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耕耘梨山实验果园 阿宝还土地予山林

宝莲因为不满消费方式受到局限,决定以自己做实验,亲身来到梨山生产的现场,想要了解产地正在发生什么事。(邓玫玲/大纪元)
人气: 290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2020年10月02日讯】(大纪元记者邓玫玲台湾台中报导)21年前的1999年,人称阿宝的李宝莲只身来到梨山种植水果,为她的实验果园踏出第一步。回首当年,受到环境教育启蒙之后,阿宝才发现自己只是一名无知的消费者,在市场的货架上虽有琳琅满目的农产品,但消费者其实是没有选择权的,因为生产者决定着生产方式,经销商决定着产品来源,卖场上只呈现产品和价格,消费者无法通过透明的资讯知道这些产品从哪里来?生产者如何对待土地?劳动的人如何生产?

阿宝想把农业撤出来把土地还给森林,所以她不去找平坦的耕地,反而租下不适合种植的陡坡,将陡坡上原本种植的梨、苹果渐次淘汰,还给森林。(邓玫玲/大纪元)

因为不满消费方式受到这么大的局限,阿宝决定以自己做实验,亲身来到梨山生产的现场,想要了解产地正在发生什么事?想要探索人与自然的平衡点到底在哪里?虽然最初租了7分地的果园,却不是要在这块土地上种植高价值的温带水果来获利,而是想把农业撤出来把土地还给森林。

所以她不去找平坦的耕地,反而租下不适合种植的陡坡,将陡坡上原本种植的梨、苹果渐次淘汰,还给森林。保留小部分平缓的坡地,种植桃、李、甜柿、奇异果等多样少量的水果,取代原先大量单一的作物。阿宝说:“我种的奇异果不是台湾原生种喔,而是中兴大学倪正柱老师专研十几年才成功的品种,果实比原生种大很多,香气比进口奇异果浓郁。”

李宝莲种的奇异果不是台湾原生种喔,而是中兴大学倪正柱老师专研十几年才成功的品种,果实比原生种大很多,香气比进口奇异果浓郁。(邓玫玲/大纪元)

惯行农法获利 还清租地债务

刚来到梨山的头两年,阿宝还是必须跟着邻园的果农们学习惯行农法,因为要先学会基本的果园管理技术,才能在山中生存下来,所以她也学会喷洒农药、施用化学肥料,虽然果园的劳力工作对阿宝来说是能愉悦胜任的,但是每次给果树打药时却是阿宝最痛苦的时刻,她说:“这不是体力劳动造成的身心疲惫,而是强大的心理压力,打完农药后总是全身虚脱无力。”

租地耕种的负债压力在果实收成后就慢慢减轻,3年后就还清负债的阿宝终于可以摆脱施药的痛苦,头一年就开始分批种植的肖楠、台湾杉、红桧、台湾榉…等原生树种也渐渐长大,果园收成的水果也不再交由“行口”贩售,而是放上网路直接向消费者推销,她说:“传统的农人都不擅长行销,只能把种出来的水果交给行口,行口再转给经销商,最后出现在消费者面前的就只有产品和价格,之前所有的用心作为全部一笔抹销。”

为水果说故事 把土地照顾好

因此,阿宝想要站在第一线为她的水果们说故事,她说,果园已15年没使用任何资材,连有机资材都没有用了,因为她把土地照顾得很好,“园里的杂草只用砍草刀砍除,把根系留在土壤里,草的根系能够释放有机质、糖类、氨基酸,养活土壤里无数的微生物,也养活土里很多小动物,不需额外添加养分,再加上果树修剪下来的和周边的原生林木提供的枯枝落叶,让果园的土地拥有足够生长循环的有机质,也让土地形成自我循环的系统,可以自立更生不需外来资源介入。”

如今,阿宝2公顷的果园已有70%回复森林,自然生态越来越好,果园种的桃子、柿子、奇异果也长得越来越好,她说,天生天养的奇异果成熟时,曾经爆量几乎要压垮枝条,而且网路贩售更是常常出现一上传产品讯息,就被订购一空的盛况。

李宝莲在头一年就种植肖楠、台湾杉、红桧、台湾榉等原生树种,3年后果园收成的水果也不再交“行口”贩售,而是放上网路直接向消费者推销。(邓玫玲/大纪元)

“另类”消费市场 向环境保育发展

然而阿宝的故事还是没有说完,她甚至希望消费者考虑一下要不要买她的水果,因为大部分果园出货时,必定用厚纸箱、保丽龙盘、蔬果网等保护水果,不让它们在运送过程中受伤,而这些包装材料却要耗费很多环境成本。阿宝说,“我会告诉消费者,我为何选择使用薄纸箱,不用蔬果网、保丽龙盘,也会向消费者说明,我卖的水果为何有时会出现外貌丑的、个头小的。”

这就是阿宝营造的“另类”消费市场,虽然还有重重难关要克服,但她会坚持走下去,然而面对当前高山农业的发展,阿宝却秉持着更宽阔的视野。她认为,高山农业不等于罪恶,每个时代都有必须解决的问题,不必去责备历史,那是一段必须安顿很多农民的历史进程,“现在高山农业不是应不应该存在的问题,而是如何面对?生产者和消费者都必须面对现状,学习和自然共存共荣,朝向环境保育的方向发展。”

李宝莲在梨山的果园已15年没使用任何资材,连有机资材都没有用,因为果园的土地拥有足够生长循环的有机质,土地形成自我循环的系统。(邓玫玲/大纪元)

还一块干净的土地 期盼有心人接手

在梨山2公顷的坡地营造了这么一块纯净无污染的净土后,阿宝说:“如果有人愿意接手,我可以放手,只要他们愿意在那片土地上好好生活,我不会约束他们用什么方式。”然而,21年前来到梨山的阿宝可是暗自算计:偌大梨山,只要有2千个具环境理想的果农,就有机会翻转台湾高山农业,谁知道后来连2个都很难。

“观念上不难,但实际上很难!”阿宝说,曾经有一对夫妻看过她写的那本《女农讨山志》后,用好几年的时间上山,想要接手父母在梨山的果园,也开始在果园种树,但因为他们有另外稳定的工作,不可能长期待在山上,最后还是放弃了。阿宝觉得,“要想在梨山上经营农场,必须有劳动的基础和明确的心态,否则无法在梨山上立足。”

阿宝秉持着更宽阔的视野,她认为高山农业不等于罪恶,每个时代都有必须解决的问题,我们不必去责备历史。(邓玫玲/大纪元)

关注山林保育 种树翻转台湾林业

终于在梨山上完成梦想的阿宝,同时也关注山林保育的问题,发现台湾林业在这十几年来完全没有发展,这使得高山超限利用地奖励造林困难重重,因为林木是长期的投资,背后没有稳定的木材产业支持,完全没有诱因!她也了解日本林业的现况,她说,全日本现在有200万林农,就是有200万种植小规模(小于2公顷)林木的农夫,他们拥有的森林都是祖辈留下来的,因为日本木材工业非常完整。

而台湾在30年前遭受环保团体打压后,整个林业迅速萎缩,环保团体诉求的是天然林的保护,但林务单位却连人工林的经营也一并放弃,台湾木材工厂纷纷倒闭,现在99%的木材依靠进口,无论是国有林或私有林,都缺乏专业的人才去照顾,就连会砍树的人都没有了。

造林是比农业更长期的投资。”阿宝说,台湾在全面禁伐天然林后只有奖励造林政策,却没有木材产业的维系,让整个林业没有后续发展。她说,如果在山上耕作了一辈子的农人,他们的孩子不想延续这个产业,祖父辈至少还能留一片森林给子孙,而且这片森林的材积是有经济价值的,也就是木材可以砍伐后贩售,获得足够的经济回馈,这样台湾的林业才有起死回生的机会,否则只是种一片荒林给野生动物,完全失去经济价值。

所以阿宝要向社会呼吁,要把台湾木材产业链重新建构起来,把森林管理人员、技术人才再找回来,才能解决国土计划和高山农业的难题。她强调,“如果想要把高山集水区和生态敏感区的生态恢复,就要关注生活在其中的人民,让他们可获得实质的经济利益,如此造林政策才有落实的可能。”

为山林保育付出半生的阿宝,还不断地往前大步迈进,除了高山还有平地,她说:“政府如果有好的林业政策,不但可以解决高山农业的问题,还可解决农地工厂的问题。”

阿宝提出了一个很有趣的构想,“像彰化、云林有很多盖满工厂的农地,未来这些被污染的土地是不适合种植农作物的,很容易在国土计划中被大笔一挥,全部划成开发区,但污染或破碎的农地,只有走向开发一途吗?如果用来造林,可以提高城乡生活品质,增加绿地、调节微气候,还能生产可用的木材,对后代子孙也有帮助。◇

责任编辑:玉珍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