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洛克音乐的代表人物之一亨德尔(德语:Georg Friedrich Händel,另译:韩德尔,1685年2月—1759年4月)与巴赫同龄且大一个月,他的家乡位于德国萨克森哈雷,与巴赫的出生地艾森纳赫相距165公里,但两人从没见过面。
巴赫在莱比锡教堂致力于宗教复调音乐;亨德尔把主调风格的世俗音乐奏响在伦敦剧场上。巴赫一生穷困而子嗣众多,亨德尔享有盛名荣华却终身未婚。两人的境遇天壤之别,但最后的音乐创作却又殊途同归。
王室加持 如日中天
亨德尔18岁时,虽遵循理发师父亲的遗愿上大学读法律,但心系音乐创作,他的歌剧成功上演,攒足了钱就到歌剧王国意大利进修。天赋异禀的他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也能如鱼得水,左右逢源,不到30岁就成了众星捧月的作曲家。亨德尔到英国又先后得到安妮女王、乔治一世的赏识器重,受聘为宫廷教堂乐长,入了英国籍。在国王的加冕礼、庆功会上,他气势恢弘地指挥乐队演奏《水上音乐》、《王家烟火》。除了宫廷音乐,他还创作大量的歌剧。每逢新剧上演,乔治一世与王后总会亲临剧场观赏。亨德尔引进了不少意大利歌剧人才,炫技的花腔咏叹调,阉伶歌手快速颤音的华采乐段,令人惊艳,人们趋之若鹜。亨德尔的名望和收入,此时达到了高峰。
跌入谷底 起死回生
顶峰之后是下坡,英国人逐渐厌倦了满口意大利语的浮夸歌剧。乔治一世1727年驾崩,亨德尔失去了一位强有力的粉丝,他经营的歌剧院入不敷出,濒临破产。一部由对话与通俗曲调组成的英语讽刺剧《乞丐歌剧》大受欢迎,连演了146场。靠意大利歌剧起家的亨德尔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几部试图迎合观众口味的歌剧也相继惨败。债台高筑,嘲讽中伤,内外交困,最终他的剧团不得不解散。更致命的打击是,亨德尔又突然中风偏瘫,半身不遂。人们都以为他的音乐生涯完了,大限已近。
没想到,几个月的温泉疗养,57岁的亨德尔竟奇迹般地站起来了,他认为这是上帝的恩赐。期间他研读了好友寄来的神剧(取材自圣经故事的剧本)《弥赛亚》,讲述耶稣诞生、受难及复活的过程,他的心灵得到净化,萌生了强烈的创作愿望,要把对神的感恩赞美融汇到《弥赛亚》的每个音符中。
天启神助
1741年8月22日至9月14日,亨德尔仅用24天就完成了三部53章、57首分曲、总谱354页的《弥赛亚》,而且全曲纯高壮丽,结构宏伟,流畅明快,奇妙地完美,连他自己也对这部作品感到吃惊,好像是在睡梦中天降于他似的,他喃喃地说道:“是神帮助了我!”
以前,他写歌剧每一幕都要仔细斟酌,再把全剧衔接起来,往往要1年左右,要是绞尽脑汁也没什么创意,或者生一场大病,时间还会拖得更长。而这次截然不同,心中回荡着从天而降的旋律,简直是一气呵成的神来之作!有生之年,他从未有过如此旺盛的创作欲,从未有过如此充沛的精力。
那三个多星期,他足不出户,废寝忘食,完全沉浸在源源不断的灵感中,他手握鹅毛笔飞快地在五线谱上填写音符,思如泉涌,下笔如神。常常被感动得泪流满面,泪水浸湿了手稿。他坐在那儿好像生了根一般,过了几个钟头都没有起身。欲罢不能,如痴若醉,不知身在何处。他当他写完《哈利路亚大合唱》时,仆人看到亨德尔跪倒在地,双手向天,热泪盈眶地大喊:“我看到天门开了!看到了整个天国,还有伟大的上帝!”
天国之歌
“万王之王,万主之主,荣耀,哈利路亚……”《弥赛亚》在伦敦上演,当《哈利路亚》以其震撼人心的非凡气势响彻剧场时,英王乔治二世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肃立聆听,称其为“天国的国歌”, 全场观众也跟着站了起来。从此,全体起立齐唱《哈利路亚》就成为《弥赛亚》音乐会的传统。
这部长达两个半小时的旷世杰作,不仅帮亨德尔还清了所有债务,也征服了所有的英国人,继而在全世界深入人心,经久不衰。《弥赛亚》是巴洛克音乐永恒的经典,既虔诚庄严、优美生动,又雅俗共赏、喜闻乐见,是每年圣诞节必演的曲目之一,也是在全世界被演唱最多的神剧。
亨德尔洋洋洒洒的46部歌剧,能传世的寥寥无几,而《弥赛亚》真正为亨德尔奠定了在圣乐史、音乐史上的永久地位。《弥赛亚》被后人誉为“基督教的音乐史诗”。
写神剧 做慈善
在最低落的时刻,正因为他还有一点信仰,才起死回生,柳暗花明。神救了他,给了他荣耀,也改变了他。从此,亨德尔虔诚而谦卑,不再急功好利,希望自己创作的音乐能使人善良高尚,对艺术的道德责任有了明确的认识。他不再写意大利歌剧,只写英文神剧,由衷地为神歌唱。他以圣经故事为题材,创作了《以色列人在埃及》、《参孙》、《扫罗》、《犹大马卡白》、《约书亚》、《所罗门》等32部神剧。(神剧又称“清唱剧”、“圣剧”)其中不乏经典名曲,如咏叹调《上帝是我的力量》等。正是这些雄伟的神剧,使他取得了不朽的艺术成就,被尊为“神剧之父”。
至此,谱写圣乐的亨德尔与在故乡寂寞耕耘的巴赫遥相呼应,成就了巴洛克音乐的双子峰。
晚年,亨德尔在双目失明中继续创作,拖着病体参加义演。他悲天悯人,扶助贫弱。他把《弥赛亚》几乎所有的收入都用于救济孤儿,他还被聘为伦敦最大的慈善机构的弃儿医院院长。
1759年春,74岁的老人照例指挥了《弥赛亚》的演出,在暴风雨般的掌声中倒下了。他得到了国葬礼遇,长眠在威斯敏斯特教堂墓地,墓碑上刻着:“我知道我的救赎主活着。”@#
责任编辑:李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