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抵制风潮 在华外企陷“利与义”抉择

人气 373

【大纪元2021年03月30日讯】(大纪元记者徐简综合报导)在最新一轮中共煽动国人“抵制”拒用新疆棉花的外国品牌后,很多在华外企卷入一场关于“利润与原则”的辩论,在“利”与“义”的选择中,他们是要跟中共的宣传保持一致,还是跟母国的价值观保持一致?

对于在中国开展业务的外资公司来说,似乎摆在眼前的两个选择非常明确:要么对中共迫害人权的话题缄默不语,要么面临中共挟所谓“14亿人的消费力量”,进行一波波的报复。在过去的几周内,H&M、耐克等品牌都经历了过山车般的动荡。

英国《金融时报》3月30日报导,外国公司在中国的业务风险正在增加。许多外国公司可能发现自己陷入困境——或者因为支持人权而得罪了中共当局,或者因为跟中共苟合而惹恼了本国股东和消费者,或者“两头不是人”,把内外都得罪了。

中国国内每几年就会发生因某事件抵制外国货的活动。比如:2005年因日本入常抵制日货,2008年因北京奥运会圣火传递风波抵制法国货,2012年因反对日本钓鱼岛抵制日货,2017年因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抵制韩国货。

目前美国等西方民主国家和一些亚洲国家,对中共的负面评价达到了创纪录的最高水平,对这些跨国企业来说,地缘政治背景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动荡,商业风险都更高。

《金融时报》的文章认为,许多民主国家的公司治理环境似乎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在确定公司行为、获得信贷等其它金融便利、商业定位和股东回报方面,外界更加注重公司的环境、社会目标和治理目标。例如,企业的劳工条件和社区条件将面临越来越严格的审查,如果公司无视迫害人权的指控,可能会对他们自己及股东造成不利。

对于在华外企来说,如果他们坚持原则,那么可能会导致收入降低、增加开发新供应链的额外成本;但是,如果他们优先考虑在中国的利润,则会对他们在本国和其它市场上的品牌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害,从而会损害股东的利益。更严重的是,而第二种选择可能会对长期业绩造成更大损害,并损害消费者对该品牌的信任。

在中共的淫威下,几家公司撤下了有关抵制新疆棉花的声明。彭博社报导,欧盟中国商会负责人乔尔格‧伍克(Joerg Wuttke)说,H&M等品牌遭到抵制的风波最终将过去,但外企将继续面临来自中共政治问题的风险。

他说,中共发动的民众抵制风潮会损害中共自身的利益,因为这会“损害了中国的工作机会”,中共在这种斗争中“肯定不会胜出的。”

美国西顿(Seton Hall)大学的法学教授兼中国专家玛格丽特‧刘易斯(Margaret Lewis)表示,现在的外企面临艰难决策,“你或是留在(中国)变成同谋,或是撤出。”“这两者之间的中间地带越来越难找到,是个艰难抉择。”

责任编辑:林妍 #

相关新闻
抵制耐克?中国体坛明星们保持沉默
岳山:抵制潮延烧背后 王沪宁操控民族主义
美国务院人权报告继续谴责中共迫害法轮功
【名家专栏】以色列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