与音乐也是重点,还有定期的音乐会,大大丰富了他的知识及见闻,也逐步熟悉了17世纪后意大利及法国音乐风格的特色。

徒步千里为求艺

可能是遗传,巴赫此时已显露了管风琴方面的天赋!他到处向著名的管风琴家请益,如吕纳堡当地的图林根同乡伯姆(Georg Böhm);暑假更走路到隔壁的大城汉堡,拜访莱尼肯(Johann Adam Reincken)。伯姆有法国音乐的风格,是有名的即兴演奏家;莱尼肯则传承荷兰—北德传统式严格的对位手法,巴赫 一 一把这些不同的音乐元素完美地结合起来。

1702年离开学校后,巴赫回到图林根州,曾在魏玛短暂担任过小提琴乐手,后来到阿恩施塔特(Arnstadt)担任管风琴师。巴赫家族的优良传统也开始显耀在他身上了,年纪轻轻的他因为管风琴技艺高超,已拿到高于同侪的薪俸。

青年巴赫肖像。(公有领域)

1705年冬,20岁的巴赫步行到德国北方的贸易重镇吕北克(Lübeck),只为了拜访圣玛丽教堂(Marienkirche)的管风琴大师布克斯特胡德(Dietrich Buxtehude)。这一趟旅程单程约 380公里,往返超过 1千里路!

布克斯特胡德是巴洛克音乐盛期北德管风琴乐派的杰出音乐家。他的作品简约、纯净,但能引发人的想像力,绚丽而壮阔,对巴赫影响深远。

从17世纪开始,圣玛丽教堂在圣诞节前的五个星期开始,每个礼拜天晚上,都会举办免费的“黄昏音乐会”(Abendmusik),由管风琴演奏与合唱团演唱圣诗。在布克斯特胡德的主持下,“黄昏音乐会”变得远近驰名,成为吕贝克的文化盛会,延续至今。

位于德国东北方大城吕贝克的圣玛丽教堂。(公有领域)

圣玛丽教堂为哥德式建筑的杰出代表,几乎125米高的尖顶给人高耸入云的震撼,工巧繁复的玻璃花窗则带给人无尽的灵思——白天阳光穿过彩色玻璃,夜晚则反映着摇曳的烛光……静听管风琴奏出圣乐,访者置身其中,敬畏崇高的心情油然而生。

这所有的一切,都在巴赫心中刻下了深刻的印象。巴赫原本请了一个月的假,却闻乐忘返,四个月后才回家。

圣玛丽教堂旧照。(公有领域)

一切荣耀神

从艾森纳赫的历史可以看出巴赫家族与新教教会的久远渊源。事实上,巴赫家谱上记载着他们的祖先在三十年战争(1618—1648年)席卷欧洲的时候,就是因为坚持对基督教的信仰,放弃家园,离开迫害新教的匈牙利,而迁徙到德国图林根新教保护区。

路德非常重视音乐对灵修的作用。他本人喜欢唱诗,他认为音乐是神给人的一份美好的礼物。他说:“在神学之后,我给予音乐最高的地位和荣誉!”所以,基督教礼拜仪式中,布道与合唱赞美诗(亦作圣咏,chorale)是最重要的部分。

马丁·路德亲自创作过36首《圣咏曲》(Choral),这是采用德文歌词的民谣风合唱曲,也就是新基督教会的圣诗本的基础。巴赫从小也唱过路德的圣咏。在吕纳堡求学期间,唱诗班的熏陶更启发了巴赫创作的灵感,并磨练了他和声的技巧。

这样的成长背景让巴赫很自然地也以教堂管风琴师为人生目标。他潜心研读《圣经》、神学,他感到自己的使命就是用管风琴,透过音乐传递《圣经》的福音,于是他开始努力琢磨如何在音乐中传达圣灵的讯息。

他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圣咏曲,不只是用在礼拜仪式中,也发展成管风琴前奏或变奏曲的新曲式。另一面,他也更进一步以圣咏为桥梁结合更大的结构,包括经文歌、清唱曲、受难曲、大合唱等;如《圣马太受难曲》、《b小调弥撒曲》都是气势磅礴、壮丽宏伟的宗教曲。

基督教认为,人在世间的名望、利禄都不重要;需虔信敬畏神,才会获得神的恩典与赐福。

音乐史学家注意到,通常在开始谱曲时,巴赫会写下 JJ,是拉丁文 Jesu Juva (耶稣助我!)的缩写。在大部分手稿的结尾则都会写下三个字 Soli Deo Gloria,或三个缩写S.D.G.,是拉丁文“一切唯独荣耀神!”的意思。

巴赫的乐谱手稿,结尾标示着“一切荣耀归于主”的拉丁文。(公有领域)

巴赫是一位忠诚的基督教徒,所以对他而言,创作音乐无疑就是荣耀神的最高表现。仿佛,他就是神的“音乐大将”。(待续)@*

责任编辑:苏明真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台北巴赫音乐节”将从3月3日到13日举行,以巴赫的“圣马太受难曲”为核心主轴,将举办指挥大师班、讲座音乐会及2场完整音乐会演出,让乐迷更加深了解这部钜作的精髓。
  • 在学术气氛浓厚的巴黎第五区,有一座颇为宏伟精致的圣恩谷教堂(L'église du Val-de-Grâce),从巴黎的很多景点都能一眼看到它。这座教堂原为圣恩谷修道院,始建于1621年,设计师为法国十七世纪最重要的建筑师弗朗索瓦‧芒萨尔(François Mansart,1598-1666),他消化了意大利的巴洛克风格,建立了这座法式古典主义的巴洛克建筑。
  • 巴黎每个区都有教堂,而每个教堂里都有一台管风琴。然而,随着时光的流逝,这些久经风尘的历史遗产如今面临损坏的威胁。
  • 管风琴是世界最大的乐器,外形类似直立式钢琴,常安置在教堂里,并在各种宗教仪式上使用,兼具欣赏与演奏的功能。德国摄影师戈茨弗里德(Robert Götzfried)拍摄了该国许多教堂中的管风琴,看起来既美观又神圣。
  • 管风琴演奏家Fred Astmann:“演出精彩绝伦,令人叹为观止。真是很难想像世上还有如此完美出色的演出。完全超乎我的想像,感到非常震撼。我在此感谢神韵的所有人,因为这确实是世界顶级的演出。”
  • 对我们许多人来说,童年代表着一段充满梦想和希望的单纯时光。过去几个世纪中,许多艺术家都试图重现这种心境,但没有人能比浪漫派作曲家罗伯特‧舒曼(Robert Schumann,1810—1856年)在《儿时情景》(作品15,Kinderszenen Op.15,又译:童年即景)中更好地捕捉到它,这是由13首勾起童年回忆的钢琴短曲组成的套曲。
  • 在柴可夫斯基很小的时候,灵感就不请自来了。布朗教授在书中写道,柴可夫斯基的家庭教师芬妮‧杜尔巴赫(Fanny Dürbach)有一晚看到柴可夫斯基在育儿室里,眼睛闪烁着泪光。“当问他发生了什么事情,他只回答:‘噢,那个音乐!’但那时候周围并没有任何音乐。‘把祂移走!祂在这儿,这儿’,小柴可夫斯基一边啜泣一边指着自己的脑袋,‘祂不让我有一丝安宁!’”
  • 舒伯特
    小舒伯特(Franz Schubert,弗朗茨‧舒伯特)是奥地利作曲家、古典音乐的巨匠。他身高不足5英尺,身量瘦小,长相普通,而且只活了短短的31年。然而,从他去世后留下的几封书信中,人们却能窥见他温柔而善良的灵魂,没有怨恨,没有奸猾。
  • 巴赫的音乐像稳固对称、雄伟壮观的建筑;又像环环相扣、精密转动的齿轮;那由严谨规范构成的赋格,多声部和声此起彼伏,错落有致,变幻多姿,气象万千。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