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外弦音 巴赫大提琴組曲 (1) 誠樸的天命

文/伊遐
font print 人氣: 872
【字號】    
   標籤: tags: ,

知名華裔大提琴家馬友友今年與索尼公司灌製了巴赫《無伴奏大提琴組曲》全套。他20歲時第一次灌製,40歲時錄製了第二次,現年62歲的他再度演奏了這組作品。

他說,每一次詮釋,都是全新的感受,並讚歎這組音樂中包含了一切,能夠讓人「完整」。

巴赫在中年的時候,譜寫了六闋《無伴奏大提琴組曲》。這是史無前例的空前之舉,在這之前沒有人認真寫曲給大提琴單獨演奏,可是這六闋組曲在巴赫有生之年並未受到重視。

至今,有音樂家說演奏此曲就像在祈禱,有流行樂評為之傾倒,為之立傳……好像很艱深,卻又特別受歡迎……有一點是肯定的,「巴赫無伴奏大提琴獨奏組曲」已成為所有大提琴家演奏里程上的試金石、聖母峰!

屬靈的淵源

公元1685年3月31日,約翰.塞巴斯提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出生於德國中部圖林根聯邦州(Thuringia)的艾森納赫鎮(Eisenach)。圖林根州森林鬱鬱,被稱為是「德國的綠色心臟」。

艾森納赫位於瓦爾特堡(Wartburg)的山腳下,是個歷史悠久的文化之鄉。1498年,早於巴赫將近兩個世紀,馬丁.路德曾在艾森納赫聖喬治教堂的拉丁文學校就學,熟讀修辭、邏輯、語法、神學。他也特別喜愛教堂的唱詩班。

後來路德因批判教會腐敗,被教宗判為異端。他在被逐出教會後,頂著被燒死的危險,曾逃回到這個教堂宣講自己的神學體悟,而後藏身在瓦爾特堡,把聖經翻譯成德文,創立了以新約聖經為基準的新教(基督教,有別於原先的天主教)。

從瓦爾特堡俯瞰山腳下的艾森那赫。(MdE/Wikimedia Commons)

五代音樂家系的鋪墊

巴赫家族傳承著綿長的音樂脈絡,上五代祖先都有音樂家。他的父親約翰·安布羅修斯·巴赫(Johann Ambrosius Bach)是艾森納赫市政府小提琴手兼樂團指揮和公爵府的小號手。他的伯伯約翰·克里斯托夫·巴赫是聖喬治教堂的管風琴師,也是作曲家。事實上,連續一百多年來,這個管風琴師的職位都是巴赫家的人所擔任的。

聖喬治教堂內景。(Wolfgang Sauber/Wikimedia Commons)

聖喬治教堂就在市中心廣場旁邊,前面豎立著一尊金色的聖喬治屠龍雕像。小約翰.塞巴斯提安.巴赫就是在這裡受洗的。他自幼便受到濃郁的音樂薰陶,爸爸也教他小提琴。

艾森納赫聖喬治教堂外景。(J.-H. Janßen/Wikimedia Commons)

他約於1692年進入聖喬治教區學校,先學三年的基礎德文,接著學習拉丁文,還算是馬丁.路德的學弟。因為天生有副好歌喉,也是唱詩班的一員。根據學校的檔案,他經常缺席,但成績尚可。

勤奮好學

月有陰晴圓缺,歡樂的童年不久長。巴赫九歲至十歲這一年間父母相繼過世,他轉而投靠在奧爾德魯夫(Ohrdruf)任職管風琴師的長兄克里斯多夫(J. Christoph Bach)。可能人生的波折促使巴赫成熟,他在學校的成績突飛猛進。

在大哥的指導下,巴赫開始學習管風琴音樂,以及管風琴的製造和維護。長兄的老師之一就是巴洛克音樂時期南德管風琴樂派的代表作曲家帕海貝爾(Johann Pachelbel)。

1700年,長兄的孩子出生,巴赫為了減輕兄嫂的負擔,以自己的好嗓門申請到公費獎學金,遠赴德國北部的呂納堡(Lüneburg)聖米歇爾教堂拉丁文學校(Michaelisschule)就學,並參加合唱團。

德國北部呂納堡的聖米歇爾教堂。(DerHexeer/Wikimedia Commons)

米歇爾拉丁文學校有優秀精緻的文化傳統,音樂圖書館裡典藏了自16世紀中期以來豐富的手抄樂譜及印刷版本。巴赫盡情地吸收著一切。在這裡他涉獵了巴洛克音樂時期各國大師的作品,奠定了紮實的作曲基礎。

德國北部呂納堡的聖米歇爾教堂內部。(Martina Nolte/Wikimedia Commons)

另外米歇爾也為貴族子弟設立了騎士專科學院(Ritterakademie),合唱團團員也能選修課程。在那裡巴赫接觸到古典文學、宗教理論、拉丁文、希臘文、邏輯學、修辭學及文法。法國的禮儀與音樂也是重點,還有定期的音樂會,大大豐富了他的知識及見聞,也逐步熟悉了17世紀後意大利及法國音樂風格的特色。

徒步千里為求藝

可能是遺傳,巴赫此時已顯露了管風琴方面的天賦!他到處向著名的管風琴家請益,如呂納堡當地的圖林根同鄉伯姆(Georg Böhm);暑假更走路到隔壁的大城漢堡,拜訪萊尼肯(Johann Adam Reincken)。伯姆有法國音樂的風格,是有名的即興演奏家;萊尼肯則傳承荷蘭—北德傳統式嚴格的對位手法,巴赫 一 一把這些不同的音樂元素完美地結合起來。

1702年離開學校後,巴赫回到圖林根州,曾在魏瑪短暫擔任過小提琴樂手,後來到阿恩施塔特(Arnstadt)擔任管風琴師。巴赫家族的優良傳統也開始顯耀在他身上了,年紀輕輕的他因為管風琴技藝高超,已拿到高於同儕的薪俸。

青年巴赫肖像。(公有領域)

1705年冬,20歲的巴赫步行到德國北方的貿易重鎮呂北克(Lübeck),只為了拜訪聖瑪麗教堂(Marienkirche)的管風琴大師布克斯特胡德(Dietrich Buxtehude)。這一趟旅程單程約 380公里,往返超過 1千里路!

布克斯特胡德是巴洛克音樂盛期北德管風琴樂派的傑出音樂家。他的作品簡約、純淨,但能引發人的想像力,絢麗而壯闊,對巴赫影響深遠。

從17世紀開始,聖瑪麗教堂在聖誕節前的五個星期開始,每個禮拜天晚上,都會舉辦免費的「黃昏音樂會」(Abendmusik),由管風琴演奏與合唱團演唱聖詩。在布克斯特胡德的主持下,「黃昏音樂會」變得遠近馳名,成為呂貝克的文化盛會,延續至今。

位於德國東北方大城呂貝克的聖瑪麗教堂。(公有領域)

聖瑪麗教堂為哥德式建築的傑出代表,幾乎125米高的尖頂給人高聳入雲的震撼,工巧繁複的玻璃花窗則帶給人無盡的靈思——白天陽光穿過彩色玻璃,夜晚則反映著搖曳的燭光……靜聽管風琴奏出聖樂,訪者置身其中,敬畏崇高的心情油然而生。

這所有的一切,都在巴赫心中刻下了深刻的印象。巴赫原本請了一個月的假,卻聞樂忘返,四個月後才回家。

聖瑪麗教堂舊照。(公有領域)

一切榮耀神

從艾森納赫的歷史可以看出巴赫家族與新教教會的久遠淵源。事實上,巴赫家譜上記載著他們的祖先在三十年戰爭(1618—1648年)席捲歐洲的時候,就是因為堅持對基督教的信仰,放棄家園,離開迫害新教的匈牙利,而遷徙到德國圖林根新教保護區。

路德非常重視音樂對靈修的作用。他本人喜歡唱詩,他認為音樂是神給人的一份美好的禮物。他說:「在神學之後,我給予音樂最高的地位和榮譽!」所以,基督教禮拜儀式中,佈道與合唱讚美詩(亦作聖詠,chorale)是最重要的部分。

馬丁·路德親自創作過36首《聖詠曲》(Choral),這是採用德文歌詞的民謠風合唱曲,也就是新基督教會的聖詩本的基礎。巴赫從小也唱過路德的聖詠。在呂納堡求學期間,唱詩班的薰陶更啟發了巴赫創作的靈感,並磨練了他和聲的技巧。

這樣的成長背景讓巴赫很自然地也以教堂管風琴師為人生目標。他潛心研讀《聖經》、神學,他感到自己的使命就是用管風琴,透過音樂傳遞《聖經》的福音,於是他開始努力琢磨如何在音樂中傳達聖靈的訊息。

他一生中創作了大量的聖詠曲,不只是用在禮拜儀式中,也發展成管風琴前奏或變奏曲的新曲式。另一面,他也更進一步以聖詠為橋樑結合更大的結構,包括經文歌、清唱曲、受難曲、大合唱等;如《聖馬太受難曲》、《b小調彌撒曲》都是氣勢磅礴、壯麗宏偉的宗教曲。

基督教認為,人在世間的名望、利祿都不重要;需虔信敬畏神,才會獲得神的恩典與賜福。

音樂史學家注意到,通常在開始譜曲時,巴赫會寫下 JJ,是拉丁文 Jesu Juva (耶穌助我!)的縮寫。在大部分手稿的結尾則都會寫下三個字 Soli Deo Gloria,或三個縮寫S.D.G.,是拉丁文「一切唯獨榮耀神!」的意思。

巴赫的樂譜手稿,結尾標示著「一切榮耀歸於主」的拉丁文。(公有領域)

巴赫是一位忠誠的基督教徒,所以對他而言,創作音樂無疑就是榮耀神的最高表現。彷彿,他就是神的「音樂大將」。(待續)@*

責任編輯:蘇明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台北巴赫音樂節」將從3月3日到13日舉行,以巴赫的「聖馬太受難曲」為核心主軸,將舉辦指揮大師班、講座音樂會及2場完整音樂會演出,讓樂迷更加深了解這部鉅作的精髓。
  • 在學術氣氛濃厚的巴黎第五區,有一座頗為宏偉精緻的聖恩谷教堂(L'église du Val-de-Grâce),從巴黎的很多景點都能一眼看到它。這座教堂原為聖恩谷修道院,始建於1621年,設計師為法國十七世紀最重要的建築師弗朗索瓦‧芒薩爾(François Mansart,1598-1666),他消化了意大利的巴洛克風格,建立了這座法式古典主義的巴洛克建築。
  • 巴黎每個區都有教堂,而每個教堂裡都有一台管風琴。然而,隨著時光的流逝,這些久經風塵的歷史遺產如今面臨損壞的威脅。
  • 管風琴是世界最大的樂器,外形類似直立式鋼琴,常安置在教堂裡,並在各種宗教儀式上使用,兼具欣賞與演奏的功能。德國攝影師戈茨弗里德(Robert Götzfried)拍攝了該國許多教堂中的管風琴,看起來既美觀又神聖。
  • 管風琴演奏家Fred Astmann:「演出精采絕倫,令人歎為觀止。真是很難想像世上還有如此完美出色的演出。完全超乎我的想像,感到非常震撼。我在此感謝神韻的所有人,因為這確實是世界頂級的演出。」
  • 對我們許多人來說,童年代表著一段充滿夢想和希望的單純時光。過去幾個世紀中,許多藝術家都試圖重現這種心境,但沒有人能比浪漫派作曲家羅伯特‧舒曼(Robert Schumann,1810—1856年)在《兒時情景》(作品15,Kinderszenen Op.15,又譯:童年即景)中更好地捕捉到它,這是由13首勾起童年回憶的鋼琴短曲組成的套曲。
  • 在柴可夫斯基很小的時候,靈感就不請自來了。布朗教授在書中寫道,柴可夫斯基的家庭教師芬妮‧杜爾巴赫(Fanny Dürbach)有一晚看到柴可夫斯基在育兒室裡,眼睛閃爍著淚光。「當問他發生了什麼事情,他只回答:『噢,那個音樂!』但那時候周圍並沒有任何音樂。『把祂移走!祂在這兒,這兒』,小柴可夫斯基一邊啜泣一邊指著自己的腦袋,『祂不讓我有一絲安寧!』」
  • 舒伯特
    小舒伯特(Franz Schubert,弗朗茨‧舒伯特)是奧地利作曲家、古典音樂的巨匠。他身高不足5英尺,身量瘦小,長相普通,而且只活了短短的31年。然而,從他去世後留下的幾封書信中,人們卻能窺見他溫柔而善良的靈魂,沒有怨恨,沒有奸猾。
  • 巴赫的音樂像穩固對稱、雄偉壯觀的建築;又像環環相扣、精密轉動的齒輪;那由嚴謹規範構成的賦格,多聲部和聲此起彼伏,錯落有致,變幻多姿,氣象萬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