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刚果到秘鲁

一个BBC生态摄影师在树梢上的探险笔记(2)

作者:詹姆斯‧艾尔德里德(英国)

在溪的热带雨林在新西兰(fotolia)

font print 人气: 195
【字号】    
   标签: tags: ,

续前文

萦绕神秘气息的阔叶林树海

离地十层楼高,我已经来到一半的高度了,树干的直径仍有一.五公尺宽。婆罗洲的这些树木和世界上其它阔叶林的规模截然不同,我转身看着这幅景象,直到距离下层林木有一段距离时才迎接这一刻,如此一来,才不至于愧对这种美。然而,我一直感觉到它的存在,在往上攀爬的这段期间内潜伏身后;一种几乎可以触及的阴森注视,仿佛上千双看不见的眼睛从周遭的丛林中将我看穿。

我转过身,迎面而来的是我见过最美丽的画面之一。浓密的雨林从面前绵延开来,自陡峭的棱线上流泄而下,在遥远的下方融合成诱人的巨木景观。数公里外的地平线上,森林再度爬升,涌过高耸崎岖的山丘棱线。这是一大片无人探索过的树海,那边的林木中又藏着什么样的惊奇呢?

现在我垂挂在艳阳刺眼的光线之中,感觉汗水从肩胛沿着脊椎流下。空气十分潮湿,我听得见远方的雷声。等我举起手要继续往上爬时,T恤已经湿透了,就像保鲜膜那样黏贴着。我向上挺进,前往上方树冠层的斑斑林荫。

很快地,我抵达离地六十公尺的树枝,我一边喘气,一边把身体甩上树枝,接着拿下头盔,发散多余的体热。

接下来的二十分钟,我把吊床架在两根水平的树枝上。等我滚进吊床里,疲惫不堪地倒成一团时,天光正迅速退去。原本遥远的隆隆声变得越来越大,也越来越急。不久,天穹大开,甜美的滂沱大雨落入我盛接的手心中,让我洗净了脸上的污垢。雨水尝起来有金属味又十分带劲,如此纯净新鲜,好像几乎带着电流。

虽然雨势只持续了半小时左右,但是等到雨停时,吊床已经累积好几公分的雨水,于是我滚到一侧,让水倾落而下,闪闪发亮地倒入下方遥远的林地。天还没黑,我就已经陷入疲惫的沉睡,完全没有作梦。

除却午夜的蜂螫意外,我睡得相当好。雾气渐渐散去,能看见高空出现第一抹蔚蓝,这是清朗的日出。我感觉好放纵,什么也不做,躺着等待新的一天慢慢到来。窝在我的迷雾世界里,我问自己:为什么我会如此渴望在这棵树上睡一晚,而不是在其它的地方?

绝对不是为了舒适。我穿着攀树吊带睡觉,食物老早就吃光了,所以现在饿得要命;我被一大堆蚊虫又叮又咬,很想要来一剂抗组织胺。但是,我却感觉平静,完全和自己与周遭的世界和睦共处。这是为什么呢?

攀树到底为什么会如此吸引人、唤起这么深沉的情感?而我究竟又是如何能以攀树维生?

短暂生命与周遭世界的迷人交会

我之所以会出现在婆罗洲,是为了要教导科学家攀树,向他们展示绳索(真的就是字面上的意思),反复练习,直到他们能够自行安全攀爬为止。

他们来到这里研究地球与大气层之间的关系,在森林里挖掘数据,为了对抗气候变迁做出极有价值的工作,他们的研究具启发性、十分重要。

不过,虽然我很喜欢教导他们,但这却不是我出现这里的真正原因。我来到森林攀爬,一向不需要什么理由。我对攀树的热情很难定义,源于少年时期第一次爬上新森林里那棵橡树的树冠时,所感受到的东西。树木就是有某种令我着迷的地方,让我一直回来,花时间与它们相处。

我觉得它们在许多方面都体现了自然的本质,提供我们与这颗星球之间活生生的连结,让我们短暂的生命与周遭的世界搭起一座桥梁。爬上树时,我觉得自己被赋予一个机会,得以窥见一个半遭遗忘的古老世界,而基于某种原因,这让我觉得很棒,帮助我记住自己在宇宙安排下身处的位置。

但最重要的是,我的享受来自于一种根深柢固的信念,相信每棵树都有独特的性情,只要攀爬者愿意聆听,就会听见。春天时,闪烁着柔和光芒的山毛榉树冠,或是热带巨木被太阳狂晒的宽阔树冠,每棵树都有独一无二的个性。能够多认识它们一点、身体与之产生连结,纵使只有一下子,这种尊荣的感受就是让我一而再、再而三回到树桠上的原因。

作为过去的使者,我相信存活至今的它们值得我们致上最深的恒久敬意,我也愿意打赌,大部分的人都曾在生命中的某个时刻,体会与它们的情感连结。◇(节录完)

——节录自《攀树人》/ 商周出版公司

责任编辑:李梅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静僻的街道旁,伫立着一家“解忧杂货店”。只要在晚上把写了烦恼的信丢进铁卷门上的投递口,隔天就可以在店后方的牛奶箱里拿到回信解答。跨越三十年时空,杂货店恒常散放着温暖奇异的光芒……
  • 以前,房间有窗帘,那边有照片、花和书,一只叫卡斯特的猫睡在沙发上。有烛台,有细语,有斟满的酒杯及音乐。墙上摇曳着影子,一个高大,另一个妩媚动人。这个房里曾经有爱存在。
  • 幸好台北是一个“人的城市”,有极多的角落与极多的人众犹能容纳其他寂寞的人;让他们可以经过,可以探看,甚至可以停下来聊上几句,更甚至让他们滔滔不绝的清除心底之大剂量收藏。
  • 眼前的祥和风景,俨然如明信片上的印象派画作,醒来时却大吃一惊,赫然发现身旁有个素不相识的陌生人,两者形成强烈对比。她小心翼翼稍微向前倾,想看清楚他的长相。这名男子年约三十五到四十岁,一头棕色头发乱糟糟的,脸上开始长出胡碴子。这张脸孔,她一点印象也没有。
  • 他曾经使用各种方法表达他的想法与情绪,但忙碌的大人根本没时间听他说话,也没空坐下来好好理解他。他经常会用一双灵巧的双手和不受拘束的创意,将许多坏掉的玩具回复原貌,将许多平凡无奇的东西变化出不同的玩法。幸好拥有这个专长,他常常能够探索出许多好玩的事情来陪伴自己的寂寞。
  • 这张地图上也画出了至今为止走过的路。原本以为自己走在笔直的路上,结果发现曾经绕过好几次远路,也曾经停下脚步。当初走得很辛苦的荆棘路,回首前尘,发现原来是一段快乐时光。邂逅、离别、相遇,交错的地点。地图上留下了很多足迹,那是一张美妙的地图。
  • 四十年过后,在驶往圣布里厄的列车走道上,有一名男子正以一种无动于衷的眼神凝视着春日午后淡淡阳光下掠过的景色。这段从巴黎到英伦海峡窄小且平坦的土地上布满了丑陋的村落和屋舍。这片土地上的牧园及耕地几世纪以来已被开垦殆尽──连最后的咫尺畦地都未漏过,现在正从他的眼前一一涌现
  • 白昼,那遭人遗弃的美丽国度闪耀着,到了黑夜,换成航向故国的恐怖回归在发光。白昼在她面前呈现的,是她失去的天堂,夜晚所展示的,则是她逃离的地狱。
  • 老祖宗比我们想像中聪明多了,当他们发现面糊置放的时间较长,会产生气泡和酒香,接着烘烤面糊,意外得到了口感外酥内软的面包,因此学会制作面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