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帝前的献花童子 因何谪降人间

文/杜若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fotolia)
font print 人气: 1303
【字号】    
   标签: tags: , , , ,

清朝时,有一个天资聪颖的少年,曾经做过一个奇梦,本以为天榜有名,必会高中;不料揭榜后,他竟名落孙山。因缘际会下,他对为何来到世上,了然于胸。

清朝文人袁枚的文笔与大学士纪晓岚齐名,时人称为“南袁北纪”。他一生作了不少文集,《子不语》便是其中之一。在《子不语》中,他记载了其外甥韩宗琦的事迹。

韩宗琦天资聪颖,五岁时就能读屈原的《离骚》等书籍,十三岁时考中秀才,十四岁时被选送到敷文书院。当时书院主讲师少宗伯齐召南看到宗琦聪慧过人,深感奇异,但又为他感到忧心,惟恐他不能长寿。

己卯年八月初一清晨,韩宗琦忽然对他的母亲说起前一晚的梦。他于梦中仰头望天,看见天上有数百个天人奔波在云雾之中,有的在翻阅书本,有的在传送纸笔,每个天人的动作都不一样。这时,他听到有人点名,点到第三十七名,正好是韩宗琦的名字。

他于梦中听得真切,随即回应一声,就此从梦中惊醒。凡是天人所呼的名字,他都听得一清二楚,醒来的瞬间还记得,只不过等天亮后穿上衣服起床时,就忘得一干二净。所以,韩宗琦以为自己既然天榜有名,必会登科,榜上有名。

等到乡试,三场应试结束之际,正逢中秋,但见月明如昼,他正想缴卷,听到有人叫他:“韩宗琦,早点回去吧!”连续叫了三遍,那声音渐渐严厉,好像责备他迟滞太久了,所以韩宗琦就回应道:“好”。等到缴卷时,一看四周没人,心中忐忑,踉踉跄跄地走回去了。

次日,他问一同参加考试的友人,昨天是否叫他一起回去?众人都说:“没有啊。假如我们想一起回去,必会叫上其他人,怎么会只叫你一个人的名字?”

待揭榜后,得知名落孙山,韩宗琦因此而闷闷不乐,不久就病了。这一病竟至不起。

弥留之际,他张开双眼,对母亲说:“孩儿忽然顿悟自己前生之事。我原本是玉帝前的献花童子。玉帝寿诞之日[注],我于献花时,偷偷地观看下界花灯,诸仙认为我对玉帝不敬,责罚我当天就谪降人间。算起来,今日期限满了,要返回天庭。希望母亲不要牵挂,不要伤心痛苦。”

时年十五岁的韩宗琦就这样匆匆地走了。据袁枚所说,宗琦临终之前,苦苦吟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他想起往事,明白了他的家是在天宫不在尘世。

玉皇上帝。(公有领域)

[注]:民间习俗传说,正月初九是玉帝生日。

事据《子不语》卷19@*#


责任编辑:李梅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明末清初时期,福建、湖南、湖北、山西、河南等地,老虎突然多起来了,有很多人被老虎咬死。有人说:“这是玉帝差遣下来的,凡是没有受过战乱的地方,就用这种灾难来弥补。”黄老头是密溪人,离樵城约有十多里路。他的三个儿子,走入了山林中都变成了…
  • 谪仙,是古代文化常见的主题之一,在历代笔记小说、野史传奇中多有记载。譬如:李白是太白金星下凡,东方朔是木星降世,杨贵妃是嫦娥仙子下凡,包拯是文曲星下世等等。
  • 仙人一有一点妄念,就会谪降人间“受罚”。想必能在天国世界的仙人,都是思想很纯净的高人。这样看来,如果一个人能保持清净的思想,渐渐地也会达到天庭的标准,那将来就是他所能在的位置吧。
  • 铁拐李驻足观看,了解了钟离权的一段因缘。原来那名汉将钟离权原本是上界仙子,昔日在天宫掌管文书,因犯下过错,自仙宫谪降。
  • 汜人对郑生说:“我原本是湘江鲛宫(龙宫)的仙子。奉命谪降跟随您。如今缘分已满,不能再留在您的身边,现在就要和您诀别了。”二人相对而泣。郑生想让她留下来,但她实在不能违命,汜人哭着离开了。
  • 明朝时,有一位姓唐的官员在城阳做官,时人称其为“城阳君”。城阳君老来得子,为其取名唐文,字仪卿。因唐文是唐家独子,城阳君对他非常疼爱。只是这孩子天生极其愚钝,但后来因缘际会,他不仅知道了自己的生命来源,还知道了天生愚钝的缘由。
  • 北宋初年,在益津关一地(现今河北省霸州市),名将杨延昭成功运用“火牛阵”大败韩昌的五万铁甲骑兵,重现了这场经典战役。
  • 铁甲骑兵,是骑士与战马都穿着坚固铁甲的兵种。他们同时具备极高的防御与攻击能力,主要用以前线冲锋击破步兵之方阵,在东西方战史上都有过辉煌战果的纪录。在北宋时期的辽国也有着这样一支精锐部队,一度让宋军陷入苦战,但这支部队最后是如何被打败的呢?这便是在河北当地流传千年的杨门女将大破铁甲骑兵的传说......
  • 传说大禹治水留下的海眼,在江陵县城的南门外就有一个。“海眼”有龙、各种神兽或神灵镇守,不能轻易移动、打开,否则海水就会倒灌陆地,形成洪水灾害,江陵城就发生过这样的事。
  • 唐总督只信鬼话勘案,不重证据,差点造成一桩冤案;而江苏司郎中纪容舒与刑部主事余文仪,虽遇奇事,仍尽忠职守,详实勘查案件,最后让一桩沉冤得以昭雪。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