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天启神助 巴洛克音乐巨匠亨德尔

作者:沉静
巴洛克音乐作曲家亨德尔 (George Frideric Handel)(公有领域)
font print 人气: 2186
【字号】    
   标签: tags: , , , ,

巴洛克音乐的代表人物之一亨德尔(德语:Georg Friedrich Händel,另译:韩德尔,1685年2月—1759年4月)与巴赫同龄且大一个月,他的家乡位于德国萨克森哈雷,与巴赫的出生地艾森纳赫相距165公里,但两人从没见过面。

亨德尔的出生地。(公有领域)

巴赫在莱比锡教堂致力于宗教复调音乐;亨德尔把主调风格的世俗音乐奏响在伦敦剧场上。巴赫一生穷困而子嗣众多,亨德尔享有盛名荣华却终身未婚。两人的境遇天壤之别,但最后的音乐创作却又殊途同归。

1702年,亨德尔成为哈雷教堂的管风琴师。(公有领域)

王室加持 如日中天

亨德尔18岁时,虽遵循理发师父亲的遗愿上大学读法律,但心系音乐创作,他的歌剧成功上演,攒足了钱就到歌剧王国意大利进修。天赋异禀的他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也能如鱼得水,左右逢源,不到30岁就成了众星捧月的作曲家。亨德尔到英国又先后得到安妮女王、乔治一世的赏识器重,受聘为宫廷教堂乐长,入了英国籍。在国王的加冕礼、庆功会上,他气势恢弘地指挥乐队演奏《水上音乐》、《王家烟火》。除了宫廷音乐,他还创作大量的歌剧。每逢新剧上演,乔治一世与王后总会亲临剧场观赏。亨德尔引进了不少意大利歌剧人才,炫技的花腔咏叹调,阉伶歌手快速颤音的华采乐段,令人惊艳,人们趋之若鹜。亨德尔的名望和收入,此时达到了高峰。

1717年7月17日,亨德尔(中)和国王乔治一世在泰晤士河上乘驳船旅行,而音乐家则在后台演出。这幅画是汉德尔水上音乐表演的再现。(公有领域)

跌入谷底 起死回生

顶峰之后是下坡,英国人逐渐厌倦了满口意大利语的浮夸歌剧。乔治一世1727年驾崩,亨德尔失去了一位强有力的粉丝,他经营的歌剧院入不敷出,濒临破产。一部由对话与通俗曲调组成的英语讽刺剧《乞丐歌剧》大受欢迎,连演了146场。靠意大利歌剧起家的亨德尔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几部试图迎合观众口味的歌剧也相继惨败。债台高筑,嘲讽中伤,内外交困,最终他的剧团不得不解散。更致命的打击是,亨德尔又突然中风偏瘫,半身不遂。人们都以为他的音乐生涯完了,大限已近。

没想到,几个月的温泉疗养,57岁的亨德尔竟奇迹般地站起来了,他认为这是上帝的恩赐。期间他研读了好友寄来的神剧(取材自圣经故事的剧本)《弥赛亚》,讲述耶稣诞生、受难及复活的过程,他的心灵得到净化,萌生了强烈的创作愿望,要把对神的感恩赞美融汇到《弥赛亚》的每个音符中。

亨德尔的《弥赛亚》手稿,伦敦大英图书馆藏。(公有领域)

天启神助

1741年8月22日至9月14日,亨德尔仅用24天就完成了三部53章、57首分曲、总谱354页的《弥赛亚》,而且全曲纯高壮丽,结构宏伟,流畅明快,奇妙地完美,连他自己也对这部作品感到吃惊,好像是在睡梦中天降于他似的,他喃喃地说道:“是神帮助了我!”

以前,他写歌剧每一幕都要仔细斟酌,再把全剧衔接起来,往往要1年左右,要是绞尽脑汁也没什么创意,或者生一场大病,时间还会拖得更长。而这次截然不同,心中回荡着从天而降的旋律,简直是一气呵成的神来之作!有生之年,他从未有过如此旺盛的创作欲,从未有过如此充沛的精力。

那三个多星期,他足不出户,废寝忘食,完全沉浸在源源不断的灵感中,他手握鹅毛笔飞快地在五线谱上填写音符,思如泉涌,下笔如神。常常被感动得泪流满面,泪水浸湿了手稿。他坐在那儿好像生了根一般,过了几个钟头都没有起身。欲罢不能,如痴若醉,不知身在何处。他当他写完《哈利路亚大合唱》时,仆人看到亨德尔跪倒在地,双手向天,热泪盈眶地大喊:“我看到天门开了!看到了整个天国,还有伟大的上帝!”

1726年到大约1728年之间的亨德尔。(公有领域)

天国之歌

“万王之王,万主之主,荣耀,哈利路亚……”《弥赛亚》在伦敦上演,当《哈利路亚》以其震撼人心的非凡气势响彻剧场时,英王乔治二世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肃立聆听,称其为“天国的国歌”, 全场观众也跟着站了起来。从此,全体起立齐唱《哈利路亚》就成为《弥赛亚》音乐会的传统。

这部长达两个半小时的旷世杰作,不仅帮亨德尔还清了所有债务,也征服了所有的英国人,继而在全世界深入人心,经久不衰。《弥赛亚》是巴洛克音乐永恒的经典,既虔诚庄严、优美生动,又雅俗共赏、喜闻乐见,是每年圣诞节必演的曲目之一,也是在全世界被演唱最多的神剧。

亨德尔洋洋洒洒的46部歌剧,能传世的寥寥无几,而《弥赛亚》真正为亨德尔奠定了在圣乐史、音乐史上的永久地位。《弥赛亚》被后人誉为“基督教的音乐史诗”。

亨德尔的签名。(公有领域)

写神剧 做慈善

在最低落的时刻,正因为他还有一点信仰,才起死回生,柳暗花明。神救了他,给了他荣耀,也改变了他。从此,亨德尔虔诚而谦卑,不再急功好利,希望自己创作的音乐能使人善良高尚,对艺术的道德责任有了明确的认识。他不再写意大利歌剧,只写英文神剧,由衷地为神歌唱。他以圣经故事为题材,创作了《以色列人在埃及》、《参孙》、《扫罗》、《犹大马卡白》、《约书亚》、《所罗门》等32部神剧。(神剧又称“清唱剧”、“圣剧”)其中不乏经典名曲,如咏叹调《上帝是我的力量》等。正是这些雄伟的神剧,使他取得了不朽的艺术成就,被尊为“神剧之父”。

至此,谱写圣乐的亨德尔与在故乡寂寞耕耘的巴赫遥相呼应,成就了巴洛克音乐的双子峰。

晚年,亨德尔在双目失明中继续创作,拖着病体参加义演。他悲天悯人,扶助贫弱。他把《弥赛亚》几乎所有的收入都用于救济孤儿,他还被聘为伦敦最大的慈善机构的弃儿医院院长。

1759年春,74岁的老人照例指挥了《弥赛亚》的演出,在暴风雨般的掌声中倒下了。他得到了国葬礼遇,长眠在威斯敏斯特教堂墓地,墓碑上刻着:“我知道我的救赎主活着。”@#

《约书亚》首次演出是在英国伦敦考文特花园剧院。(公有领域)

责任编辑:李梅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公元前15世纪,摩西带领以色列人离开埃及,来到神为他们预备的流着奶和蜜的迦南地(巴勒斯坦古地名,在今日约旦河与死海西岸一带)。摩西写下〈十诫〉作为神与祂的子民的契约,给以色列人遵守。
  • 相对于贝多芬戏剧般的磅礡气势和莫扎特灵动隽妙的天使欢笑,维也纳古典乐派三杰之一的海顿要平淡得多。但是风霜雪雨、时光飞逝,也许在中年的某一天,海顿的旋律会扣你心弦。一如陈年老酒越久越淳,一如你为人父母后再看双亲,才能体会出平和中的自然淳厚,淡然里的从容睿智。
  • 弗朗茨‧李斯特是著名的匈牙利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也是浪漫主义音乐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在钢琴上创造了管弦乐的效果,极大地丰富了钢琴的表现力,获得了“钢琴之王”的美称。他的钢琴曲独树一帜,交响诗则开拓了一种新的艺术形式。他的交响曲想像丰富、宗教作品动人心弦且具前瞻性、歌曲也格调甚高。李斯特的论文《论艺术家的处境》对改善音乐家的社会地位起到很大的作用。
  • 亨德尔一生创作了46部歌剧、32部神剧和为数颇多的管弦乐器作品,被誉为巴洛克时期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神剧以《弥赛亚》最为闻名,是音乐史上的登峰造极之作;管弦乐作品最脍炙人口的是《水上音乐》组曲和《王家烟火》音乐。亨德尔最著名的清唱剧《弥赛亚》,是宗教艺术的典范,也是清唱剧巅峰之作。
  • 蒙特威尔第是现代歌剧之父。歌剧虽然在蒙特威尔第之前便已成型,但蒙特威尔第首次确立了歌剧中戏剧性结构的原则、及三部曲式的歌剧咏叹调,他为推动歌剧艺术由文艺复兴时期向巴洛克时期前进,奠定了坚实基础。蒙特威尔第的歌剧《奥菲欧》(L'Orfeo) ,不仅是当今歌剧舞台最古老、最完整的歌剧,也是近代歌剧的起点。《奥菲欧》在西洋歌剧史上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
  • 从社会阶层的角度来看,唐璜代表着中产阶级寻求个人自由主义的社会群体。从个人角度来看,他是一个好色之徒,感觉主义者,也就是完全以个人喜好和感受而行动的人士。他的理念和行为为中产阶级唯物主义者的享乐主义和自由纵欲主义进行了合理化的解释。莫札特的歌剧中,通过唐璜为了自己的欲望而杀人、玩弄女人、欺骗伪装等剧情,使其代表着欲望、色欲与暴力,象征着莫札特和他的同仁们在社会中所看到的那些腐败和道德沦丧的群体。
  • 萧邦是19世纪传奇的浪漫派钢琴演奏家、作曲家。他一生只专注于钢琴曲的创作,为钢琴曲注入了新的生命。他谱写的序曲、练习曲、圆舞曲,以及表现故乡特色的波兰舞曲,皆真情流漏,永远存在人们心中。他也被称为“钢琴诗人”。
  • 步入中年的时候,巴赫成为科滕王子的宫廷乐师,这是欧洲当时音乐家在世间的最高位置了,这段时期也是巴赫世俗曲目创作的顶峰……
  • 1890年巴塞隆纳秋天的一天下午,13岁的大提琴高材生卡萨尔斯与父亲在港口附近的旧书店闲逛,无意间看到一本老旧、破烂的巴赫《无伴奏大提琴组曲》乐谱。他从来没有听过这个作品,但是一见倾心……
  • 歌剧《阿依达》,这部威尔第57岁时创作的炉火纯青之作,在人类音乐史上至今璀灿生辉。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