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23年05月12日讯】中华文明经历了悠悠五千年,多少精彩的生命涌现在时间的长河中,多少惊人的美貌在历史的长夜一闪而过。
从古代到现代,人们的审美标准不断变化着。人们的审美标准暗藏着人们对人、对生命的审美观,也暗藏着人们的价值观。随着人类文明的迁化,从古到今,人类的审美观经历了天南地北的蜕变。
全息美
在中国神传文化中,女性美往往不只着重容貌上的美,而更注重形体气质全体的美感。在中国人对人的鉴赏中,特重人的“气质”。这难以名状的气质和中国画论中的“气韵生动”有些神似。而中国传统中“全息”的概念也包含了对“美”的全面的欣赏。“美”是整体的,在古代,人从内到外,从身形到姿态、步态、言谈举止,甚至“口吐幽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都是美的一部分。
人对美的渴望是天生的,有时会达到形上的高度。在中国传统文学中,对美人的描述往往有一种迷濛的距离感,或以花草比兴譬喻美人,或有所依托,如美人观花、月下美人。这距离感和花草、花月的比兴赋予美更大的背景,更丰富的内涵。
如杜甫《佳人》:“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又如《诗经‧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曹植《洛神赋》对洛水女神的描述更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绝唱:“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
东晋顾恺之著名的绘画《洛神》与曹植诗赋相应,画中,衣袍翩翩的洛神有一种遗世独立的飘逸,这种古代神祇不可名状的美只有在东方文明古国才能一见。洛神体态轻盈纤细,盈盈一握,袍袖在风中翻飞,似将临风飞去,更使人生依恋之情。这种全息式的美往往超越形体,赋予美人更深远、难以捕捉的美感。这美感来自于人生命自身特有的内涵。
在中国古代对美的欣赏中,也包含了对人形体的赞叹。然而这种赞叹却神奇地把物质性的身体转化成一种与自然合而为一的奇妙本体。《诗经‧卫风‧硕人》中对庄姜的描述是一个典范:“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又如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中“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以自然拟人,更衬托美人美丽,有如天成。而以月、霜雪描述美人,更形皎洁动人。把女性身体与自然万物等同的描述,赋予了女性一种源于自然的奇妙吸引力,而不落物化的窠臼。
乐舞熏陶之美
在古代,艺术、音乐、舞蹈、歌唱是古人生活的一部分。“君子以钟鼓道志,以琴瑟乐心”(荀子《乐论》)。在文人的生活中,琴棋书画怡情养性,以高妙的音乐艺术来移情,无形中变化人的气质,重雕人的容貌。
孔子制定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乐育是重要的一环。古代文人多善鼓琴,琴书不离身,去京城赴科举的书生或骑驴或步行,一袭长衫后斜背一琴,是古代一景。
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中国古代美女往往兼有音乐、舞蹈或文学的天赋。如昭君出塞,骑在马上弹琵琶;西施在“响屐廊”百枚大缸上跳叮咚有致的响屐舞;唐朝杨玉环在兴庆宫翩翩起舞《霓裳羽衣舞》,这些古代美人不但容貌姣好,技艺更是超群。可以说,她们的艺术赋予了她们的美貌更炫目的光环。
古代写诗为文的女子往往也留下容貌姣好的名声。如《女诫》作者“曹大家”班昭,女词人李清照,西汉卓文君都是著名的才貌双全的女子。此外,汉成帝嫔妃班婕妤以才德著称,《隋书‧经籍志》中著录班婕妤集一卷,可惜已失传。东汉末年蔡琰博学多才,擅长文学、音乐、书法。据《古今传授笔法》记载,她父亲蔡邕的书法是神人所授,传给文姬。蔡琰描述她归汉时,母子难割难舍,离情凄切的《胡笳十八拍》动人肺腑。
无论是大珠小珠落玉盘的琵琶,或是情感丰沛的诗歌,这些音乐诗歌有如清泉,沁沁流出美人内在的情感,更添美人余韵无穷的美。
在今天,绝世的古代美人不可得见。然而在21世纪,神韵艺术团把消失已久的古典美放回了世界舞台。在神韵舞蹈中,人们惊喜地看见了纯正的古代乐舞。以观众自己的话来说,那是一种现代人“从未体验过的传统美”。
这超凡入圣的古典舞蹈展现了古代女子衣袍水袖飞扬,不似人间的美感,让现代人有如醍醐灌顶。在神韵纯善纯美的乐舞中,我们超越时间,看见了古代女子身心灵全体之美。神韵乐舞叫我们确信:让人心驰神摇的中国古典美不是只见于文学绘画中,而是一种真实的存在。
美与力
接下来,我们要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女性美。
在中国神传文化的文学艺术中,女性美往往有一种神秘的距离感。然而在传统文化生活中,女性美往往和女德、女才融合为一。在容貌外,德行、才情都是衡量女性的天平,女子的气质有才德和性情的熏陶才能更上一层楼。在这里,德性(而非美貌)赋予女性美远为坚实的肌理。
历史上最早的一场选美比赛中,参赛者是天后赫拉、智慧女神雅典娜,和爱神阿弗洛戴提;裁判者是特洛伊王子帕里斯。这一场以容貌及贿赂礼品来裁决胜负的选美结果导致了一场灾难,那就是著名的特洛伊战争。这一场以神话人物为主角的选美是一个寓言,警惕人们过度强调女性外形和容貌美的危险。
唯有超越表层的美,触及美深处的东西——不论是美德、才情,或是纯粹的善,才能对美有较完整的体悟。才能真正欣赏美。美之所以为美,并不是独立存在的东西。支撑美的多层肌理层层相扣,成就了深入人心魂之美。
在哲学中,对于美也有超乎世俗、不落言诠的阐释。
今人对于古代美人有无限的遐思。脍炙人口的四大美人传奇流传久远,人们常以“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来形容其美。然而深究这八字典故,我们会发现,对于女子之美,中国哲学的理解超然象外,颠覆了人们对美丑的观念。
“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庄子‧齐物论》)
这里的沉鱼落雁与我们今天的认识南辕北辙。在“美人”面前,鱼鸟高飞,麋鹿奔逃,然而这不是人们以为的对美人之“美”的反应。因为对于动物来说,人就是人,不存在美丑之分。在再美的女子面前,它们都急于奔逃而去。在这里,庄子的《齐物论》颠覆了既有的美学,给予了美一种超然象外,来自于大自然浩大的视野。
即使在一些传统典籍中,对于女性德行的描述有时也超越了固有的人伦、人妻人母等规范式的妇德,而进入普遍、抽象、广义的,人生而具有的美德。这些故事不受限于我们习见的教条式的妇德,更能使我们看见古代女性蓬勃飞扬的生命力。
庄子从哲学的角度超越了对美丑的判断,而东汉刘向《列女传》中一些古代奇女子的故事,如《鲁漆室女》、《楚处庄侄》、《齐钟离春》等篇章,则从德行、智慧、勇气、志向等角度,超越了对女性约定俗成的世俗判断,赋予女性生命更宽广的天地和想像的空间。
在《鲁漆室女》中,鲁漆室邑一名未嫁的女子倚柱而啸,人们听了以为她在悲伤,一位邻妇问:“为什么这么悲伤?你想嫁人吗?我来为你做媒。”女子叹道:“可叹啊!我以为你是有知识的,今天知道你没有啊。我岂是为不嫁而悲伤呢。我担心鲁君老,太子幼啊。”邻妇笑说:“这是鲁国大夫要忧愁的事,和妇人有啥关系!”女子答道:“要是鲁国有难,君臣父子都受辱,祸及百姓,妇人又能往哪儿逃呢?你却说与妇人无关,怎么会呢?”
这些古代女子自由不受限的心灵,她们果敢的想像力和行动力,是她们美感的泉源。只有当我们把这放入对女性美的判断中,才不辜负中国古代千千万万瑰意奇行的女子。
什么是美?古典美学对美有深奥的哲学理论,而对于人的美,东西文化中也有许多说法。日本传统文化相信,一个人的美来自于她前世积累的福德。而在中国神传文化中,美善合一,人外貌上的美源自于她的内境。所谓“相由心生”:人的心决定了她的境遇,也决定了她的容貌。时间雕刻人的脸,同时,人也以自己的修为和心志雕塑自己的脸。
在这里,我们触及到了女子的主体。也就是说,女性的美来自她作为一个生命的行动和努力。来自于她的心志。
在现代文明中,女性扮演的角色,她们的自我定位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对于女性美,现代人也有完全不同的观点和角度。在现代社会,女性作为一个生命的独立性更突出。古代强调妇德、妇容、妇言、妇功,而在现代人强调的女性美中,出现了个性美。
上面《列女传》的几篇故事表述了古代女子的个性美。在现代,女子的个性美就更突出,表现也更多样而绚丽。在这里,现代人强调的自我表现,或缺乏节制的所谓“个性”,不是我们所追求的。真正的个性美背后有坚实的后盾,不是轻易可得。
这里有一个绝佳的范例。在2013年加拿大小姐选美舞台上,来自中国的林耶凡展现的美与正气交织的一种不可忽视的美的力量,使人们臣服在她的美之下。那一年在舞台上,她留下折服人心的美和凛然、雄辩的正义感。此外,林耶凡拒绝参加泳装项目,因此只获得季军。她拒绝的理由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不让她访问过的那些受过侵害的女性因为自己的泳装亮相而再度受伤。
林耶凡勇敢的行动开启了选美废除泳装项目的先河,体现了女性勇于行动的力量。我们在舞台上看到摘下后冠的林耶凡夺目自信的美,然而这背后是她牺牲自己以保护她人的一颗美善的心。是她勇于特立独行的果敢。她的美有一个深刻的根源。有一种坚实,源源不绝的力量。
结语
今天,新唐人电视台在激烈变化的现代世界中举办选美大赛,参赛者面对的是非比寻常的历史变局。在这独特的历史时刻,女性如何理解世界,如何定位自己,如何在世界上行动,都是衡量她心灵的天平。传统文化告诉我们,人的美来自于心的美。心是美的泉源。而历代美人、列女的事迹告诉我们,心的勇敢与力量是美更深的泉源。
这一场独特的选美即将展开。选美后,夺得后冠的女子将赢得完成自己使命的舞台。我们将看见什么样内外美兼具的现代年轻女子走上前来,向世人展现她的美?展现她的美所来自的清澈泉源?
众美中最美的女子,我们期待你的到来,把上天赋予你的命运实现。
访问“新唐人全球华人选美大赛”网站:MissNTD.org
责任编辑:连书华#