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23年03月14日讯】3月13日,李强的首次总理记者会上,民企是个焦点话题。有外媒问:“想请问您认为中国还需要采取哪些措施提振民企的信心,支持民企的发展,还有哪些地方做得不够,需要补齐?”
李强的回答,回避实质问题,标准的官话模式,大而化之:(一)党没错(“两个毫不动摇”“过去没有变,以后更不会变”);(二)我们对你们是越来越好(“民营经济的发展环境会越来越好,发展空间会越来越大。我们将在新起点上大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三)你们要努力(“时代呼唤广大民营企业家谱写新的创业史。这也是我特别想说的一点。”)
在外界看来“对民营经济有很深的了解”的李强,这么说或许有不得已的苦衷。但这正好凸显了民企当今的困境,李强的作为将极为有限。
且看两个官方数据。(一)2022年1—12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72,138亿元,比上年增长5.1%;民间固定资产投资投资额310,145亿元,却仅比上年增长0.9%,虽较2020、2021有所增长,也只回到2019年的水平(311,159亿元),投资占比(54.21%)反而比2019年(56.42%)低了2个多点。这说明国家投资(包括国企、政府投资)已撬动不了民间投资。事实上,近年来民间投资增速一直处于低迷状态。(2012年以来,民间投资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比重曾连续5年超过60%,最高时达65.4%。)
(二)2022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比上年下降4.0%,但私营企业下滑幅度更大(-7.2%),相对而言,国有控股企业利润竟增加了3.0%。2019年以来数据(见下表)表明,私营企业的经营韧性(2019、2020国企两年利润负增长,私企都是正增长),在“国进民退”的总态势下,到2022年已经消磨殆尽了。
表1:2019—2022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
再参考另外三个数据。(三)中国对外直接投资,2016年达到峰值(11,299.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3.7%;折合1701.1亿美元,同比增长44.1%),之后连续3年下降。然而,疫情爆发以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竟然再度增加(见表2)。
表2:2020—2022中国对外投资
其中,私营企业加大对外投资是个重要因素。例如,根据商务部、国家统计局和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发布的《2020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2020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1537.1亿美元,同比增长12.3%,流量规模首次位居全球第一;其中,非公有经济控股的境内投资者对外投资671.6亿美元,占50.1%,同比增长14.1%。
我们知道,2016年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高峰,而该年国内民间固定投资365,219亿元,断崖式下降,增长率只有3.2%,比2015年去年全年的10.1%下降了6.9个百分点。这对国民经济增长的推动力造成了严重的削弱。当时有过热烈讨论:民营经济为什么不投资了,民间的钱去哪了?当局也采取了一些措施,民间投资开始回升。但2019年后民间投资又再次下降,而对外投资再次增加,这一增一减之间,说明资本外流明显。
(四)私营企业主移民潮。根据联合国移民署(IOM)发布的《世界移民报告2022》,从移民流出国来看,中国(约1000万人)位列第四。中国移民里面,私营企业主阶层是主力之一。事实上,在2016年讨论“民企为什么不投资了”时,就有学者指出:21世纪前10年的后期,特别是党的十八大前后,江浙等省及蔓延至全国,一些民营企业家,开始移民国外、转移自己的产业,并转移资产;甚至有少数民营企业家将工厂抵押银行套取现金后转移国外,将濒临破产的工厂形成银行的不良资产。
疫情以来,尤其2022上海封城,大大加剧了移民倾向。用Google搜索“中国人润出国”“中国富商外逃”,诸如“英媒:习近平扩权中国富人启动逃亡”“中国富豪携款外逃加州、纽约成重要目的地”“解封后中国富人加速移民涉千亿美元外流” “中国全员‘润’潮中产拼出国基层现逃离住地潮”“加入‘润学’大军:当企业家逃离威权中国,寻找避风港”等等国际主流媒体的报导扑面而来。
从上述情况来看,这几年民企普遍表现为躺平和外逃。2023年中共如果没有切实的措施,无论是李强的上述讲话,还是习近平在今年“两会”期间再次重申的 “始终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作自己人”,都无法使民企“增强信心、轻装上阵、大胆发展”。
有人指出:近几十年,每一次走出危机的影响,最终都要靠民营企业投资的增长,靠激发民营经济的活力。现在的问题是,当局空话当道、束手无策,已经忽悠不了民企了。
大纪元首发
责任编辑:高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