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考作文出题逼人作假

标签: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7月27日讯】一年一度的高考终于落下了帷幕,但如果把高考作为一个社会的病理切片,透过高考这扇窗口来解读中国社会的话,也许我们可以有新的发现。

据东方时报7月27日报导,今年的中国高考是再一次“教育分裂”的体现。步上海“高考独立”、自行出题自行选考之后尘,作为首善之区的北京今年也捞到了“自己考自己”的特权,为教育领域的地方保护主义、“各自为政”再开“先河”。由此看来,在不久的将来,中国高考“四分五裂”的景象势必成为现实了。

2002年的高考,按现行考试制度出现了上海题、北京题、全国题三大类。就其中的作文出题来看,上海出的是标准“海派味儿”的“面对大海”,既远离现实又“海阔天空”。北京出的是很有“侃爷特色”的时论试题,谈谈“规则”,北京人什么都敢侃,今年首次“教育独立”,出的作文题就很受好评。问题出在全国作文试题上,先杜撰了一个登山者救人的故事,要求考生以“心灵的选择”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舆论普遍认为:这是一道宣传假大空,鼓励假大空,逼人做假的颇有“国情特色”作文题。

2002年全国统考作文题,从故事的情境设计上明显有违背事实逻辑之处,本身宣传的就是假话、大话、空话。而从出题者的命题思路来看,本身已经预设了一个价值评判标准,即暗示考生作出救人的“心灵选择”。不管考生内心真实的想法是什么,出题者鼓励的就是惟一的答案,一下子就将几百万考生赶进了“不说假话就下课”的死胡同。

中国的社会现实是,一个“大傻冒”救人危难,万千“聪明人”冷眼旁观,而在这类“聪明人”中,各级官员、警察保安、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历历在目。面对这样的高考作文题,对于内心真实的选择与惟一的答案不符的考生,对于想就社会实际说些真实感触的考生,还有“活路”吗?要想得高分,那就得说假话、大话、空话,这也许就是出此题者的“既得体验”和“教育心得”。

透过高考这面镜子,我们发现整个中国社会本身就存在一个“假大空”的说谎机制。在现实的利益博弈中,一个说谎者可以比一个敢于面对自身真实想法的人获得更大的个人利益,这种“劣币驱逐良币”的淘汰机制不断在促使更多的人选择说谎。而一个充塞谎言的社会是没有明天的。(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中国高考批判 : 权力保驾护航下的高等教育
谁来敲响中国高考制度的丧钟
十年寒窗不敌一张纸条:我所知道的中国高考黑幕
长篇评论:中国高考大批判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